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晋封冠军侯
第四十四章 四方异动(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秋草黄了,去热河去,狩猎去!”承乾帝系了系自己披风的带子开口道。

“请奏圣上,什么时候动身,都有那些人随驾。”张敬承躬着身子问道。

“三天后起驾,传旨所有的皇子以及十岁以上的皇孙都去。”

“是。”

就在承乾帝向张敬承传达旨意的时候,北静王府却涌满了人。

“王爷,那位已经决定了,三人后离京前往木兰围场狩猎。”

“好好,好啊。”北静王一向波澜不惊的面容,此刻却是异常的激动。

“是啊,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张士友也是神情激动。

自己跟随眼前的这位王爷这么多年,可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一旦眼前这位登临皇位,自己的地位也必将水涨船高。

北静王微微颔首,看着底下的一众人只感觉意气奋发。

再也没有了以往的‘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之感。

只见下首的人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的柳芳。

有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

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其孙石光珠。

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

北平郡王因为还有公事却是没来。

除了这些人,被称为‘十二侯’的也在堂上。

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

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

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北静王一把拍在伏案上:“诸位!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立万世之功业。如今机会就在眼前,诸位何不与我一起前行。”

一众人听了此话,皆是喜笑颜开。

他们作为太上皇的遗臣,本就都不受当今圣上重要。

当今圣上对‘四王八公’以及‘十二侯’一直心有顾及。

如今若能换一片天地,必将恢复祖上的荣耀。

想到这众人应和道:“原遵王爷号令!”

“好!人心如此,则大业必可成矣!”

.......

就在整个朝堂又因为‘木兰秋晛’起风的时候。

贾蓉却是在宁国府内异常安逸。

“北静王又有动作了?”

“是,侯爷。据暗卫密报,下午一众勋贵齐聚北静王府,似乎有密谋。”

“好啊好,终于是要动了,我们也等的太久了。”

贾蓉目光深沉,自进入红楼,他就背负的太多了。

毕竟他可是知道荣宁两府一众人的下场。

贾宝玉婚礼当天贾母去世,林黛玉忧愤而死。

而早在贾母去世前,王熙凤就因屡犯七出之条被贾琏、邢夫人、尤氏针对举报。

贾母震怒,同意休妻。

王熙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回到王家也被家族不容而死。

贾母死后不久,皇帝带领后宫妃嫔朝中文武南苑围猎。

结果贾蓉所在的龙禁尉与北静王内外勾结意图不轨。贾家因此卷入北静王谋逆之事。

皇帝早已察觉北静王与贾家阴谋,便因势利导故意设局诱杀。

结果就像王熙凤讲述的聋·子放炮仗笑话一样。原本应该是一件惊天之事,却只是“扑哧”一声偃旗息鼓。

从众的乌合之众临阵倒戈,参与其中的北静王、贾家、冯家等这些人被一网打尽。是为“虎兕相逢”。

皇帝震怒派夏守忠赐死贾元春,让不懂事的元春步了五月榴花神潘淑和杨贵妃的后路。

贾珍贾蓉父子参与谋逆,直接被处死。贾赦、贾政、贾琏因罪被判流刑,贾赦很快死去。

宁荣二府被抄家,贾家嫡系被下狱。奴才们非赖大、林之孝、吴新登这种都会被就地遣散,自生自灭。

贾家剩余嫡系,贾琏巧姐父女、李纨贾兰母子、贾宝玉薛宝钗夫妇、贾环赵姨娘母子都被“下狱”,也就引发了狱神庙的故事。

而王熙凤因为手上有人命,加之放高利贷、包揽诉讼,张华状告贾琏等一系列事,也已经被下狱。

巧姐年纪太小被放了出去。

出来后巧姐无家可归,先去铁槛寺存身。

却遭遇奸兄贾芹忘恩负义意图不轨。

巧姐平儿被迫逃离,再去投奔舅舅王仁。

然而王仁“不是人”,害怕被外甥女待罪之身连累,将她拒之门外。

走投无路之际恰巧赶上刘姥姥闻讯赶来,仗义收养了巧姐和平儿。

由于个人年纪和身份不同,李纨、贾兰和贾环赵姨娘等先后被放出来。

当时身无分文,自然是各奔东西。

等贾宝玉和薛宝钗被释放后,众人已经树倒猢狲散,找寻不见了。

贾宝玉夫妻身边应该还跟着麝月、玉钏儿和莺儿。

一家人经历了“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艰难后,得到花袭人的接济奉养。

为了不连累他们夫妇,最终只得投靠已经回南京的薛姨妈,毕竟那边山高皇帝远,风声相对要弱。

就像甄士隐当初投靠岳父封肃一样。女婿落难投奔岳家是当时的风俗。

不想夏金桂豺狼心性,一心要杀香菱,更容不得薛宝钗夫妻一家人吃白食。

遂设计恶意中伤香菱与贾宝玉绯闻,害得香菱被薛蟠撵出薛家很快惨死。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贾宝玉在香菱死后再受打击,一蹶不振。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秋夜,贾宝玉又在梦中感知林黛玉去死,醒来后彻底崩溃。

