大明:朱标造反?快把朕绑了助兴
第二十六章 奉天殿舌战群臣(旧版)

洛邑散人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求打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

当文武百官们,听到朱标要成立大明商学院,朱棣将作为大明商学院的第一任祭酒。

更重要的是,大明商学院的学子将从国子监当中挑选。

而这些进入了大明名商学院的学生,只要得到朱棣的认可,竟然可以不经科考,就直接授官。

嗡..

刚刚还安安静静的文武百官们,一下子就炸了锅。

严肃的奉天殿,一下子就像是变成了菜市场一样,吵闹的声音甚至快要掀翻了奉天殿的屋顶。

当维持秩序的御史多次挥动鞭子,吆喝众人不许喧哗之后,百官们才慢慢安静下来。

但是,私底下小声的窃窃私语,却仍然没有停止。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成立商学院?这简直就是荒谬!”

“商业乃是贱业,有什么可研究的?”

“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会是有谁在陛下面前进了谗言吧?”

好在朱标以前在大臣中的名声,实在是太好了。

所以,虽然所有人都觉的他这个命令过于荒谬。

但是,神奇的是,此时竟然没有人对他出口出而言。

只是,关于他的这个命令,却也没有一个人表示赞成!

站在殿下的朱棣倒是想要说话,却被朱标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众人小声的议论中,国子监祭酒戴良率先出列。

“陛下,国子监乃是学生们研究经史子集,讲授治国之道的地方,岂能容这等贱民之学混杂其中?

臣不明白,陛下为何如此看中那贱民之学,如果陛下非要这么做的话,臣请乞骸骨!”

看着这位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的国子监祭酒,老学究戴良,朱标心里一阵无奈。

从前身的记忆之中,他知道这位是一位真正的儒家学者,即有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也有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的诤诤铁骨。

这种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士大夫,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一生专注于精研学问,教书育人。

但是,这样的人,也有他的缺点,那就是顽固。

超级顽固!

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宁死也不会妥协。

朱标敢肯定,只要他现在一松口,这位马上就能卷铺盖回家,绝不会留恋半分,京城的繁华。

对于这样的人,朱标还真不能让他走。

他走了,国子监那么多学生怎么办?

正当朱标想着该怎么稳住这个老头之时,胡惟庸再次出列:

“陛下,臣也以为这个命令不妥。

国子监的学生们,就应该研究经史子集,这才是治国的真理!

商业那种贱业有什么可研究的?

如果连这个都需要成立一个学院的话,那我们是不是,还要为那些种地的农民,成立一个农学院?

然后,再为那些工匠,成立一个工学院?

胡惟庸说完之后,朱标猛地一拍桌子,一下子站了起来。

“丞相说的实在太好了,朕准了!

朕这就下旨,择日就成立大明农学院和大明工学院!”

朱标这么说完之后,胡惟庸简直要疯了!

卧槽,陛下你什么意思?你没听出来我这是为了给你个台阶吗?

我说的可都是反话啊!

神特么成立大明农学院,大明工学院。

这些人他配吗?

再说了,这些学院就算成立了,学什么?

学种地?

学制瓷器?

这还需要专门成立个学院?

胡惟庸这边被震惊的怀疑人生的同时,朱标却像是真的没有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一样。

他说完了之后,便兴奋的看下殿下的文武百官。

“朕实在是没有想到,丞相竟然如此的体恤民生,而且富有创新精神,当为百官表率。

丞相刚才的建议实在是太好了,各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的建议?

有没有其他的领域也需要成立专门的学院?

只要建议合理,确有必要成立的,朕马上就批准!

……

朱标这么说完之后,奉天殿里诡异的一阵安静。

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的心里,几乎同时升起一个念头。

“陛下不会是疯了吧?”

