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状告朱元璋,我成千古一相
第四章 牵连甚广(旧版)

天夏第一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先生,你真要给我状书?”

少女喜极而泣。

“那不然呢,我刚才说那么多不就是为了给你写状书吗。”

李长卿摆好桌子,理所当然的往那一坐,开始研磨墨锭。

“先生!民女以后愿意给您当牛做马!不管能不能告赢,我只求给爹娘出口恶气,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冤情。”

少女跪下冲他磕头。

“我家不缺牛马,你好好做人就行了。”

李长卿听她说的怪可怜的,连忙扶她起来。

“哎呀小哥,你可真是仗义,河对岸是我开的茶馆,就冲你这魄力,往后我免费请你喝茶。”

“可算见到一个不畏强权的讼师了。”

“好人呐。”

局面立刻一边倒,百姓们纷纷夸赞李长卿。

一旁,马皇后扯了扯朱元璋的衣袖,用眼神表达了对李长卿的欣赏。

朱元璋也点点头,很是满意。

百姓有难无人管,等于打他嘴巴子,他呕心沥血制定《大明律》,盼的就是这部律法能让百姓不被强权欺压。

为了不让官僚地主阶级钻空子,又亲自编撰了一部《大诰》,以酷刑警醒良心,约束官员端正思想,谨慎行为,不要干那迫害百姓的事。

可是百姓要告状,愣是没人管。

这位年轻讼师的出现,等于把他的面子给重新装点了起来。

要不然他自己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这至少说明,大明还是不缺仗义执言之辈的。

就冲他这魄力,当讼师是不是有点屈才。

“姓名?”

李长卿摊开状纸,准备落笔。

“李千黛。”

少女正襟危坐,神情严肃。

两眼死死盯着状纸。

在她眼里这不是状纸,是爹娘惨死的证据,是陈三骑的罪行,是满纸满行的血泪。

“年龄?”

“十五岁。”

“籍贯?”

“苏州。”

“家中何时经营丝绸店铺?年毛利多少?陈三骑第一次去你家店铺提过什么要求?苏州知府为何关押你爹?”

李千黛眼泪刷一下流下来:“我家是百年老店,毛利十万两白银,但净利润并不高,皇上给苏州定的三十税七已经勉强生存了。陈三骑到了苏州以后,把所有经商大户都叫去,说要三十税九。”

她抽泣了一下,擦擦眼泪,继续道:“而且不是本年,是从洪武元年开始算的。我们需要补巨大数额的税银,我爹拿不出来,就被押入了大牢,三日后就打死了。

“我爹出殡当天,一群官兵冲进店铺,拿走了所有货物,我娘一气之下也随我爹去了。”

李长卿写字不快,等她说完,还差一大截没写。

于是现场陷入了沉默。

听了她的陈述,所有人都义愤填膺。

这是打着为朝廷办事的名义,公然行土匪之事。

在场的都是应天府百姓,应天府绝不会发生这种事,这种事只会出现在外地,尤其苏州那种被重点针对的地方。

于是都格外同情李千黛。

小小年纪成了孤儿,奔赴数百里地来到京城伸冤,却又被应天府府丞刻意刁难,非要写了状书才开堂。

“但是有一点我并不清楚,到底是苏州知府打死我爹,还是陈三骑下令打死了我爹。”

李千黛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状纸,小声对李长卿说,尽量不让别人听到。

李长卿也小声咕哝道:“这个你不用管,时间仓促,我们只用提供证据,至于你说的是否属实,谁是真凶谁是从犯,交给衙门调查就行了。你来到京城,应天府府丞是否明确说过没有状书就不开堂审理?”

李千黛摇头:“我没有见到府丞大人,是衙门里的通判亲口跟我说,没有状书衙门不开堂。他让我找讼师写状书,必须有讼师本人的签章才行。先生,你是有签章的吧?”

李长卿从怀中掏出一枚印章:“当然有,衙门发的。”

李千黛咬咬嘴唇,犹豫的道:“先生,你盖了章,我怕陈三骑找你麻烦。”

李长卿嗤笑道:“我就怕他不找我麻烦。

“我不光给你盖章,还要陪你去衙门告状。

“大明律法我比你熟,到时候你甚至不用开口,全都交给我。不给你爹娘讨回公道,我就妄为讼师。”

李千黛扁着嘴,又忍不住哭起来,帮她写状书已经很感激了,没想到他还愿意陪她讨公道。

对一般人来说,得罪应天府府丞,得罪陈三骑,简直死路一条。

他却能视死如归挺身而出,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啪啪啪!

人群中甚至鼓起了掌。

看到大家激动,李千黛更激动了,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忽然落下一束光,此时此刻充满了活下去的力量。

“重八,这位讼师说要去衙门告状,能行吗?”

马皇后担心的道。

朱元璋摸着胡子,道:“能不能行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马皇后道:“你要去看?”

朱元璋道:“既然碰上了咱当然要看个结果,应天府府丞王知周,听胡惟庸说,此人素来刚正不阿。倘若陈三骑真的擅自给苏州加税,我倒要看看王知周怎么应对,看他敢不敢传唤陈三骑当堂对质。”

马皇后道:“就怕他们坑瀣一气,相互包庇。”

朱元璋道:“妹子说的是,咱这就让拱卫司去苏州暗中调查。我现在感兴趣的是,王知周如何审理此案。也想看看,这个讼师是怎么给李千黛辩护的。”

马皇后道:“我看他口齿伶俐,头脑清晰,又熟悉大明律法,如果证据属实,王知周不包庇的话,应该是能讨回公道的。”

“但愿如此,这小子今日把咱的脸面拾起来了,我当然希望他打赢这场诉状。只不过……”

朱元璋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他总觉得,通过李千黛爹娘的死,这件事一直牵扯下去,苏州知府、定远将军陈三骑、应天府府丞,乃至吏部侍郎、尚书,户部侍郎、尚书,甚至秦王朱樉,都脱不了干系。

毕竟但凡是牵扯税赋和地方官员,吏部和户部都有责任。

官员欺压百姓,罪不容恕,一定严惩。

但若是老二那个兔崽子,指使陈三骑这么干,又等于抽他大嘴巴子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