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双战将之征战全球!
005诱惑加威慑(旧版)

益生君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何军候笑道:“宏远不要同我见外,你我年龄相仿,又有携手之谊,你叫我景逸即可。”

继而他又开口解释,“或许你不清楚,赤霄斩龙秘典唯有刘氏宗亲方可练习,我曾经见识过陈王刘宠神射之威,也是这火红色的真气,并且功法气息极为相似。”

......还有这个说法,记忆中居然没有任何印象......也是,那时候都破落成了那样,有些信息失传了也是正常...

也不知道何军候这次这么热情,是不是也有看着汉室宗亲的面子上,至于让他直接称呼何秩的字,这种客气话听听就行,不能当真。

刘汉毅略一思忖,开口说道:“实不相瞒,我乃光武后裔,东海恭王之后,现在落魄至此,实在愧对先祖。”

其实当时刘氏诸侯王已经混得不大好,因为权力都在国相手中,除了陈王,各诸侯王日子都很难过,诸侯国被除绝的都有不少,只不过刘汉毅他不知道而已。

何秩抚掌笑道:“果然如我所料,宏远,而今北海蛾贼势大,各世家豪族又作壁上观,我军虽兵坚甲利,但无良将,只能固守城池,不能主动出击。”

他举杯遥拜了一下,继续说道:“而我身为县尉却无法剿灭蛾贼,履行守御之责,实在愧对陛下信任,愧对皇后重托!”

真是好觉悟!

不对!

刘汉毅刚准备劝慰几句,忽然发觉不对劲,愧对皇后重托?直接说愧对陛下就行了,关皇后什么事……

姓何!难道?

刘汉毅酝酿了一下,说道:“此非战之过,军候莫要自责……不知军候与大将军是?”

大将军自然指的是他们目前的顶头上司,大将军何进。

“正是在下伯父。”

伯父!难道他爸是何苗?何苗是何皇后的亲弟弟,也是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不过似乎不是亲弟弟,而且史上说他们关系也不好,所以,虽然还在他伯父麾下,但是直接被丢到了形势不好的青州?

抑或是,现在何苗何进的关系尚可,因为这里黄巾多,想让他来拿军功的?不然为何历史上青州黄巾这么猛,但是朝廷却基本上没管过?怕有人同这何秩抢?

不过对于刚加冠的人来说,这个位置已经很高了,当中有可能有何皇后插手……

当然也有可能何进存了借刀杀人的心思,毕竟青州的形势很差,黄巾势大,记忆中好几个县都被攻破过,县尉下场自然是不会太好。

不过特意提起他的背景,这何秩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自己父亲同他伯父关系不好?或许真是现在还不错,后来才变不好的。

刘汉毅感觉有些看不懂,也不想费力猜,他只回了一句“失敬”,就等着他继续说。

毕竟有什么想法,何秩总归是要说出来的。

哪知道,何秩接下来第一句就来了个猛药。

“宏远,本次击退蛾贼,你击杀了贼将,我已经将此战功奏报,并提议任命你为屯长,兼奕乡游缴,领五队,屯驻在奕乡的奕家堡,与剧县相互策应,互为犄角。”

屯长!

屯长是一屯之长,在黄巾之乱前,一屯领两队,一队五什,共计一百人,所以屯长又有个称呼,叫百人将!

而黄巾之乱以后,各州郡自行募兵讨贼,军队编制都有所扩增,一屯最低两队,最高有五队,共二百五十人。

而游缴主管一乡的捕盗,治安,剿匪事宜。

两个任命一结合,何秩的意图很明显,要刘汉毅给他弄一个军事上的卫星城出来。

所谓的互为犄角,其实只是说的好听而已,奕乡离剧县并不远,起不到策应作用,倒是能起到缓冲的职能。如果黄巾贼再次攻城,必须要先拔除奕家堡。

……看样子,何秩这次是被搞怕了,也是,高干子弟,关键是家族骤贵,要是轻易的死在了蛾贼手里肯定会觉得冤枉。

他暗暗点出与何进的关系,其实就是为了诱惑加威慑……只要你尽心尽力,好处少不了,敷衍搪塞,也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对于何秩,只要付出一点士兵及后勤,就可以保证自己能睡个安稳觉,起码不会夜里得到消息,说明天一早蛾贼就到了。

中平初年的时候,黄巾暴起,青州黄巾号称逾百万众,这些人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除了靠近泰山的,其余世家豪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还侥幸留存的都把人才留在家里协助御守族地,对于官府的征辟那是理都不理......万一厉害都去当官了,族地坞堡被贼寇攻破了怎么办?这个责任谁来负?奕乡的奕家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现在青州的问题是有兵无将,很多时候只能倚仗结阵才能勉强抵挡贼将。当然这里的无将,指的是无世家子武将,至于寒门,在那些世家豪门看来,寒门有人才?

这个时代的习惯,是只认为世家和豪门中才会出人才,其余的,包括绝大部分寒门,都是登不得大雅之堂。

譬如东莱太史慈,典型的高手在民间,按照武力来说,起码也是超一流的武将,和孙策打个半斤八两的人物,刚出道的时候是什么职务?

奏曹史!

这个职务才百石!就连现在的刘汉毅,做了屯长,都是比两百石。

即使后来他的名气连孔融都听说过,当孙策攻打刘繇的时候,有人劝他可以用太史慈为将,刘繇这个人能力并不差,但是他是怎么回答的?

他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必会笑我不识用人。“

许子将是谁?许劭!这家伙是月旦评的创始人,每个月点评一下知名人物,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他评的。可谓是汉末第一点评人,媒体人加公知。

刘繇的意思就是,我如果用太史慈,肯定会被人笑话不会用人的!这就是当时的人才观念。

所以即使是十来年后到了孙策手下,太史慈刚开始也只是给做了门下督,才比三百石,也就比现在的刘汉毅好了一点点。

刘汉毅应该要庆幸自己虽然又穷又弱又没背景,但是好歹有个汉室宗亲的身份,这才是目前他在这个世界最值钱的东西。

因此何秩现在是寒门就算是有才能他也看不上,但是他看上的世家子弟不想搭理他,毕竟他这是属于暴发户。

当他发现居然还有刘汉毅这么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是很高兴的,完美符合他的要求,实力够用但是比他还差一点,属于世家子弟......

皇族刘氏可以看作是最大的世家,刘汉毅是空有刘氏的名头,没有对应的背景实力。

当然,如果让何秩知道现在刘汉毅的实力已经比他强,或许他会慎重考虑考虑。

在他看来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做出点成绩,好回到洛阳,进入中央核心,进入官场快车道,而不是在这个犄角旮旯里受苦,虽然他伯父的说法是锻炼,但是他依旧认为是受苦。

对于刘汉毅而言,何秩这一条线非常重要,因为他是把功勋转化为官职的一个捷径,如果没有何秩帮忙,想要出头,难度系数起码要翻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