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摆烂签到修仙
第43章 相互攻讦请罢王曾(旧版)

笑西风

玄幻 |  王朝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对王曾的攻讦,随着这个谏官开始,后面无数身穿绿袍的翰林学士、台谏跳出来了。

“官家,集英殿中的雕版,都是大匠雕刻而成,颇费心血,今日一朝焚毁,不知何时才能修复,这是伤毁文教之事的大罪过啊!”

“如今天下学子,都在赶来国子监的路上,备考下一轮科举!集英殿典籍雕版被焚,岂不是耽误学子进修?”

有人攻讦,自然有人维护。

“王相每日操劳国事,集英殿起火之事,岂能怪到一国宰辅头上?”

有很多翰林学士,也是王曾人品的拥护者。

“王相作为集贤相,集英殿失火,其罪大焉!”

“这么说来,你家里失火,是不是开封府尹都得罢黜?”

说着说着,慢慢就变成了人身攻击。

赵祯没有做声,他已经敏锐的嗅到这里面的阴谋味道。

这个事情,其实在历史上也上演过。

天圣七年(1029年),玉清昭应宫失火,刘娥就借机将当时已经是首相的王曾贬知青州。

北宋的书籍,其实大部分还在靠手抄。

因为印刷成本高,价格贵!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二十二年,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

北宋政府的中央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十多万块。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

宋朝雕板印刷的书籍,已知的就有七百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

这种艺术般的要求导致的就是一块雕版,如果不小心雕错了一个字,就得重头来过。

可以直白的说,每一个雕版就是一个生产流水线。

拥有雕版都可以直接开个印刷作坊了。

一般多用木板刻字,但也有人用铜板雕刻。

而集英殿中收集的,就是为国子监印刷教材,为天下传承文风的雕版馆藏之所,平日都有专人守护和保养。

现在相当于中央印刷局的印刷流水线都被毁了,然后中央教育局又等着印制教材,自然就被翰林院这帮人给放大了。

“官家,集英殿中的雕版,乃是自太宗时期就收录的天下典籍,每一块都弥足珍贵。

如今被焚,乃是王曾之过,不可推却,臣请罢王曾!”

又一个谏官出来了,这次更加直接,要求赵祯给王曾罢相。

争吵的都是中低层的官员,甚至红袍以上的都没几个插手。

紫袍大佬们,更是按兵不动。

如今的谏官第一人晏殊,更是在那装聋作哑。

首相王钦若耷拉着眼睑,时不时瞟一下赵祯,却没有发现意料中的惊慌失措。

“官家似乎真的和以往不同了...”

吕夷简不像王钦若半截入土,他还年轻,还没有拜相。

为长远计,如果赵祯真的变得英明决断,他就真的得考虑自己到底是忠于刘娥还是忠于赵祯了。

从这两次早朝,虽然只有短短五天,但是宫内传出的消息,就是官家在逐步的布局。

汴京中已经新开了一家叫做朱楼的酒楼,背后是杨太妃和官家,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新出的炒菜更是风靡汴京,大有一举超越樊楼的趋势。

将门虽然还在推诿,但是已经有几家忠诚的派出骨干子弟,投身羽林。

就连西北的折家,都派出了嫡子。

武将这边,还是有人想要押宝在官家身上的。

短短五天,尽管什么都没改变。

但实际上,却已经改变了很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仁慈的管家,表现出高超的幕后黑手,这就叫政治手腕。

毕竟他先天上,就占据高位。

官家召回老朽将死,还被排斥在朝堂之外的寇准,太后就要放逐正直稳重,位列次相的王曾。

一相换一相。

孰优孰劣,就看官家怎么处置了。

弄不好,对赵祯刚刚扭转的声望,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王曾显然也发觉不对了,知道这是针对自己的阴谋。

但是他没法为自己辩解,在大宋也不流行这一套。

除非官家主动询问。

王钦若、夏竦、吕夷简都在等着官家表态,不管是求饶还是逃跑。

“茂则,给朕端碗茶水过来!”

可惜的是,赵祯却让张茂则给他递了一壶茶水,喝着茶看着大家在下面扯皮。

没有半点着急的样子。

“去,给几位相公也端一杯茶去!”

但是他这幅淡定,却让下面的谏官那脆弱的自尊心受损了。

几个相公刚刚端起茶杯,就听到最先向王曾开炮的那个谏官,向赵祯开炮了。

“敢问官家,这是视百官为无物?视朝堂为儿戏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