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模拟人生,我编辑未来
22 大明绝不再踏入盛唐强汉衰亡之覆辙(旧版)

小小小目标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好!”

“好呀!!!”

“哈哈哈哈……”

“说得太好了!!!”

“尔等可都听到了,朕迁都北疆之深意,正如安王所言!!!”

“我大明之未来,绝不可再重蹈覆辙于,盛唐强汉之末日衰败颓丧!!!”

“我朱氏皇族儿孙,人人需得慷慨奋进,为国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若无此远大志向,如何有颜面,以朱氏皇族儿孙身份自居!!!”

“天予之而不取,必遭其咎也!”

“这话说的有道理,可说是一语道破,历代汉家王朝没落之真谛!”

“夷狄蛮邦,知威权而不知教化,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大明迁都北上,是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慷慨,是为‘舍我一族荣辱,天佑神州中华’之浩然志气。”

“嗯,咱老十九这话,更是深得朕心,咱一直以来就是这么想的,我朱氏皇族后代子孙,当以此为祖训,谨守此志,否则有何颜面以皇族而自居!!!”

“朱允炆!”

“朱允熥!”

“你们两个,可都听到,你们十九皇叔今日所言了?!”

一个阿斗,一个胡亥。

便是再痴傻之人,可也听出皇帝陛下言语深意。

朱允炆、朱允熥这小哥俩,扑通扑通两声,立刻都跪了下来。

好么,听皇爷爷这话里话外意思,他们今后要没了锐意进取之心,这只怕是皇族子孙的身份,随时不保?!

这可实在太吓人了!!

没了皇族子孙的身份。

那他们就是个屁啊!

手不能挑,肩不能扛,攥把锄头挥上几下,掌心便是血泡遍布了。

这要是离了皇宫,去外面讨饭过活么?!

殿内文武群臣,此刻亦是人人骇然。

尤其那黄子澄,更是吓得浑身颤抖若筛糠。

安王殿下,您口才如此了得,志向如此远大,揣摩圣意本领如此高强,您厉害,可您要发威,到是早点表露出一星半点端倪呀!!

您这么冷不丁一番长篇大论抛撒出来。

您的确是名声就此大彰了!

可您将我等臣工百官,又置身于何地?

其余文臣,即便没黄子澄这般受惊吓,一个个儿,却也心中惴惴不安。

无他,历朝历代,汉家王朝,对于四夷之地,那都是秉持鄙夷不睬之基本策略。

尤其他们这些,受儒家中庸思想影响深远的文臣,历代汉家王朝里,莫不是皆秉持谨守旧土之理想,努力要给王朝套上兵凶战危的理念。

说白了就一句话,咱们管理好自家中原江山的一亩三分地便可,为天下百姓乐业安康计,能不打仗,便不要打仗。

事情搁在本朝,无疑便是,大家对于兴兵北伐的抵触态度。

那可不就是安王殿下方才话语中,极尽恼怒的不思进取、小富即安保守思想么。

文臣们一个个心中打起了鼓。

殿内众多武将们,那可是全都精神抖擞起来。

这位安王殿下,当真大家的知音呐。

身为武将,最怕是什么,那无疑就是所谓天下承平,无仗可打,马放南山。

真要是到了那一地步,那他们这些丘八大老粗,在朝廷眼中,便也没有了存在价值,相反地,反而是日渐成为尾大不掉之祸患乱源。

说白了,真要没仗可打,天下彻底太平了,那他们除非人人都能自觉解甲归田,放弃到手的荣耀浮华,甘愿当一个田舍翁。

否则,最终下场,怕不人人都难逃,‘狡兔死走狗烹’之下场。

更况且。

听过安王殿下刚才那一番话。

当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夷狄蛮族,向来知威权而不知教化。

真理永远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天予之而不取,必遭其咎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舍我一族荣辱,天佑神州中华。

当年之蒙元,以一族区区百万人口,尚能威压四海,占尽天下之疆域。

大明坐拥亿兆汉家子民,千年文明智慧之传承,如何竟不能统治四海之疆?

荡尽夷狄蛮族生存之地,这天下自然便再无草原异族南下侵掠之祸。

“皇爷爷,孙臣自当谨记教诲……”朱允炆战战兢兢跪地磕头回应着。

“皇爷爷,孙臣亦要铭记十九皇叔今日之慷慨,孙臣来日便投报军中,孙臣要跟蓝玉大将军他们学行军打仗的本事,孙臣……”

朱允熥到时有点鬼机灵。

知道捎带着提一提蓝玉这些丘八们。

很显然,他自认为现在占了先机。

皇爷爷真要是十九皇叔说的那样,胸怀横扫四海之心,那这大明未来,势必要以武为尊。

在这一方面,大哥朱允炆和那些酸腐文臣,可就完全排不上号了。

“行了,你们两个,不用跪在那里假五道六了,以后努力上进些,咱也就老怀大慰了。”朱元璋懒得跟这两个极品废物皇孙多费口舌,早就已经弃疗,帝位不可能在小哥俩之间选了。

老十九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大了!

大明天下,未来的继位者们,自当是要深怀锐意进取之心。

挥手斥退了朱允炆、朱允熥。

朱元璋朗声道:“好了,大明迁都北疆之深意,安王已经给你们阐明得很清楚了,大明天下,的确是不能再踏入盛唐强汉之覆辙,此乃永久之国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便是我大明朱氏皇族,给天下百姓之承诺,若后世子孙有违此誓者,天下人尽可奋起而覆之,汉家百姓,再也不能任由四方夷狄肆意奴役、残杀,过去历史种种之悲惨,自我大明始,将永绝之!!!”

“刘三吾。”

“臣在。”

“便由翰林院,拟一道榜文,言明今日朝堂之议,并传檄天下,令天下百姓,皆尽知之。”

“臣领旨。”

皇帝陛下这是来真格的啊!

让全天下百姓都知晓国朝大政方针。

可以想象,此政议一出,天下士子文人、贩夫走卒,该有何等疯狂反应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