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遭人设计,开局张大帅模板
第十三章 下雨了!起风了!(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你不会想动刀杀人吧?”

“这事你爷爷能干,你干就是找死!!”

朱高炽生怕别人听到,把他拽到旁边胡同里面:

“我可警告你!”

“毫无理由的随便杀人,这是土匪,不是皇孙!”

“当然...”

朱高炽话音一转,低声说道:“除非你没有进取心,只想当一把刀。”

“如果是那样,就做好被人随时抛弃的打算。”

“古往今来这种臣子,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朱瞻垣点点头:“我知道。”

他将金牌拿了出来:朱高炽惊奇说道:“老爷子把如朕亲临的金牌都给你了?”

“我问他要的。”

“出宫的时候,他和我说锦衣卫用好了就是一把快刀,用不好伤人伤己。”

“这话中有话,就是让我不要用锦衣卫大开杀戒!”

“妈了个巴子的。”

“瞎操心!”

“这算我没读过几本书,蒋瓛他们的下场还是知道的。”

朱高炽脸上满是冷汗:“你明白就好。”

“记住,大开杀戒解决不了问题。”

“就算杀人,也要有理有据,杀的天下信服。”

“懂么?”

“那迁都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办?”

朱瞻垣看了眼天空:“不急,还得在等会。”

“太子爷!”

正当两人说的起劲时,郑和如同鬼魅一般从旁边走来。

“皇上有请!”

“郑公公?皇上就叫我一个人?”

“对!”

朱高炽整整衣服,再次叮嘱:“记着我的话。”

说完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在朱高炽心中,老爷子宛如洪水猛兽,绝不敢有一丝拖延。

看着他进宫的背影,朱瞻垣一人登上午门城楼,坐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感觉时机差不多了,拿出金牌说道:“锦衣卫听令!”

“在!”

“召集所有官员,午门听政。”

“是!”

很快,景阳钟响,文武百官齐齐向着午门集结。

乾清宫的朱棣正在审查太子的奏折,突然听到了钟声,不由得一愣:“那小猴崽子这么快就有行动了?”

“还搞这么大?”

朱高炽也看向外面,事先说道:“父皇,将这么大的事情交给瞻垣,是不是有点...”

“他毕竟少年心性,性格冲动。”

“迁都乃是国本,万一搞砸了...”

朱棣剜了他一眼:“咱爷俩说话还绕什么圈子啊?”

“这...”朱高炽没有正面回答。

朱棣深深的看了眼外面:“那小猴崽子比你想的精的多。”

“敢问我要锦衣卫,就代表已经成竹在胸。”

“但他究竟想怎么样搞定迁都,我还真没猜到。”

“郑和,将銮驾摆在奉天门,我们暗中看看,他会怎么做!”

“是!”

很快,百官便齐聚午门下,当他们抬头看向城门楼子时,发现坐在上面的居然是朱瞻垣,而不是朱棣!

王叔英身边跟随着三个人,原本意气奋发,可看到后瞬间就蒙了。

东宫的属官也不知道朱瞻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瞻垣拿出金牌:“老爷子有旨!”

“迁都扯了这么长时间的犊子,今天可以各抒己见,不以言获罪。”

“所有官员,赞同迁都的,跪在右边。”

“不赞成的,跪在左边。”

“就在这午门两者辩论,今天必须辩出个东南西北来!”

锦衣卫拿着一本奏折走了下去,这是朱瞻垣刚刚拟好的:“同意迁都,就在上面签字。”

“好了。”

“开始吧。”

王叔英看了身后三人一眼,那是兵部主事徐成,罗胜以及杨宇,目光示意他们跪倒左边去。

他则是向着右边跪去。

三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没有丝毫犹豫。

朱瞻垣坐在一张软塌上:“那就从反对的开始说吧。”

兵部主事徐成率先开口:“太祖爷当初定鼎天下,便是因江南之龙脉!”

“应天北据长江,东南有紫金山玩珠峰,再加土壤肥沃,经过青田先生刘伯温堪舆,正是一等一的建都之地!”

“北方贫瘠,蒙元入侵,早已将龙脉断尽。”

“其定都北方,却无百年国寿,可见一斑!”

“故而,微臣反对迁都。”

右边的一人瞬间出列:“我赞成迁都。山海经有言,天下共有三道龙脉,明君出世,龙脉随之上升。”

“蒙元无百年国运,不过是昏君乱政而已,龙脉隐地而已。”

“如今圣主在朝,龙脉自然显现。”

“从嘉峪关起,一道山脉横贯东西,北平正是龙脉之眼。”

“荣国公姚广孝在北平考察,也言之天寿山乃龙气汇聚之地。”

“龙脉之说,不足成为反对迁都之理由。”

左边的罗胜见一击不成,马上换了个口吻:“江南土壤肥沃,如此才能每年国库充裕。”

“若迁都北平,顺天贫瘠,能否撑起都城之大呢?”

一人辩驳说道:“二皇孙殿下早已有言,河北营田,疏通运河,此可以解决。”

徐成说道:“不然!”

“河北营田需时庞大,况且需投入重金方能见效,就算运河疏通,运力也极其有限。”

“一年四百万石就是极限!”

“这些粮食,够北平用么?”

左边罗胜继续说道:“运河可以疏通,二皇孙此言不虚,但运河同样可以再次淤堵!”

“前宋丢失燕云十六州,为了保护开封,便将整个河北之地化为泽国。”

“只要上游下雨,下游必定泛滥,这也是运河淤堵的原因。”

“万一疏通之后再次淤堵,致北平之君与何地!”

“如果粮食不足,皇上需要外出就食,那不是和唐朝君王一般,丢尽了脸面么?”

徐成顺着继续说道:“当今陛下,创造盛世,北伐草原,乃百年一见的雄主,难道要和唐德宗一般庆幸的说一句...”

“此粮送到,吾得以复生?”

“这不是给皇上抹黑么?”

反对的人说的越来越起劲,右边的人同样不甘落后:“此言乃是诡辩!”

“洪武年间,运河淤堵,太祖皇上通过海运向天津送了六十万石粮草。”

“北平靠海,就算运河堵了,也可通过海运救急,何时像你说的那么不堪了!”

“长安位于内地,再加安史之乱,所以唐德宗才会有此一言。”

“你张冠李戴,刻舟求剑,所思到底为何?”

两面辩论的热火朝天,奉天门的朱棣看着郑和发来的内容,脸颊一片漆黑,随手便扔给了朱高炽。

朱高炽看完后便擦擦额头上的冷汗。

这不是变得更混乱了么?

小子!

你午门辩论,到底想怎么收场?

此时,一滴水落在他脸颊上,朱高炽感觉冰冰凉凉的。

下雨了?

(麻烦各位把免费的鲜花和评价票给我投一下吧)

(谢谢各位读者大老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