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模拟人生,我编辑未来
45 安王之名震天下,朱高炽被吓瘫(旧版)

小小小目标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一日,应天城百姓到处在传讼。

大明第十九皇子安王朱桦,深宫大院默默耕耘奋五载,一举在试验田中培育出亩产超万斤新粮土豆。

此事,乃满朝文武共同见证,来年在这大江南北,相继便会有良田开始试种土豆,未来三五年内,大明域内所有百姓,都将会获得高产新粮土豆种植之法。

从此天下将再无忍饥挨饿之人。

其实,这相关的消息,前几日就一度泛起过。

只是后来,消息传来传去,却始终无一人真正见识过那等闻之若神物般高产新粮。

所以消息传不几天,也便无人再肯相信。

但是今天。

满朝文武百官。

据说是统统被皇帝陛下请入宫中。

劳作一上午,亲眼见证了高产新粮土豆从地下被挖出的全过程。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我家大人说,他们多年不下田劳作,不敢用那铁耙挖土豆,结果都在用双手往外刨……”

“对对对对,我家大人最倒霉了,壮着胆子用铁耙挖了一下,结果一下子扎坏了两颗这么大的土豆,当时我家大人都吓哭了,关键时刻还是安王殿下仁厚,帮我家大人化解了危机,哎呀不说了,我家大人吩咐咱去庙里给安王殿下请长生牌位,咱得抓紧时间去办……”

“听说那土豆,非但能做主食,还能当菜,吃起来格外爽口,亦是非常顶饥,实属极品好粮食……”

“嘿,要说官老爷们今天进宫挖土豆,那必须还得是凉国公蓝玉他们表现突出,文官大老爷们一个个吓得不敢抡铁耙干活,都用手刨土豆,关键时刻还是这些大将军们,个个都是下田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一铁耙下去就搂出一大窝子的土豆,个顶个儿都有这么大,绝对是刚降生婴孩脑袋的大小……”

“窃~~你们知道什么呀!明明是燕王殿下率先带头拿铁耙开挖土豆的,最一开始,蓝玉大将军这些人也是有点不敢抡铁耙,生怕不小心挖伤了埋在地下的土豆……”

“哎,你们知道这土豆是生长在地下了吧?据说这土豆,乃是安王殿下多年来一直跟番商搜罗的原种,不过这些土豆原种,即便在那些海外番邦国家,也并不多么高产,顶多也就亩产千八百斤样子,结果还是安王厉害,亲自优选改良原种五年,如今一举达到了亩产破万斤的程度……”

“啧啧,咱们这位安王殿下,这也太神了吧!!!”

“可不怎么着,你们是不知道,今天见证到土豆出产后,满朝文武百官齐齐要为安王请封,一至要求皇帝陛下封安王为农圣……”

“哇~~~!那这可是实至名归的不世奇功啊~~!”

“就是就是,安王殿下,绝对配得上这农圣之名~~!”

