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我行
第五章、燕国过往(旧版)

魔大猫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几位星君所论之事发生在二十年前。七国称雄,分据天下,虽是并称七雄,但燕国却是其中最为弱小的国家之一。燕国地处北部边垂,气候十分寒冷,正是他人口中的苦寒之地。且燕国是在几国的最东北部,是离北方游牧民族最近的一国。北部的胡人不断的南下骚扰,燕国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应对胡人身上。后来是燕国镇国大将军肖顺天大破东胡拓土千里,把辽东地区也纳入了燕国的领土,燕国的实力才开始逐渐增强。但想要开疆拓土哪里是那么容易。在燕国和北方游牧民族周旋开战的时候,其他各国都在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瓜分中原的地盘,眼看着其他几国都一个个迅速崛起,燕国成了七国中最小的一国。西部是以军事立国的赵国,南部是富得流油的齐国。燕王容冲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想要与赵国交好,派丞相魏甫出使赵国。

对于这次出使赵国,燕王容冲是十分看重的,首先使臣他派了一国之丞相,其次在出使礼品上燕王之子可是花费了大手比,不说数匹宝马,上等皮毛两车,珍珠玉石十箱,单单银钱就有五百金。可见燕王容冲这是有多大诚意要与赵国交好,丞相魏甫看着这浩浩荡荡的拉了一个车队,一阵一阵的心疼,这一车队的财物要是收进自己的口袋……魏甫想到这里感觉心都跟着疼了一下,不由感叹“唉!败家呀,就去赵国拉个关系用得着这么示好么?”

但出使的任务魏甫还是不敢不从的,于是车队就一路上浩浩荡荡的从燕国行到了赵国。走在赵国都城邯郸大街上,魏甫越走就越觉得不对劲儿,“怎么这么奇怪呢?”跟随的寺人问:“老爷是说哪里奇怪?”“同样是都城,如今这赵国比我燕国还要强盛些,可你看这街上的行人却为何如此稀少?”寺人在身边环视了一圈儿,嘿嘿笑道“老爷,人也不少,就是弱冠以上的少了许多。”魏甫这才发现,可不是嘛,要不自己觉得哪奇怪呢,要说这街上人少吧,也不少,但壮年男子是少的稀奇。赵国可是刚刚和秦国打了一场大仗,据说赵国的军队死者无数,血流成河,战后赵国几乎是家家披麻,户户戴孝。想到这儿,魏甫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心中暗道“唉呀,莫不是这传闻是真的,赵国这次真的是损失惨重,这能上战场的青年男子都战死沙场了?”

魏甫摩挲着下巴沉思了片刻,对负责押送出使礼的杨都尉说“杨大人,此行辛劳,我忽然想起给赵国的文书上有些地方尚有不妥,需要改动一二,今天时候已经不早了,不如杨大人就将出使礼先放置在驿馆,明天一早让赵国礼官来清点如何?”魏甫的言外之意是你们东西都送到了,没你们什么事儿了,该回就回吧。杨都尉自然也听出了魏甫的话中意思,于是道:“丞相大人辛苦,那末将等就先行回都城禀告了。”说完把东西都拉到驿馆的后院,杨都尉就带着几个押送的小兵赶回燕国。魏甫背着手围着院子里的车队绕了一圈,摩挲着下巴想了又想。要知道魏甫也是有灵识相伴的,这也意味着魏甫有自己的储物空间,他想把这些出使礼占为己有简直不要太简单,但众目睽睽之下,如此大的一个车队平空消失,任谁都会起疑。魏甫留下了宝马和皮毛,又把皮毛分成了几车来装,至于珍珠玉石和那五百金,已经进了魏甫自己的口袋。反正押送的人已经走了,来清点的礼官还没有到,魏甫自认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他若是知道此时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天上的北斗七真君尽收眼底,不知道会怎么想。

赵国国君和大臣们看到燕国送来的出使礼单,皆是面无表情,昨天不是听说燕国的使者进了都城浩浩荡荡的拉了一车队的东西吗?就这些啊?几匹马,几件皮毛?你这是来交好来了,还是来打探我国虚实的?再加之魏甫的态度,高傲且张扬,这一场觐见险些不欢而散。魏甫前脚一离开,后脚就有人来镶王面前怒诉不平“他燕国此次前来是来挑衅我赵国的吗?是不是觉得我们才刚刚大战消耗甚多,所以才在这里挑衅,你看他们那个丞相没有半点恭敬的样子,真是嚣张的很!”“就是,要不是在朝堂之上,我真的想上去揍那小子。”“几箱毛皮要用那么多马车来拉,他们这是故意小瞧我们吧?”赵镶王一挥手压下众怒“欸,众位卿家不要生气,不用和他们计较,我们且看他燕国要做何打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再说魏甫回到燕国之后,立刻进宫启奏“陛下,那赵国此时怕是兵力十不足一,臣此去看到他们都城的男子都是少之又少,臣还特意着人去各地打听,才知道之前的传闻是真的,赵国这次和秦国的交战损失惨重,您看这对我们是不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赵国本来就小,和燕国差不多,虽然这些年赵镶王不断强兵,可谓是军事立国,让赵国在七国中变得越发有一席之地。但与秦国的这一场大战,据说赵国有四十多万的人参战,回来的寥寥无几。燕王容冲闭目一想,“对啊,一个小小的赵国总共才有多少人?损失了这么多人,再加上此时排兵布阵在各个防御的兵力,此时攻打赵国,简直是易如反掌。”不得不说燕王容冲真的是从心头雀跃呀,怎么什么好事都围着自己转呢?要知道容冲之前只是燕国的丞相,这王的头衔是上一任老燕王白送的,现在赵国又来免费送,容冲心想,这莫不是天助我也?

