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尧,再造大汉
第四十五章 文人离不开!奇女子(旧版)

小红孩子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唉!两年了!已经是足足两年过去了,我们这河西郡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蔡大家的亲随弟子,这也太显得我们这里无人了!”

“蔡大家的要求很简单,就一个,只要是有人仿写他的飞白体,能有三四分相似,便会被他收为亲随弟子。可惜,我河西郡的读书人,就连这个要求,都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满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我们这里是边境苦寒之地呢?读书人太少太少了!”

见到这里的人,一个个皆是感叹不休,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透着绝望与苦闷之色。

显然,对于满足蔡大家的那个要求,皆是不抱希望了。

“这岂不是意味着本公子的机会来了吗?”

刘尧在一旁,听着人们的感叹,再看着众人的苦闷与绝望,他却是不由得笑了出来。

“你的机会来了?”

“哼,年轻人,你好大的口气!”

由于刘尧并不是在心里这么说,他是喃喃自语着说出来的,而且,他的声音也不算小,这便是让这不大的茶棚里,皆是响荡起他的话了。

人们听到他的话,自然也就知道他这是要去蔡大家那里一试身手。

但是,每一个人皆是不认为刘尧这是在说实话。

恰恰相反,谁都认为他这是在说大话。

他们整个河西郡的读书人,在过去的两年里,做过多少次尝试了,然而,谁也没办法把蔡大家的飞白体给仿写到三四分相似。

你一个看样子是外来人,还是一个做皮毛生意的外来人,你会有时间学习飞白体?

开什么玩笑!

“哈哈……本公子开不开玩笑的,你们只要带着本公子前去一试,不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吗?”

这正是刘尧发声感叹的用意所在,他正是要让这里的人们认为他是在说大话。

为了让他被现实打脸,为了让他在蔡大家面前碰的灰头土脸,人们就很愿意带他去见蔡大家啊!

如此一来,刘尧不就是可以省去了再向这些人问路,以获得蔡大家家在哪里的这个作为了嘛!

“你这年轻人,走走走,我们这就带你去见蔡大家!”

“唉!你是肯定会尝到失败的滋味的。年轻人,或许你真是写得一手好字,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就能领会蔡大家飞白体的精髓!”

人们茶也不喝了,纷纷起身,引着刘尧就往小镇的南边来。

对于人们的质疑与数落,还有冷嘲热讽,刘尧全都不以为意,不过是摇头哂笑而已。

“二公子,属下觉得您没必要在一个咬文嚼字的文士那里浪费时间!”

关羽很不以为然地说道。

他是识字的,也是读书的,尤其是喜欢读春秋这样的史书。

但是,对于读书,他的态度也就只是这样了。

这还只是对于读书。

对于以读书为业的文人,他则是越发轻视了。

他最受不了的便是读书人的那副穷酸样,说句话都说不好,东拉西扯,拐弯抹角的,还美其名曰引经据典。

在他看来,不过是瞎浪费时间而已。

正是对于文人有着这样的轻视,哦不,简直可说是偏见了,这才让关羽在此刻有了这句话。

“云长,本公子知道你看不起文人,别说你,本公子有时候也是看不上那些酸文腐儒!”

“可是没办法。文人是我们所离不开的。你想想看,要是离开了文人,谁还能给我抄抄写写的?没了他们抄抄写写,那么多公文,交给谁来完成?”

“再者说了,文人与文人也是不同的。就说这位蔡大家吧,他在文化与文学上的造诣,还真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刘尧告诉关羽,对别的文人,可以轻视,甚至可以看不起,但是,对蔡邕的话,还是不要有这种态度。

因为蔡邕在文化上的造诣,足以让人们尊敬。

“属下听二公子的便是。”

关羽说出了这话,但也就只是这么说说罢了,他并没有改变对于文人固有的看法。

他依旧看不上文人蔡邕。

刘尧听得出关羽的这个态度,不过,他倒也不勉强。

“这个时候的蔡琰应该还没有嫁人吧!”

不再搭理关羽,刘尧心头突然间冒出了这样一句疑问。

这可把他吓了一跳。

“刘尧啊刘尧,你想什么呢?”

在这一刻,他真是不能不对自己扪心自问了。

他需要自问一下,之所以跑去见蔡邕,难道真就只是为了文化?

为了文学?

难道他的目的真就如此纯粹?

没有任何杂质?

“不得不承认,我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纯粹!”

骗得了别人,永远骗不了自己,刘尧不得不在心里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他之所以跑来见蔡邕,是为了文化,为了文学,这么说,并不错。

但这不是全部,他来见蔡邕的目的,也是并不如表现出来的这般纯粹。

因为他来见蔡邕,除了文化和文学之外,他还想见见蔡邕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女儿。

也就是那位才女——蔡琰!

蔡琰,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子。

她的一生,生卒年不详,但是,她的人生故事却是那样鲜活。

她是一代文化名人,也是文学巨匠蔡邕的女儿。

有其父必有其女,蔡琰也是一位文学造诣极高的女子。

她一生经历坎坷,先嫁河东卫仲道为妻,卫仲道死了。

她没有一儿半女,只得是回了娘家。

她流落汉帝国的北方,被南匈奴的左贤王俘虏,成了左贤王的妻子。

在南匈奴生活了十二年。

曹操因为跟蔡邕多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感慨蔡邕无子,打听到蔡琰的下落,便派使者持玉壁赎回了蔡琰。

并将蔡琰嫁给董祀为妻。

后来董祀犯了死罪,蔡琰顾不得穿戴整齐,披头散发,就连鞋袜都来不及穿,便是跑来向曹操求情。

言辞恳切,打动了曹操和曹操所宴请的达官贵人。

最终曹操派使者骑快马救下了董祀。

曹操听说蔡琰记得她父亲所藏的几千卷书籍,就想让蔡琰写下来,还说可以派人帮着写。

蔡琰知道那些人肯定是男人,便说男女有别,不方便近处,她可以自己写。

她果然自己写出了几千卷看过的书籍,无一差错!

为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就是这样的一个奇女子,然而,她最终怎么样了,却是没有人知道了。

她出生于哪一年没人知道,她去世于哪一年,一样没人知道。

谜一样的女子!

可是,她人生中的经历,她的人生故事,却是流传了下来,被人们所铭记,为人所兴叹感慨,也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样的一个奇女子,我既然来到了这里,跟她同处于一个时代了,又岂能不见上一见?”

一路走刘尧一路思绪起伏,难以平静,对于见到这具有传奇色彩的父女二人,他的心里便是忍不住激动起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