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调教朱雄英,老朱泪崩
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震惊,后世竟有九千岁?(旧版)

山水浪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标也是有些惊疑不定的望向朱行:“还有弊病?怎么会……”

那内阁制简直是精妙无比。

他处理朝政多年,对相权弊病体会极深,他一看到此策,就知道,此策必定能解决相权跟皇权之争。

自己都没看出这其中有什么弊病……

朱行却是纳闷的看着他们:“激动个什么劲啊,又不关你们事。”

朱标连忙说道:“闲聊而已,我跟家父也是不解,还请朱兄赐教……”

倒是很喜欢键政嘛……

朱行便也索性说道:“其实也很简单。”

“此策最大的问题,在于皇帝手中的决策权,或者说批红权……你们有没有想过。”

“如果皇帝实在是太懒,都懒得去决策,那又会发生什么?”

“怎么可能!”

听到这话,朱元璋先是一愣,跟着都觉得有些可笑。

治国最难的,就是商量出治国方略,而内阁制却是将这一任务,直接扔给群臣。

皇帝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意,说一句可与不可便是。

什么皇帝会懒到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去做?

朱标也是一阵无语的摇头:“当今圣上如此勤奋,后代怎么会懒惰,这不合情理。”

“慈母多败儿嘛,正常。”

朱行却也是有些感慨:“当朝皇帝,宛如一个受了一辈子苦的老农,想自己多干点活,最好将子孙的活都给干完,不要子孙受委屈。”

“所以这必将导致一个现象,后人越发懒惰,嗯,甚至懒惰到几十年不上朝。”

“这种例子多的是,你看看乡间那些勤奋老农,往往都有一个不那么勤奋的孙子儿子……”

“因为他们都被惯坏了啊……”

这话落下。

顿时是让朱元璋一阵沉默。

这话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他就是这么想的……

自己多干点,子孙就少干点。

但这竟会养出懒惰子孙?

朱行淡淡一笑说道:“所以后世皇帝,可能会懒得去做决策,但是他们也不傻,为了维护中央集权,也不会将决策权,还给臣子。”

“而是给另一批人。”

“你们猜猜会给谁?”

此话落下。

朱元璋脸色阴晴不定的说道:“莫不是外戚?”

决策权不给臣子,那只能给皇帝信任的人。

毫无疑问,外戚必在其中!

“外戚?”朱行玩味的笑一笑:“胆子大一点,再想想。”

“总不能是太监吧!”朱元璋难以置信的说道:“咱……咱听说,皇帝可是立下祖制,不许太监干政,手段很是严厉。”

“皇帝还说让皇子们好好读书呢,你看有几个皇子有才子名声的?”

朱行却嗤笑一声:“连自己儿子都管不住,还管后世百年?想多了吧。”

朱元璋怒道:“子孙竟不孝到,连皇帝的祖令都不顾了?”

朱标也是赶忙说道:“父,父亲勿忧,应该不至于……”

“也用不着你忧虑。”朱行随意的说道:“哪怕当今皇帝驾崩,却还是有些余威的。”

“起码到了百年之后,太监干政才会达到顶峰。”

“那时候,太监将掌握皇帝的御笔朱批,哦,也就是批红之权,国家大事,不经太监朱批,将无法实行。”

“那岂不是太监都能骑在文武百官的头上?”

朱元璋面露怒色。

批红权,显然是大于建议权。

而且文官们还都是从无数考生之中杀出来的,是从全国千万百姓中,选拔出的最优秀之人。

可太监们呢?

却只是一群从京郊几个村落之中,选拔出的文盲孩童而已,结果这群文盲村野孩童出身的人。

竟能掌握大明最重要的决策权。

这简直是荒唐!

“这还不是最糟的结果……”朱行继续随意的说道:“你们想一下,在天子不管事的情况下。”

“批红权加上建议权,就相当于是天子权柄,一旦有太监,借助皇帝恩宠,在朝内朝外广泛培育党羽。”

“同时掌握这两种权力,那会发生什么?”

此言落下。

朱元璋已经是脸色僵住,满脸的不可思议之色,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朱标也是突然感觉身上一阵发寒,有些僵硬的转头望向朱行,不由得咽下一口唾沫,有些艰难的说道:“那就相当于,朱家天下,被一个太监掌握?”

“那太监,将是史上第一权宦!”

朱行微微一笑说道:“或者说,可将这太监,称之为,九千岁。”

九千岁!

只比皇帝差一千岁!

自古以来,何曾有这种权宦!

而这种权宦,竟是自己的子孙,一手养成!

朱元璋脸色大怒,拍案而起,怒吼道:“一个太监,也敢称九千岁!大了他的狗胆!”

“父亲息怒,这只是可能发生,不是说一定会发生。”朱标连忙劝慰道。

结果朱行却是也在安慰说道:“没事,那是老朱家的子孙不孝,又不是你的子孙不孝。”

“你生什么气。”

朱元璋简直要气到吐血,牙齿几乎要咬碎。

自己总结了汉唐,太监干政的灭亡教训,才严厉禁止太监干政,结果自己的子孙,反而还能养出史上第一权宦。

自己的子孙,到底是何等废物,才能干出这种事!

想到这里,他深吸口气,双目有些发红的望向朱行说道:“如果皇帝现在再下严厉祖制,有没有办法,彻底禁止太监干政?”

“比如,若有任用太监干政者,诸王可清君侧,共讨之!”

“共讨个毛线啊……”

谁知道,此话落下。

朱行却是嗤笑一声说道:“都不用等到皇帝任用太监,燕王朱棣就会率先造反。”

“哦,用的正是你刚才用的那个理由。”

“清君侧。”

“或者说……靖难!”

...............................................

新书起航,很需要各位大佬的数据支持,鲜花,月票,评价票,这对作者真的很重要,请大佬们在评论区多多发言,稍微吱一声就好,让作者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单机,拜谢各位大佬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