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君要臣死,臣直接造反!
第3章 皇帝要我死,我只能反了[求收藏,鲜花,评价](旧版)

自然选择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许北身边,一个身形瘦弱的中年人激动的说着话。

“县尊大人,事情到了这一步,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他娘!”

“这朱家人做得皇帝,您就坐不得吗!”

“要我说啊,这天下就该让您来坐,其他人都不配!”

“要不是您,咱们迁安县的乡亲们哪儿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但光咱们是不够的,我们要解救更多百姓出来,要让更多人都过上好日子!”

这种惊世之语,要是被别人听到,那说什么都得拉去砍头了。

但是许北却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早已经习惯了。

这个十分激动的人名叫张安,是许北手下的文吏。

张安本是迁安县的一个穷酸书生。

原来还指望着科举入仕出人头地。

但是终洪武一朝,拢共也没几次开科取士。

而且北方士子在科举上,和南方的士子差的已经不止一个段位了。

像张安这种水平的读书人,那就是给别人陪跑的。

自知科举无望之后,张安只能在县衙当了文书,也算是份生计。

也正是做了文吏之后,他才接触到了许北这个后世穿越来的县令。

当然,许北有意无意言传身教的一些先进(危险)思想,也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张安这样的人。

以至于在这个关头,张安真的横了一条心,劝许北造反起来。

不过许北大概能感觉到,张安这么热衷造反,除了思想上的蜕变之外,未必没有落榜考生对大明朝廷的怨念之意。

只不过造反这个事儿嘛,不能搞得这么草率。

“反是肯定要反的,不反就是等着让皇帝杀头。”

“但是造反不是一拍脑袋就成的,得有计划,有纲领的进行。”

许北说到这里,拍了拍张安的肩膀。

“这个事情我自有安排,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送走了忧心忡忡的张安,许北一路来到了城郊的校场当中。

只见烈日之下,一大群黝黑皮肤的精壮汉子,正在校场进行着各种操典。

负重长跑,军械格斗,队列阵型,作战传讯。

虽然只有一千余人,但是那热火朝天的场面令人热血沸腾。

在这里面,能感受到的是现代军队的纪律和严格。

哪怕只是普通的站立姿势,每个士兵也都如出一辙的标准。

站出来的阵列更是严密整齐,令人赏心悦目。

阵列一静一动之间,又皆有军官的指令指挥,进退有据,不慌不忙。

这种惊人的组织度,这种绝对的令行禁止,在这个时代的军队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东西。

经过两年时间,迁安县已经被许北经营成铁桶一般。

这一千人的军队,每个士卒都是当地被解放出来的农民子弟。

长期的训练让他们看起来已经有模有样了。

即便他们还缺少实战的磨炼,但许北自信,这就是当世最精锐的军队!

他的自信来自于,这是一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队。

所有士兵都无需从事生产,唯一的任务就是完成许北制定的高强度训练。

他们每天都保持着一天两训的标准。

在一天三顿,顿顿有肉的标准之下,一个个都高大健壮。

与之相比的大明军队,无论是卫所军还是禁军,在伙食条件上和训练强度上,都被许北完爆了。

吃饭和训练是军队素质的硬性标准,许北在这一点上做到极致。

在硬性条件上,迁安军的素质就远高于大明军队了。

这支一千来人的军队,就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

来到这个世界,许北自然是不甘心做个县令混吃等死的。

身为穿越者的个人价值,必不可能在县令这个位置上实现,他有更大的野心和欲望。

当然,在这野心之中,也包含着他理想主义者的追求。

他希望自己能够解放这个时代的百姓,不必再遭受旧制度的压迫剥削。

同样,也实现华夏文明的蜕变发展,让这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全面进化成工业文明。

许北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这中间的难度无法想象。

仅仅一县之地,真的能对抗手握乾坤的洪武皇帝吗?

虽然前路茫茫,但是下定决心的许北,已经没有回头的选择了。

这会儿朱元璋已经磨刀霍霍要取自己小命了。

引颈受戮是不可能的,造反才是唯一的活路。

他在两年前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所以事到临头,也没有丝毫的慌张。

许北看着校场严格训练的士卒们,陷入了思考。

“他们都是受了我的好处的农民子弟,是我打了土豪,他们才有了田地。”

“但是如果我现在造反,他们真的愿意替我上战场吗?”

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想太久就有了答案。

自己虽然帮助了迁安的百姓,给他们分田分地,成了他们嘴里的青天大老爷。

但是要他们跟着自己造反,那还是为难人家了。

大明这个新兴王朝正在欣欣向荣的阶段,百姓远远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直接举旗造反,根本没有群众基础。

眼前的这支军队,让他们跟着自己打土匪没有问题。

但现在要他们跟着自己打造反,那只怕就使唤不动了。

毕竟造反是个要命的事情。

想通了这一点的许北,心里立刻有了计划。

造反之前需要先整合内部,得先逼着迁安百姓甘愿给我卖命才行!

这么做好像对百姓们不太地道。

但是要搞事情,就不能瞻前顾后。

想到这里,许北大致算了下时间。

按照路程算的话,那些个逃出去的乡绅们,现在应该已经见着朱元璋了吧。

那么朱元璋的催命符,大概再过十天就该来了。

...

许北预料的很准确。

十天过后,当他还在县衙处理公文的时候,就见到张安慌张的跑过来。

“县尊大人,朝廷的使者来了,只怕是来要您的命的!”

许北闻言,好整以暇的放下手头公文。

千等万等,总算是把人给等来了。

万事俱备,就差朝廷来人陪自己唱这出戏了。

“莫慌,我不想死,朝廷又能奈我何!”

“把人带过来吧,我会会这天使大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