贾宝玉知道自己终究拖累妻子,也无法实现薛宝钗的希望,万念俱灰后离家求死而去。

危急关头癞头和尚出现“棒喝”,让他悬崖勒马。

贾宝玉顿悟后出家而去。在瓜州渡口巧遇归乡的妙玉,指点他西去寻黛玉。

原来贾家抄家后,妙玉是最后滞留之人,由于是出家人被允许暂存身栊翠庵。

不想身边人因贾府抄家人心惶惶,忙乱照看灯烛不周,引起栊翠庵失火,彻底将大观园烧了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妙玉逃出后,只得还乡回玄墓蟠香寺,恰巧路遇已经出家的贾宝玉,二人终究同为槛外人了。

贾宝玉辞别妙玉后,南下在海南跪别发配在那里的父母后,乘船出海沿着探春远嫁足迹南下西去。

最终找到做了王妃的妹妹贾探春,并在林黛玉的坟前守墓余生。

《南柯子·柳絮》“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以及第二十三回贾宝玉的谶语就是伏笔。

(第二十三回)“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宝玉一走,薛宝钗苦寻丈夫不见,只得留在薛家继续生活。

夏金桂终究不是长久之妻。眼见薛家落魄,便不肯与薛蟠受苦,最终效仿嫦娥抛夫离去。

她把桂花称为嫦娥花也是伏笔。

王家一心踩着贾家崛起,最终和贾雨村一样,都难逃被治罪的命运。

功名利禄终究一场空。《好了歌》唱得最是清楚。

失去了贾家和王家庇护。薛家彻底败落。薛蟠也是断子绝孙了。

花开两朵,当日史湘云出嫁给了冯紫英,夫妻二人亲爱和美,湘云很快生了一对双胞胎。

“金麒麟伏白首双星”,双麒麟送双子。冯紫英的“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都是伏笔。

然而神威将军冯唐是北静王一党,与贾家一同受北静王谋逆而抄家。

冯紫英被仇人仇都尉父子报复,很快一病而死。

史湘云家破人亡,此时史家害怕受连累,彻底抛弃了她。

走投无路的湘云,不得已流落到烟花巷。

就像当初冯紫英设宴作[悲愁喜乐]酒令,作陪的锦香院妓女云儿一般。受尽了苦楚。

贾家众人陆续回到了京城。薛宝钗回京后,与史湘云姐妹重聚,并余生相伴到老。

薛宝琴《咏红梅花得花字》就是替宝钗作传。“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预示宝钗与湘云在一起。

林黛玉的《折足雁》酒令“落霞与孤鹜齐飞”同样是伏笔。

第一回甄士隐解读《好了歌》“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脂砚斋批语[宝钗湘云一干人]都是伏笔。

李纨母子脱困后得到娘家暗中接济,在李纨坚持不懈的督促,贾兰的努力不放弃的学习。

终于等到荣国府平反,贾兰获得科举资格后厚积薄发金榜题名中了进士,日后高官厚禄复兴贾家。

李纨替贾家保留了复兴的火种,正是[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李纨当的起曹雪芹的盛赞。

李纨母凭子贵获得诰命嘉奖,虽然[晚韶华],但于愿足矣。

而荣国府平反后爵位还会世袭。

抄家已经把底蕴和利益关全部消灭,皇帝乐得用一个空头爵位收买人心。

所以荣国公世袭二等爵还由荣国府第四代人继承。

然而,嫡长房贾琏有罪之身不能袭爵,贾宝玉又出家离去。

于是世袭二等爵就落到了第四代仅剩的庶子贾环头上。

应了那一年中秋伯父贾赦说的“将来这世袭的官儿,定是你袭了呢”。

而贾环的“枕头与兽头”谜语也应了这段故事。贾政、王夫人回来,最终还是贾环替他们养老送终。

贾惜春则求仁得仁,出家后青灯古佛伴一生。

至于贾探春因祸得福,像娇杏一样母凭子贵并声震海外,此后数十年为王妃为太后,尽享福寿。

应是贾家最长寿之一人。

“这样的事绝对不会再发生了。”贾蓉一剑斩断桌子的一角目光看着远处坚定地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