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写书,朱元璋上门催更新
【05】叶游,真乃朕之知音也!(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旧版)

湖上初晴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黄老爷,可不敢这么问!”

叶游轻轻摆手,压低了声音道:“莫要妄议当今圣上,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黄老爷您还是问其他问题吧。”

朱元璋见叶游小心翼翼的样子就想笑。

“若是他知道自己对面的人就是当今圣上,那表情一定很好玩。”

不过朱元璋更加好奇。

朱元璋虽然下令官员不可背地里胡言乱语。

也派了锦衣卫盯梢,但是他对百姓却没有要求。

何况此间是勾栏瓦舍,唱戏听曲儿的地方,就是说点什么大不敬之言,也没什么。

“那你要先回答我,为何不议论当今圣上?”

“是不敢?”

“还是不能?”

朱元璋虎视眈眈,宛如丛林之王,眼神一动不动地盯着叶游。

叶游感觉一股无形的霸气笼罩在自己周身。

他猜,这个黄老爷一定是大官,就算不是朝堂上的大人物,也肯定是应天府里一个重要角色。

叶游在心里吐槽,你这么问,纯属钓鱼执法!

他定了定神,抬起眼睛,直视朱元璋锐利的眼神。

“实话说,是不能。”

朱元璋立刻又问:“三国众人你评说得了,当今圣上你不能评说?我不信。”

叶游抿了一口茶,苦笑道:“我说的不能,是不合适,并不是我没有能力评价。”

朱元璋手握喝空了的茶杯,眉毛上挑,看向叶游。

那意思是展开讲讲。

叶游轻咳一声,缓缓开口:“我不妄评圣上,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资格。”

他先说出了不妄评朱元璋的原因。

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对面这位黄老爷可能是朝堂的人,而是他是真的这么以为的。

朱元璋闻言,目光渐渐变得柔和。

“你为何说自己没有资格?”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专注地听着叶游的解释。

叶游短期茶杯,一饮而尽,似乎是在为接下来的长篇大论继续力量。

“天下皆知,当今圣上,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叶游这番娓娓道来的叙述,让朱元璋想起了那段征战沙场的艰苦岁月。

然他感动的是,叶游的对他的理解。

“我大明朝建立前夕,这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是,当今圣上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他莫属。”

叶游的语调渐渐慷慨激昂起来。

他的话也让朱元璋感到热血沸腾,让他再次想起那些手下败将,不得不承认,是这些对手成就了今天的他。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听完叶游这句话,朱元璋已是眼含热泪。

打天下,真的很难。

朱元璋抬起袖子,擦干了眼泪,但眼泪很快又冒出来,索性不再去管。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国之君。”

叶游接上朱元璋这一句叹息,“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此刻,叶游的眼睛也湿润了。

“圣上的经历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叶游长出了一口气,叹道:“小叶凡夫俗子,与圣上相比,就像太阳和星星,圣上光芒万丈,我黯淡无光,又怎配妄议圣上?圣上功业,自有后世评说!”

朱元璋听完,连连点头,想不到最理解自己的人,竟然是眼前这位年轻人。

“说得好啊孩子,当今圣上听了,一定视你为知己!”

叶游闻言,摇摇头,“黄老爷莫说笑了,我怎配与当今圣上做知己…”

他拿起茶杯,为朱元璋斟了一杯茶,递过去。

“天下大定,百废待兴,圣上经过十年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与民休息,大明朝现今一片繁荣昌盛,我一介书生,就做个写书人吧,博百姓一笑,也算是为大明朝的安定出了一份力!”

朱元璋盯着叶游的脸,一时间竟然呆住了。

多好一个年轻人啊,他对看的多么明白啊,家国天下,似乎都在他的唇齿之间。

“好孩子,你是否有意考取功名?”

这个……在大明当官可不容易啊,他还是不凑那个热闹了。

虽然这么想,但不能这样说。

叶游想了想,遗憾道:“叶某才疏学浅,还需要再读两年书…”

看到朱元璋面露疑惑,才疏学浅能写出三国演义?

叶游解释道:“三个月前,我在凤阳一个山谷遇到劫匪了…醒来后,我发现身上除了一身破衣服和一个包裹,什么也没有。”

叶游想,自己怕是唯一一个,没有原身记忆的穿越者了。

朱元璋反问:“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叶游点点头:“包裹里有一张户籍纸,姓名处是空白的,我就填上了叶游,这名字是我为自己取的,走出山谷后,我一路走到京城,就在城南商业街安顿下来了。”

“对了,户籍上显示我老家在安徽凤阳。”

叶游的话让朱元璋想起了走失的长子朱标。

23年前,朱标出生时,一个算命先生说这孩子成年之前,不能留在父母身边,否则会短命。

他和马皇后合计,对外就说刚出生的朱标失踪了。

然后,两人就把朱标托福给好友智深和尚,孩子弱冠之年再接到身边。

之后每年朱标生日,朱元璋都会派人去看孩子。

直到十年前,孩子失踪了。

朱元璋派人遍访天下,也没发现朱标的身影。

看着眼前的叶游跟朱标的年纪相仿,而这孩子似乎与少年朱标有几分相似,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朱元璋心里萌生了。

朱元璋记得,朱标的右肩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朱砂痣。

只要有一丝可能,他都会派锦衣卫去调查。

不过,眼下,他真的想跟叶游好好聊聊三国演义这本书!

——

求数据,谢谢大佬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