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府琏二爷,镇国武圣
【22】外派巡查江南,林如海装糊涂(旧版)

码上开花

同人 |  影视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二爷,刚刚过去的,是太太的马车。”

车厢里,贾琏盘膝打坐,昭儿却在窗口掀起缝隙往外看。

贾琏问:“看到珠哥没?”

昭儿摇头:“就一辆车,没看到珠大爷在……哎,看到了,珠大爷的轿子,是往另一个方向走的。”

马车此时已停在林府门口,刚送完客人的林忠看见新客人到来,认出探头的昭儿,忙凑上前来见礼。

“姑姑可还在府里?”

林忠道:“在的,老爷和夫人都在。”

听到动静,自有人前去禀报。

一行人刚进府中,就有仆役在头前带路,林如海和贾敏夫妇,此刻在花园中散心,请贾琏直接过去。

“琏哥儿来啦。”

贾敏笑着招呼,由林如海搀扶着往亭子走去。

“姑父,姑姑,侄儿贸然来访,莫要见怪。”

贾琏正儿八经的行过礼,笑嘻嘻的凑上去,扶住贾敏的另一只手,送到亭子处坐下。

亭子中的小石桌上,早有丫鬟重新布置了零食点心。

贾敏挑出几样精致的,放在贾琏身前:“别拘束,爱吃什么样的,自己动手,在姑姑这儿还客气什么,平白的生分了。”

贾琏笑着接过,大口吃起来,转头看向林如海:“听说姑父要外调了,可是真事儿?”

林如海颔首:“江南巡查御史。”

贾琏愣住:“什么御史?”

林如海挑眉重复道:“江南巡查御史。”

旁边贾敏轻轻拍打贾琏一下:“莫要作怪,好好说话。”

贾琏看了看贾敏,又看了看林如海,低头重复几遍,脑子里却一团浆糊。

“姑父,我知道御史有巡盐的、巡铁的、巡矿的、巡贪举廉的,这巡查御史,主要是负责哪方面事务?”

从京城外调到地方上,官职的权责范围,越是清晰明了越好。

像是知府、县令,就是管理一府、一县的民事刑事。

巡盐御史,专职巡查盐务。

巡铁御史,专职巡查铁务。

职责范围,权限内涵一目了然。

论功行赏、升官发财,自有考评依据。

反之,职权越是宽泛的,越是没用。

意外遇到了懂行的,林如海惊诧过后,苦笑道:“没有实权,就是巡查江南,写公文上报。”

“两淮、扬州、金陵……江南一地何等广阔。”

贾琏闷声问:“姑父,你在朝堂得罪谁了?”

江南富庶,每一股势力背后都站着大佬。

要么是高官显贵,要么是王子皇孙。

手里不握着实权,贸然冲进去就是找死。

人家想亲近你都找不到机会,看似能和所有圈子都搭边,却又游离在所有圈子之外。

在哪儿都不受待见。

林如海摇头:“圣上钦点,要听听江南道真实的声音,看看繁华烟柳之地的真实画面。”

贾琏直插中心:“当今,还是太上皇?”

“当今!”

“那就说得通了,姑父此行不得不去。”

林如海是太上皇当政时的探花郎,他身上的“天子门生”光环对应的“天子”是太上皇,属于旧朝“老”臣。

当初先太子叛乱,被镇压,皇帝也一病不起,为了国朝稳定才扶持当今上位,想着“扶上马送一程”,退位成了太上皇。

可当今勉强坐稳皇位后,太上皇的病却痊愈了……

皇位就那么一个,活着的皇帝却有两个。

当今在位,不可能放手。

太上皇也放不下权柄。

导致朝堂上出现了两派:以旧勋贵为首的,保太上皇派;以新勋贵和文官新势力为首的,保新皇派。

林如海最大的麻烦是身上的探花郎标签,时刻提醒当今——这是太上皇的人。

贾琏劝慰道:“这也是难得的机会,让宫里看到姑父的能力,不管发号施令的是谁,都喜欢能臣干吏。”

林如海叹道:“只能如此了。”

贾敏却道:“无论是怎样的差事,只要外放出京,自有能施展拳脚的机会,比呆在兰台寺整日闲置着强。琏哥儿你说,以你姑父的能力,去了江南,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吗?”

对于自家夫人的吹嘘,林如海自谦之余却很是受用。

无论江南的局面怎样复杂多变,林如海自问有能力怒海操舟,立下功劳不过是随手之事。

贾琏也默默点头,心中却在哀叹:“怕的就是能力太强,被两位陛下都盯上了。”

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以后的官职。

天下顶好的肥差,连户部的某些特殊职位的油水,都没扬州巡盐御史的油水多。

那是个放屁油裤裆的位子。

本该一年一换的,未来林如海却连续当了五六年。

一边替当今审查盐税,一边替太上皇敛财……能力太强,也不是好事儿啊。

贾琏咂咂嘴,委婉劝道:“姑父,中庸之道能流传千年不衰,其中的学问,值得用心钻研。”

林如海恍若未闻,笑道:“经学研习,琏哥儿倒是得到几分真传。可惜志不在此……府里还有些老药,且拿去吃用,莫要推辞。”

两人含混的打官腔,贾敏狐疑的看看丈夫和侄子,怀疑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消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