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戏言国策,老朱赐婚徐妙云
第十二章 朱元璋:“就按老五说的办,今后算学一道加入科举。”(旧版)

美丽新世界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我这还有一问。

李夫子差点一个踉跄没有站稳。

不等夫子回话,朱橚自顾自道。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别说放到现在的小学生了。

早在《孙子算经》中就有这道原题的记载。

算出来答案,也不是很难。

但是古代向来对算学一道不重视。

除了唐代开了算学馆之外,后面朝代科举中均未有算学一科。

导致整个华夏历史中,虽有不逊色于国外的数学大家。

但都因为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他们的发现和主张并没有广泛的传播开来。

这也是后世华夏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都是后话。

目前大本堂上,朱橚又一次抛出鸡兔同笼的问题。

“我想想,兔子加鸡一共三十五只,兔子有四只腿,鸡有两只腿。”

答题小能手朱柏又觉得自己行了,掰着手指头开始算了起来。

“一只兔子,四只脚,两只兔子,八只脚。三只兔子......”

没过几秒钟,朱柏头又晕了。

这道题,太难了!

他的手指头和脚指头都不够用了。

“哈哈,这老五从哪里搞出来这么多有意思的问题,老大,这道题你会吗?”

大本堂外,朱元璋抚须笑问。

朱柏刚想说话,朱元璋就先道:“你要是不知道,咱可是知道的。”

“难道父皇也懂算术一道?”

朱柏奇怪问道,自己父皇明明书都没有正经读过。

什么时候还学会了算学。

“咱懂个屁的算学,告诉你,咱当年给刘地主看地的时候就看过猪和鸡养在一起,那时候,咱就想过这种问题。”

朱元璋得意洋洋,要说什么儒家学问,乱七八糟的咱不懂。

但是这什么鸡兔同笼,咱可是太了解了。

宋濂看着皇帝兴致颇高,不由内心苦笑。

他总有种事情会往某些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感觉。

“鸡兔同笼,倒是有些意思,八弟,你说鸡多少,兔子多少?”七皇子朱榑问道。

八皇子朱梓挠头道:“七哥你别吵,我正想着呢,你这一打岔,我又给忘了。”

“你别算不出来就赖我,是你自己本事不行。”

朱榑又看向三皇子朱棡。

“三哥,你能回答上五弟这个问题不?”

三皇子朱棡刚想开口。

却被身旁的四皇子朱棣抢先了:“鸡有二十三只,兔有十二只。”

“回答正确。”

朱橚轻轻鼓掌。

不愧是四哥朱棣,这点小问题都搞不定的话。

以后老朱也不可能让他去拱卫北平。

“四哥,你算的好快呀。”

朱柏小脸一惊,没想到自己四哥还有这种本事。

自己双手加上双脚都还没数清楚呢。

李夫子只能狡辩道:“算术一道,也是小道尔,于治国依然无用。”

这话说完,朱橚没急。

大本堂外的朱元璋脸上倒是闪过一丝肃杀之气。

这儒家的书生到底还是书卷气太重,一股迂腐之气尾大不掉。

“李夫子此言倒是差异,若你强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见识问题,我不好于你辩说。”

“但若说着算学一道为国无用,可是大错特错了。”

朱橚一边转着手中的毛笔,一边出言反驳。

这三番五次下来。

李夫子的脾气也上来了。

“五皇子,自汉武以来,天下治理之人莫不依从儒学,天下学识之人莫不通晓儒经,教化百姓,修订礼乐。”

“从未听说过算学一道有何大用,最多不过修订历法,观星相术,与鬼神之道有何异呢?”

这话说的就比较重了。

把算学打入了玄学一门当中。

只不过这也算现在大多数读书人的看法。

朱橚不急不慢道:“那我再问夫子,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李夫子眉头皱的更深了:“五皇子,我说过了,算学不过......”

话还未说完,就被朱橚打断了。

“若李夫子为一城守将,元军突然夜中奔袭,李夫子所率守军仓促之间集结,李夫子如何用最短的时间知晓自己现在能用的兵力呢?”

话里深意,堂内唯有几人能够明知。

包括三皇子朱棡和四皇子朱棣。

李夫子不明所以:“当然是让甲长、队官统计人数,然后汇报上来。”

朱橚鼓掌:“恭喜李夫子,在你等着清点人数的时候,元军已经攻上城墙,进城杀掠了。”

“岂不闻,沙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若是这里耽误一下,那里耽误一下,还打什么仗?不如回家种地。”

“更别说有关税收一事,今天下初定,任有贪吏在边边角角克扣钱粮,商贾之人更是有用假账来逃避税收。”

“大明土地多少?人口多少?不知李夫子可知否?”

“此上种种,不用算学所查,难道是要用儒学口苦婆心的教化吗?”

“我在此敢说,算学一道,乃天地基石之一,不可不察也,不可不用也,不可不学也!”

简单几句话,竟让李夫子哑口无言。

大本堂外,朱元璋一开始听了朱橚说回家种地的时候哈哈一笑。

又听了朱橚关于税收钱粮、地亩、人口一事后。

笑容收敛,低头沉思。

朱标虽然不知父皇所想。

但是听闻了五弟所言,也觉得颇有道理。

算学之道,还真不像李夫子所言那样一无是处。

宋濂则是啧啧称奇,这五皇子的几番言论。

无论是思路还是想法,都是异于常人。

让活了几十年的他都觉得耳目一新。

至于是否冒犯儒家,像他这种堪称大儒的儒者来说,也并不生气。

“我觉得五哥说得太对了。”

朱柏是第一个站出来给自己五哥捧场的。

这让朱橚大为宽慰,好小子,平日里没白疼你。

这一番言论,在诸位皇子中。

当属三皇子和四皇子震撼最大。

三皇子朱棡所想是田地、人口、税收一事。

是否真像五弟朱橚那样说的,算学一道有如此大的讲究。

而四皇子朱棣所想则是怎么能在军中更多的将算术应用。

两人都没想道,就因为这次两者不同的思考,算是为大明造就了两位驱动算术发展的先驱。

大本堂外。

朱元璋沉声道:“就按老五说的办,算术一道,不可不察,不可不用,不可不学。”

“从今以后,算学一道加入科举之中,不通过者,皆不录恩科之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