于是第二天的燕国朝堂之上,燕王容冲大手一挥说:“寡人意要攻打赵国,众爱卿谁愿意领兵前往呀?”听到这话,下面站着的大臣们都懵了,昨天他们家燕王不是才给人家赵国送去那么多值钱的宝贝吗?怎么这一回来第二天就要攻打人家,这变化也太快了吧?于是一众官员站出来反对,有假相出列道“陛下,不可呀,我们昨日才与人结交,今日便起兵攻打,这要是传出去,会说我大燕国人无信无义呀!”肖顺天也连忙出列“是呀,陛下,想赵国一直以兵强为荣,赵国的兵力在七国这中最差怕也是要排到前三,我们不能以卵击石啊!臣肯请陛下三思!”一众官员跟着附和“臣等肯请陛下三思!”兵力燕王容冲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一大群文武百官,不耐烦的抬了抬手,“起来,起来,你们起来说话,你们是不知道这里边的事,知道了你们就会学得寡人这个主意极好。魏卿家,你来和大家说一说昨日出使赵国的见闻。”魏甫站出来把自己所见又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最后道:“以赵国现在的兵力,怕是连原来的十分一都没有,正是我们抓住其要害一击毙命的好时机,此一战我大燕必胜,至那时,七国之中还有哪个国家敢小觑我燕国?”魏甫说的天花乱坠,肖震天怒斥魏甫道:“一派胡言,虽然赵国此次和秦国之战确是伤亡惨重,但我们这三年里也是内战纷争不断,消耗同样不少,何况赵国日日强兵练兵,我军已经许久没有整顿强化了。”

有些话肖顺天不愿意更直白的在朝堂之上说出来,身为镇国大将军,肖顺天的心愿就是能让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扰,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因为燕国靠近东北,不断的有胡人侵扰燕国的边境,烧杀掠抢让百姓苦不堪言。肖顺天亲自率军在边境线上和胡人交战。殊不知大后方,老燕王不知是受人蛊惑还是心智不清,当年老燕王像是着了魔一样不管不顾的,没有任何征兆的把王位禅让给了外姓人——丞相容冲,完全不顾及满朝文武的反对,把王权交的是干干净净,彻彻底底。非但如此,还把食俸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部交由容冲来重新安排处置。老燕王的这一举动满朝文武一片哗然,许多官员主动辞官归隐。而身在前线的肖震天却是进退两难,前线正是和胡人胶着对峙的最关键时刻,这一退便是更增长了胡人威风,想要再一举攻破就更是难上加难。不退,朝廷都改姓了,君王都退出了,自己的处境也着实尴尬。但想到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凄惨之景,肖顺天还是决定继续留在边境,不管谁是王,百姓还是原来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这些人需要他的守护。

容冲登基后,燕国的朝堂可谓是地动山摇,不过容冲并没有动肖顺天镇国大将军一职,举目全国,他还真找不出像肖顺天这样骁勇善战又谋略出众的领军之将才。何况此时边境线上的东胡不好对付,容冲也是知道的,他还指着肖顺天为他杀退东胡呢。容冲还特意手书了安抚旨意送往前线,大致意思是说,老燕王主动禅让王位,自己深感惶恐,但为了燕国的百姓,自己不得不担下这个担子,肖将军一直是燕国的擎天柱,如今在前线甚是辛苦,今后还希望肖将军能继续忠心辅佐,共创燕国的繁荣等等。肖顺天在接到旨意之后便一直在东北前线抗胡杀敌。东胡这个草原游牧民族,人人善骑射,常常是突然就出现,打不过就跑,这一小队人马才跑,你整顿休息时,又一小队人马不知何时就来挑衅,神出鬼没,十分的难对付。肖顺天这一待就是近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大破东胡,将其赶出千里之外。但这之后肖顺天却一直没有回归都城,二十万大军驻军修整,在边境线上不时操练,对东胡等一众外敌起到深深的威慑之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