徐达、蓝玉几人,眼含担心的互相看了一眼之后,便互相摇了摇头。

接着,便低下头去,眼观鼻、鼻关心,仿佛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李善长眼看大殿上出现了诡异的沉默,他知道他必须要站出来了。

到了他这个年纪,本来是要颐养天年的,之前老朱在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怎么上朝了。

只不过,今天是朱标担任皇帝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所以他才破例前来参加。

本以为只是来站个台走个过场,没想到却碰见了这么一件刺激的事情。

以他对朱标的了解,朱标绝非无的放矢之人。

他既然要成立这个大明商学院,那必然是有他的目的。

李擅长并不知道朱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当然,他也不关心,更不准备阻止。

毕竟,在他看来,新官上任都要三把火,更何况是新皇登基?

出台一些刺激的政策,很正常!

就让新皇先过过瘾呗,如果政策不行的话,执行一段时间,慢慢的,自然就不了了之了。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向温润如玉,对谁都如春风般温暖的朱标,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完全变了样。

面对群臣的劝谏,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顺杆往上爬。

竟然在大明商学院之外,还一口气提出要成立农学院和工学院。

这还不够,他甚至询问群臣,要不要再成里其他的学院?

这就有点过分了,这完全就是当面打群众们的脸啊!

对于朱标的这种行为,他只想说一句:

皇帝啊,他不是这么当的!

皇帝当然有乾纲独断的权利,但是如果一个皇帝,时时处处都和大臣对着干的话,那朝廷还怎么运转?

唉,看来陛下还是太年轻了呀!

想到这里,他便出言说道:

“陛下,臣能否问一下,您为何想要成立这个大明商学院?

朱标看见这个和老朱一起合伙,拐骗他当这个实习皇帝的李善长,心里真想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

他快速走下台阶,双手将李善长扶起来。

“韩国公,快快请起!”

“你刚才问朕,为什么要成立这个大明商学院。”

“我相信,这不仅是韩国公的疑问,也是在坐各位爱卿的疑问,那我现在就在这里说一下。”

“洪武七年,父皇设置宝钞提举司,发行宝钞。”

“是为了藏富于民,稳定民生。”

“但是,宝钞发行三年以来,非但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反而物价翔贵,钞法益坏不行。”

“有哪位的爱卿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吗?”

听朱标说到宝钞,这正是胡惟庸之前上的折子,他马上说道:

“陛下,这是因为百姓们都不爱用宝钞,他们更爱使用金、银、铜钱这些货币。”

胡惟庸说完之后,朱标马上追问道:

“百姓为什么不爱用宝钞,而更爱使用金、银、铜钱呢?

要知道,宝钞相对于金、银、铜钱来说,携带更加的方便,交易也更加的快速。”

胡惟庸既然上了那个折子,他自己对这些东西也是有了一些了解。

他不慌不忙的说道:

“那是因为,用金、银、铜钱能买到的东西,用同等面值的宝钞,却买不到!”

“那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用金、银、铜钱能买到的东西,用同等面值的宝钞却买不到?”

面对朱标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深入的连续追问,本来胸有成竹的胡惟庸,额头上渐渐开始冒了汗。

因为这个问题,他真的想过,但没想明白。

“这.......

臣不知!”

见胡惟庸没有答案,朱标开始看向其他人。

“那有没有爱卿知道?

为什么用金、银、铜钱能买到的东西,用同等面值的宝钞却买不到?”

朱标问完之后,大殿上一时间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能回答的上来。

他看众人不说话,便接着说道

“既然众卿都不知道,那朕便来告诉你们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明宝钞发行的太多了,远远超过了市场所需要的数量,导致以宝钞计价的商品,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是,为什么大明宝钞汇发行的数量,会超过市场所需要的数量?

这个超过的数量,到底有多少?

这些东西却无人知道!

我们只有把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搞清楚,才有可能解决百姓们不爱用宝钞的问题!

大明宝钞是父皇主张发行的,它代表着父皇和大明朝廷的脸面。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父皇和大明朝廷有何脸面,去见大明百姓?

这就是朕,要设立大明商学院的目的!

朕的话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