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袁家麒麟,蔡夫人请自重
第六章 三才来投,魏延劝反!(求收藏)(旧版)

让酒1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红脸大汉不假,身长八尺肌肉虬劲,但没有及胸美髯;

持剑游侠不假,但面容清秀,年纪最多二十余岁;

虬髯大汉不假,但满脸络腮胡下,不仅没有如雷嗓门,反而沉默的一言不发。

门外的来者让袁逸的期望落了个空,并非他预想中的刘关张三兄弟。

这个时间点,刘备他们应该还在公孙瓒帐下勾搭赵云,

袁逸空欢喜一场,还以为自己的名气大到了能让三兄弟慕名来投的地步。

自嘲的笑了笑,袁逸拱手问道:“请问三位怎么称呼?”

“颍川单福,见过麒麟公子。”

“蒲元,打铁的。”

“义阳魏延,字文长,想与袁公子商量一桩大富贵。”

三人自报家门,让袁逸颇感意外,

虽然不是刘关张,但也非常人,都是能在史书上留名的大人物。

蒲元,蜀国神匠,造刀工艺领先同时代百年;

魏延,后来的季汉汉中太守,官至征西将军,凉州刺史,子午谷奇谋的提出者;

至于名不见经传的单福,袁逸用系统检测了一下,确定了就是那个大破八门金锁阵的徐庶。

三位人才,居然同时登门造访,看来是提升的名声发力了。

袁逸有意成为诸侯,这样的人才自然不能放过,当即将三人让了进来:“逸府上恰好备了酒席,请三位到席间详谈。”

“袁公子果然气度非凡,单某便不客气了!”

徐庶一身游侠儿气质,大大咧咧在席边坐定,魏延和蒲元都有些不悦,碍于袁逸的面子皱了皱眉没说什么。

二人行礼谢过,各自落座入席。

袁逸视线扫过席间,分析起三人:

逃难一样的徐庶只顾埋头开吃,蒲元则一言不发默默饮酒。

袁逸只能选择魏延作为开场:“文长兄说有桩富贵要与在下商量,不知是何事?”

谈起大富贵,袁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晁盖劫取生辰纲的场景,

而魏延面如重枣,孔武有力,还真有点绿林好汉赤发鬼的意思。

“在下在路上偶遇了想来投效公子的蒲匠人,又救了落水的单兄弟一命,于是结伴前来。魏某久居荆南,听说襄阳学府出了袁公子这样的大才,一策平七郡,就是留侯再世也不过如此。”

魏延一顶高帽递出,单福和蒲元都深表赞同,连连附和。

袁逸自谦的笑了笑,等待他的下文。

魏延话锋一转,压低声音问道:“公子可知,近来襄阳城招募了宗贼入伍,已扩军至多少人了?”

袁逸估摸了一下,猜测道:“十万宗贼,青壮愿从军者大概能有七、八千?”

“七八千?已有一万五千人!”

魏延说出一个惊人的数字:“算上襄阳原有的几千兵,现在光一座城就已有了两万大军!”

一万五!袁逸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曹操在三十万青州军才招募了两万多青壮,比例大概是15:1。

而十万宗贼中,江陵城还有最势力最大的宗贼抵制招安割据一方,怎么可能凑出这么多人入伍从军的?

看出袁逸的疑虑,魏延为他解释道:“我有一友人在刘荆州军中任职,据他所说,那多出来的几千兵其实全都是四大家族的人。”

原来如此,袁逸了然的点了点头。

这四大家族为了夺权实在是无孔不入,居然把族人和家丁投入到了军队里,

这样家丁组成的部队自然只听从各自家族将领领军,让蔡瑁和黄祖等人瓜分起荆州的军权格外容易。

但是,魏延所说的这些,和送上门的富贵有什么关系?

袁逸过百智力的大脑飞速转动,结合演义里的“脑后有反骨”,渐渐猜出了个大概。

魏延眼中精光闪烁,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公子如今的声望无人能及,若有差遣,那些受招安的宗贼皆愿效死命!何不假意自荐领军,待取得军权后以心腹指挥新军扣押刘表,则襄阳城便唾手可得,荆州更是袁公子你的囊中之物!”

果不其然,这小子是想让我造反啊!

猜到了的袁逸直呼好家伙,

这魏文长不亏是亲手砍落城门请刘备入城的猛人,张口就是挟持刘表的狠活啊!

徐庶、蒲元依然淡定的吃吃喝喝,他俩早在来的路上就听魏延讲过自己的计划。

一个是杀了人隐姓埋名逃难的,一个是被宗贼裹挟亲手杀人入伙的,名义上他俩还都被官府通缉中。

魏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放心的拉二人入伙,拍胸脯保证自己的计划绝对可行。

野心者和亡命之徒,固然可以图谋富贵造反,

但袁逸一个富家公子,老百姓眼中的“贤人”,会放弃一切去玩命吗?

魏延紧张的看向袁逸,后者一言不发,只是淡淡的微笑着把玩手中的酒杯。

这个计划的前提是利用袁逸在宗贼中的声望,如果他不同意,计划就只能打水漂。

酒席陷入令人尴尬的沉默,连徐庶都感受到了压抑的气氛,放下了筷子。

董卓乱政后自立者众多,但敢于挑战一州郡所,把主意打到皇室宗亲头上的,只能用胆大包天来形容!

就在魏延觉得计划失败,开始在脑海中构想逃跑路线时,袁逸悠悠开口道:

“魏兄啊,你这计策可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就算我能策反新军拿下襄阳,那城中支持刘表的四大家族又怎会不反抗呢?”

魏延以为有戏,连忙回答道:“四大家族只需要权力,根本不在乎谁是荆州之主,只需先虚与委蛇假意迎合,给我半年时间,定能将他们全部连根拔起!”

“那夺得荆州后,刘表又怎么处置呢?朝廷会坐视皇室宗亲被剥夺头衔赶走吗?”

袁逸像个在考校弟子的老师,又抛出了新问题。

“朝廷自董卓掌权,早已自顾不暇,以我观之,朝中必会因此生乱,久不能平!等朝廷稳定下来,我们已将荆州稳固,再于关卡筑城,陈兵北距中原即可。”

魏延在来前已考虑过种种可能,不假思索的答道。

从眼界上,袁逸对魏延的想法还是很肯定的。

不仅判断出朝廷会因董卓生乱,甚至还想到了如何抵抗北方军队南下,但这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今朝廷虽顷颓,却也不能随意拿捏。”

“平黄巾数战之兵尚在,又有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荆州一旦出事,凉州兵不出五天便能兵临襄阳城下,荆北一马平川的地形,可正是冲锋的好阵地。”

袁逸毫不客气的指出关键所在,将魏延的逻辑批驳的粉碎。

纵观整个三国时期,荆北这块地方,尤其是襄阳,一旦遭到大军南下进攻,必然崩溃的土崩瓦解。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方有强大的骑兵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