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怼群聊:我受邀给帝王排座次
049 狡兔死走狗烹,杀功臣,半斤八两(旧版)

唐小一漪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丐帮帮主:

“没想到咱治国理政这一项竟然有94分!”

看到治国理政这一项竟然有94分,朱元璋喜出望外。

他之前就一直心虚自己的治国理政能力。

因为相比群里的其他皇帝,自己是泥腿子出身,从小没读过书,心里一直没底。

没想到竟然会受到唐奕如此高的评价。

要知道排第一的秦始皇和第三的汉武帝这一项也不过94分。

可他们是什么出身?

从小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培养和教育?

大秦祖龙,大汉野猪:

“治理国政一项竟然也有94分,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同为94分。

秦皇汉武内心十分震惊。

了解了朱元璋的出身经历后。

他们实在无法相信他能做到这个地步。

同为皇帝,他们可是深知治理天下远比打天下要难。

治大国如烹小鲜,比起打天下它就是个绣花活。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他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着重学习治国之道的。

流氓天子:

“难道这世上真会有生而知之的人?”

刘邦的治国理政96分,比朱元璋的还多2分。

不过他自己心里清楚,这里面大部分功劳是属于萧何的,自己就是个甩手掌柜。

而且他好歹做过官,管过人,眼界见识与一般百姓大不相同。

可朱元璋大字不识一个,又常年在外领兵作战,是怎么学会这些治国本领的?

匪夷所思!

唐奕:

“匪夷所思的学习能力!”

“这才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可怕的能力!”

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种人,天赋异禀,聪慧无比,学习就像喝水,无师自通。

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人。

不管是军事,还是治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他文盲、流民出身,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花费15年时间坐上了皇位。

在位31年,建立完善了统治制度,至驾崩一刻,仍掌控着国家大权。

其天分之高、天资聪明、悟性、手腕、思维、坚毅、权谋等,均千年不世出之人才!

逆天改命!

莫欺少年穷!

我命由我不由天!

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无数爽文里男主角的模板!

堪称有史以来,皇帝之中开挂第一人!

Judy:

“太祖皇帝威武!!”

这一刻,朱棣终于感受到了之前李治改名为“天可汗之子”的心情。

有这样一个牛逼上天的父亲。

身为人子,是何等的骄傲,自得。

大秦祖龙:

“妖孽!”

“TM又是一个妖孽!”

大汉野猪:

“难怪此人从一开始就信心满满,不甘人后。”

“看来确实是有豪横的资本。”

天策上将:

“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

“如果只是一莽夫,不算什么本事。”

能获得三巨头的一致认可并不容易。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能做到这一点,足以傲视群雄。

不过这不足以让他就此压过刘邦。

因为知人善任这一项,刘邦实在太变态了。

唐奕:

“在为前期任用徐达,常遇春等人平定四海,名臣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运筹帷幄。”

“朱元璋极度重视人才,不过对于科举的改革,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重视八股文,极大制约了人才选拔。”

“后期对功勋屠戮过甚,牵连广泛,动摇国本。”

“知人善任:94分!”

前面有多亲密,后面就有多虐!

一路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部下,绝大多数和他一样都是草根出身。

一路走来,相互扶持,情深意切。

临到了,朱元璋对他们举起屠刀,都不带眨眼的。

古往今来,论到屠戮开国功臣最惨烈的,非明太祖莫属。

眼瞅着在知人善任这一项直接拉开身位,有6分差距之多,刘邦顿时喜笑颜开。

一杯酒下肚之后,得意忘形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流氓天子:

“残暴!实在太残暴了!惨绝人寰呐!”

“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非明君也!”

“老弟,听老哥一句劝。”

“杀戮过甚有伤天和,小心动摇国本。”

这话要别的人说朱元璋也就咬牙认了。

可是出自刘邦之口,直接叫他气不打一处来,咽不下这口气。

丐帮帮主:

“论到杀戮开国功臣,咱们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跟随你打天下的,究竟有几人善终,难道你心里没点B数么?”

“所有的异姓诸侯王几乎被你一锅端,就连懦弱忠心的发小卢绾都无法幸免。”

“就这,还有何脸面来嘲笑咱杀戮过甚,有伤天和!”

“说到底还不是你自己深知这天下都是靠手下打下来的,没自信能驾驭他们,才一杀了之。”

说到功高盖主这个事,朱元璋绝对有发言权。

和李二一样,他才是打天下的第一号功臣。

绝对镇得住底下的骄兵悍将。

不像刘邦,虽然也是马上天子,战绩不俗,但这大汉天下,大半都是靠韩信打下来的。

他杀功臣,单纯是为了给朱允炆清除障碍。

而刘邦杀功臣,纯是因为自己镇不住局面。

高下立判!

一见这话,刘邦心里那个悔啊。

你说你没事招惹他干嘛?

本来隔岸观火不亦乐乎的,这下直接蹚了浑水,沾了一身泥巴甩都甩不干净了。

一句“这天下全靠手下打下来的”,简直杀人又诛心!

让他脸皮再厚,也不免有口难言。

不过好在唐奕及时出手,为他解了围。

唐奕:

“实话实说,汉高祖杀开国功臣诚然不义,不过对大汉却是有功无过。”

“联系之后的七国之乱,纵是刘姓诸侯都个个脑后有反骨,更何况这些异姓诸侯王。”

“先下手为强,把影响减少到最小,汉高祖此举客观而言,并无不妥。”

“反观明太祖,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大开杀戒,牵连甚广,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三大案下,朱元璋尽戮功臣!

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近乎全灭!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郭桓案”和“空印案”两案的被杀人数,达到了七万之巨!

胡惟庸和蓝玉案加在一起,总共杀死了不下五万人!

而这五万余人,绝大多数都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打天下的嫡系,淮西军功集团因此凋零殆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