……

一辆自燕王府驶出的马车,此刻正驶向皇宫。

马车车厢内,燕王世子朱高炽那张胖脸大汗津津,惨白惨白的,属实一丁点儿往日里隐入幕后操持各方稳居燕王府的大将之风。

实在是,对于突然之间得皇爷爷点名召唤,他是一丁点儿底气也无。

燕王朱棣离宫回府之后。

便喊了朱高炽来问话。

问他近期在京城有无过于骄狂越轨之事。

朱高炽第一反应就想到,前几日针对安王朱桦的那场美涩诱引之局。

只是他不敢跟燕王如实道明这些。

没办法,用下作手段图谋诱引算计一名亲王,且是打算就此为根脚,暗中掌控这位亲王以为傀儡,这是最犯皇家忌讳的杀头死罪,他爹是燕王也罩他不住这等罪名。

事后听闻锦衣卫的过度反映大肆追索那一刻,他才意识到了捅到马蜂窝了。

幸运地是,宫羽行事果决,乍一嗅到锦衣卫大批出动的危险信号,立刻斩断了线索灭了口。

加之这次的试探行动,压根也没对安王朱桦造成任何实质伤害,甚至被派出的美艳诱饵,根本没来得及和安王朱桦有实质接触,就已经被人给惊扰中断。

马车徐徐而行,街道两侧人声鼎沸。

坐在马车内的朱高炽正思索着见到皇爷爷后的种种可能。

耳边突然幻听了也似,不时就冒出了安王殿下这等字眼。

做贼心虚使然,朱高炽惊醒过来,可是立刻就又清晰无比听到了街上百姓真是在山呼安王殿下千千岁这等字眼儿……

“去打听下,发生了什么事?”

朱高炽有点儿风声鹤唳。

听到安王两个字眼就心虚打哆嗦地步。

说来也是燕王朱棣的最大疏忽,今天在宫里的一应见闻,居然压根忘记跟儿子提上一言半语。

否则也不至于让朱高炽此刻这般敏感。

片刻后下人回来报告,讲说了大致经过。

听完之后,朱高炽腹诽不迭,亲爹呐,如此重要信息您也不知会一下。

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朱高炽最担心无疑就是,暗中算计安王之事被皇爷爷侦知,因此才被喊去宫中。

他其实纯属做贼心虚过头,先入为主的认为东窗事发了。

却也不想想,要真是因这一件事,皇帝还有心思单独召唤他进宫?

一口气骑了大半个时辰的马。

朱桦的骑术,已经练得相当纯熟。

这等进步速度,直让朱元璋感慨万千。

自己这个九星好大儿,真就是心有七窍,无论学什么东西都是上手就精。

难怪就藩安南近十年间,就能亲手打造出一支,横扫四海八荒的无敌水师陆战火枪兵。

这时。

有太监来报,燕王世子在宫门外等候。

朱元璋心中一动,尝试着问朱桦道:

“十九,上次出宫回来,你有提及对大明宝钞的种种遗憾,爹这几日也在反思,是否宝钞信用贬值的最大祸因,在于毫无根据的随意滥发。”

“孩儿也想过,天下的物产总数,每年都是基本恒定,若不加控制随意印发宝钞,的确会引发宝钞信用贬值。”

“嗯,爹也在想,假如让宝钞的发行量,和天下金银总数产生横比挂钩关系,允许百姓拿宝钞随时跟朝廷兑换金银,可是民间对于金银等物又普遍爱藏入家中,若朝廷不加设限允许百姓拿宝钞自由兑换金银,朝廷府库储备再多的金银,恐怕也早晚会被民间兑换储藏起来,到时这外界的金银数量一少,宝钞可发行量自然也要缩减。如此一来,朝廷发行纸钞的意义,又似乎变得毫无价值了,你能听明白爹在担心的是什么吗?”

“爹,百姓多存金银于家中,不是百姓有多喜欢金银,百姓只是担心家中一旦生变,家里有点金银储备,才能遇事不慌,这个关键才是问题重点。”

“嗯,十九你继续说下去,你说的这个,的确是切中要害,说到点子上了,可见十九你也认真思考过这件事了。”

“爹,对于钱庄,不知道您是什么态度看法,孩儿在想,如果朝廷能以国家的名义,开办个帮百姓储备金银钱物的机构,并且只要百姓存了金银,隔段时间就能获取一些额外的保本付息回报,朝廷的做法,假如能跟那些私人钱庄反着来,相信应该就能解决金银流通量的问题了吧!”

“可是朝廷这么做,岂不要平白多出好些亏空损耗,朝廷要当超级大冤头吗?”

朱元璋无语,看来这世上事,也不是你小子样样都能想得通嘛!

朱桦无语,“怎么会,私人开钱庄,尚且知道放贷来赚取高额回报,朝廷办钱庄,没道理要往里赔钱的吧?”

朱元璋咦了一声,不过娶即又摇头,坚决道:“不成不成,低吸高贷,从中赚取利息差额,这么做法,朝廷岂不成了奸商同道,如此不妥,万万不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