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的首席军师,三造大汉
第四十六章:曹操南下(旧版)

土豆马铃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表在襄阳城中病逝,全城哀悼。

刘表一声据荆楚,襟带江汉,瞰临许雒,虽无进取之心,但在这汉末乱世,护持荆州二十件不受战乱纷扰,已经是善莫大焉。

因此,许多荆襄百姓听得刘表去世,纷纷痛哭流涕。

第二日,蔡瑁、蒯越拥立刘表幼子刘琮继位,成为新的荆州牧,镇南将军。

刘琮为新的荆州之主,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新野,大将文聘受樊城;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以防刘琦、刘备。

经过荆州文武商议,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竟不讣告刘琦与玄德。

刘琦听得这个消息,面向襄阳痛哭流涕。

刘备亦是沉默良久,随即向襄阳方向,不住叹息。

对于刘表,他的感官是相当复杂的。

当初汝南兵败,被刘表收留,虽然后者是别有用心,但刘备还是感激非常。

因此那些年来,他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守护一方。

可这些年,随着年老,刘表对他的忌惮是越来越重,最后甚至出现了削减军粮这种下作的手段。

若不是刘逸出了酿酒之策,恐怕他刘备就真的要夭折在那小小的新野了。

因此,刘备对刘表的怨恨,可想而知。

只是现在,人死万事消,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无所谓了。

而与此同时,北方,许昌。

自曹操从邺城归来,接连做了许多大事,使得许从上到下充满着一股紧张的氛围。

第一,于邺城开凿玄武池,以练水军;

第二,派遣张辽、于禁、乐进等大将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

第三,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城,做了实际上的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

第四,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

第五,以不孝罪名杀了数次戏侮及反对自己的孔融,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做完这一切之后,曹操便汇聚兵马,传令起大军五十万,挥师南征。

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惇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曹操亲自领诸将为第五队,每队各引兵十万。

又令许褚为折冲将军,引兵三千为先锋。

选定建安十三年秋七月丙午日,誓师出征。

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蔡瑁、张允等人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

听闻这个消息,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城、叶县。

包括新野在内的整个南阳郡,几乎没有多少抵抗,便完全沦陷。

文聘带三万精兵驻守樊城,可也抵挡不住蝗虫一般的曹军,当即遣人往襄阳请求援军。

他深深明白,襄阳怕是守不住了。

这还只是曹仁、曹洪率领的第一队,后面这样的大军,还有四股!!

刘琮虽然聪慧,但毕竟只有十四岁,继位之初就遭遇曹操雷霆兵势,收到文聘的求援书信后,他召集群臣商议退曹之策。

“孤昨日收到消息,曹操五十万大军已经南下,攻我荆襄,众卿,为之奈何?”

众官还未言语,幕官李珪答曰:“启禀将军,曹操南下,事态危急,先主基业,危急存亡之秋,”

“今可急发书至江夏,请大公子前来,就命玄德一同理事:北可以敌曹操,南可以拒孙权。此万全之策也。”

闻言,蔡瑁当即怒斥道:“你是何人,竟敢如此妖言惑众?!”

李珪大骂道:“蔡瑁,你内外朋谋,假称遗命,废长立幼,眼见荆襄九郡,送于蔡氏之手!若是故主有灵,必当殛汝!”

蔡瑁大怒,命令左右侍卫将立李珪推出处斩,李珪至死大骂不绝。

时任东曹掾的傅巽进言道:“曹操兴兵而来,的确关乎我荆襄九郡生死存亡;而且大公子在江陵,刘玄德在长沙,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则荆襄危矣。”

“在下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

“计将安出?”刘琮急忙问道。

傅巽道:“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曹操必重待主公,到时大公子与刘备不足为虑。”

在刘表重病期间,蔡瑁把持荆州军政,稍稍有些血性的官员,要么被贬谪,要么自己主动逃离是非地,此时的襄阳能剩下的无一不是亲曹的之人。

大树底下好乘凉,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曹操这棵树,远比刘表枝繁叶茂。

作为传承了几百年的世家,他们心中非常清楚,换主公对他们其实没有任何影响,该做官的继续做官,甚至还会因功劳而提升。

甚至他们还可以作为新朝的开国功臣,享受像萧何、曹参那样的地位。

封侯拜将,不在话下!!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