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屋通大明,开局买官总兵
第22章 大明兵王夜不收,两万骑兵去辽东帮场子!(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九月,边关大雪纷飞,整个北方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下。

即便如此,常封仍不敢掉以轻心,派出了很多斥候和夜不收出去侦查巡视。

斥候和夜不收都是探子,不过也有些不同。

斥候是军队行军作战时候派出去的探子,而夜不收则是常年游荡在敌区的探子,更像是间谍。

夜不收深入敌区腹地,风险极高,一旦被发现,基本很难活下来。

那可是深入草原上千里,不是说被发现了快马加鞭一两个时辰就能跑回来的,对方会派出几十甚至几百骑兵一直追杀。

所以,能做夜不收的都是当之无愧的兵王。

大同镇有上百个夜不收,常封看见他们的时候,既佩服又于心不忍。

他们不分冬夏长期漂泊在外,那模样就跟徒步去西藏要了三年饭似的,脸上皮肤黝黑皴裂,做出正常的表情都困难。

没办法,塞外条件恶劣,以后侦查还得靠他们。

常封为此专门穿越回来给他们采购了一批装备。

冬天的有高级的保暖衣、睡袋、单人帐篷,夏天的有驱蚊水,除此之外压缩饼干和肉干是必不可少的。

他还特意买了白色和绿色的迷彩服和斗篷,人和马都可以伪装上。

再辅助以高倍望远镜,现代指南针,几十里外就能洞察一切,很难被敌人发现。

在常封的包装之下,夜不收真的做到了来无影去无踪。

并且,他把规模还给扩充到了八百人。

有了这样一支精锐侦查部队,大同附近千里之内的情况,常封了如指掌。

下雪后,一支十几人的夜不收小队,出了长城一路向东,竟然畅行无阻到了辽东附近。

这里距离大同两千里,是非常危险的境地。

夜不收没有明确目标,完全是随心所欲,跑出太远很常见。

他们发现有女真部队源源不断地向锦州方向集结,看来是有一场大行动,于是赶紧派人回去禀报。

照理说,辽东明军也有夜不收和探子,锦州更是明朝的城池,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吧,这年头,朝廷的效率和官员的脑回路不值得信任。

常封早就有交代,别管是不是跟大同有关,只要是重大情报都要送回大同。

“启禀总兵大人,辽东女真在向锦州方向进攻。”

常封听完这个消息之后没有震惊,而是微微笑了一下。

明末的历史他是读过的,崇祯三年以后,大同的戏份主要是镇压农民起义,和女真没有对手戏了。

辽东才是女真的基本盘,那里至今还伫立着几座明朝的城池,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把这些钉子拔干净。

常封知道接下来这一战是大凌河之战,名气没那么大,但却是导致大明和女真实力天平倾斜的一战。

“传我军令,集结两万人,两日后出发!”

老实说,这一战距离大同两千里,几乎没什么关系,大同完全没有必要参战。

但常封不这么想,他穿越过来就是为了扭转大局的,这一场事关女真和明朝未来实力走向的大战,自己必须得参与。

不仅要参与,还得是主角儿!

这一个多月下来,大同镇把之前缴获的牛羊大部分都制作成了肉干儿,足够五万军队吃好几个月的了。

为了制作肉干,他从现代搞了几台小机器,以便提高效率。

等于说,现在大同军队出动基本不需要准备什么,只需要把物资分发好就行了,两三天便能出动。

三日后,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出了长城关口一路向东行进。

大雪纷飞,行军速度要慢很多,平均每天六十里左右,按计划赶到锦州差不多要一个月。

之前被消灭的鞑子部落顶多算是帮凶,皇太极才是首恶。

漫长的行军过程,全体将士没有一句怨言,全都憋着一股气要到辽东干皇太极。

大凌河女真军帐中。

“启禀大汗,探子来报,从西面来了一支明朝军队。”

皇太极皱了一下眉,只是疑惑并没有惊恐,甚至还有点高兴。

他对自己的布局志得意满,包围大凌河城的目的就是围点打援,一点一点消耗明军。

“他们是哪座城的明军,有多少人?”

辽东的情况他很熟悉,明朝根本不可能组织起大军了,充其量就是几千到一两万人而已。

这点儿兵力还不够自己塞牙缝的呢!

“回大汗,这支明军有两万左右,并且还...还都是骑兵。”

汇报的人自己也有点儿疑惑。

“什么?”

“两万骑兵?这怎么可能!”

皇太极一把揪住了探子的衣领子,严重怀疑他情报有问题。

(跪求读者大佬鲜花评价票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