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朱雄英
第45章 父王甘心只做个文帝、景帝吗?(旧版)

狐说爸道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雄英点点头,随即说道,

“儿臣要八局!”

从孩儿的自称改为了儿臣,既是儿也是臣,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了。

这个时代的皇宫里,分为两大系统,太监的系统是内宫十二监,再加上四个司,八个局,组成了内宫二十四衙门。

八局分别是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

朱雄英想要接管这八个局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首先,这八个局皆是內宫宦官官署与外朝无甚瓜葛,所以由谁接管全看皇室当家人的想法,外臣无法,这就减轻了一部分反对的声音,

其次,八局在內宫二十四衙门的地位很低,几乎是处于最低层,其中之一的浣衣局甚至成为了惩罚宫人的地方。

即便是最为重要的兵仗局,也因为工部下属军器局的成立与壮大,职权被分了一大部分,重要性也相对于的下降了很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借着这八局发挥前世的信息知识,将其打造成日进斗金的明朝内务府。

兵仗局,职掌成造皇帝的各类卫士及锦衣卫所需各式盔甲兵器以及一部分火器。

既然涉及到了火器,作为前世之人来到这个时代,不弄出来火枪大炮不是白来一趟。

或许马克沁机枪有点难,但是火铳改进成燧发枪那还不简单。

巾帽局,负责内官、内使所用平巾官帽以及驸马、藩王所用旗尉帽靴;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针工局,掌造宫中衣服。

这三局,让朱雄英想到了棉花与棉织品。

虽然现在棉花在中原已经有了不少地方都在种植,可产量小规模不大,相应的棉织品的产量也是不足的。

但是棉花这种作物的经济效益很高,棉织品也有着其他纺织品无法相比的优点。

以后漠北解决后或许可以把那群游牧民族驱赶到西域,让他们种植棉花彻底的将其捆绑在土地上。

用交易的方式来进行经济控制。

当然这些事情还太遥远,具体的事情需要仔细思量。

司苑局,负责宫苑中种植的蔬菜和瓜果。

这就可以把大棚给搞出来了。

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酒醋等项是由该局自造的。

那酒精、高度酒和各种果酒都可以尝试尝试。

银作局和浣衣局暂时还没想好,不过不重要,有了上面的几个局,他便可以快速的进行原始积累。

这个时代与前世其实没多大差别,要想有权,便需要有人有钱。

“为何英儿这么早就想要掌权,你是太孙,也是未来的太子。

你聪慧,两个弟弟皆不如你,父王既不想也不会易储。

等到父王和你皇爷爷龙御归天后,这大明的天下不就是你的了吗,何必如此心急呢?”

朱标一脸正色道,他不太明白朱雄英现在就想要掌权的心思。

朱雄英看着皱着眉头不解的太子,并没有直接回他的话,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父王甘心只做个文帝、景帝吗?”

朱标听到这话浑身一震,眼眸深处有着一丝悸动,看向目光灼灼的朱雄英竟然呆滞了。

好一会,朱标才悠悠转醒,脸上重新恢复了笑容。

就这一点朱雄英心中便暗暗佩服,就像是没有好男儿能够抵挡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诱惑一样。

没有一个明君能够抵挡得住秦皇汉武,千古一帝的名头。

“呵,文帝除诽谤去肉刑,躬节俭不受献,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绝人类,宾赐长老,收恤孤独,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有仁智通明之德。

景帝继文之则,肃清王室,克灭七国,省役薄赋,百姓殷昌,开创一代盛世,亦有明德之贤。

怎么,在你这却是被看低了?!”

“所以,父王只愿当个文景帝?”

朱雄英依然没有回答,还在不依不饶的反问。

“非只愿而是只能,唉……”朱标有些无奈,“罢了,你说想要八局父王做不了主,还需要请示你皇爷爷。

父王不敢保证,却会极力为你争取,你现在可以说说你的办法了,怎么替你皇爷爷呵父王分忧解难。”

略一思考,朱雄英便将内阁制度的想法悉数告知。

其实,他可以直接找老朱谈条件,而且老朱或许会更痛快。

不过,他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朱标作为太子,不管他以后会不会英年早逝,就现在也是大权在握。

若是朱雄英跳过朱标直接向老朱索要八局的管理权,那就会延伸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太子与太孙夺权。

皇家无小事,更何况涉及到两代继承人和权力的分配,这就很容易引发动荡。

太子有着詹事府,参与朝政是合乎正统法规的。

权力就那么多,一旦朱雄英分的多了,那相应的就会有人少一点。

与太子争权,詹事府就不会放过他,即便他是太孙。

所以,他并没有找老朱而是找太子朱标,索要的也是內宫体系的八局。

可谓是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朱标听完朱雄英关于内阁制度的设想后,一脸激动,起身走向书案,提笔记录。

其实,内阁制度的运转方式很简单。

群臣上奏,奏章会先送到内阁,内阁大臣们会对每个奏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意间,附在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

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有着最终的决定权,也被称为“批红”。

只有被“批红”允许的建议才会被采纳,然后发回各部进行具体办理。

这不仅没有削弱皇帝的权力,还解决了每日日如山的公文琐事。

而且,每一个阁臣的品阶都不高,不会形成权相,一切都是皇帝一言而定,随时可以撤换。

作为一位治国理政多年的常务副皇帝,朱标略一思考便看出了这一制度的优缺。

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发现这一次制度的可实施性。

朱标甚至在朱元璋设立大学士的举措中看到了其前瞻性。

挥挥洒洒记了几页纸,朱标放下手中的笔,有些兴奋的对着朱雄英说到,

“英儿不愧是我朱家麒麟儿,果然聪慧过人,你放心父王会满足你的要求的。”

“谢父王!”

他的脸上也浮现笑容。

成了!

果然,过了三日后,旨意就下来了,让他入八局学习管理事务。

原本这件可能会引起巨大反响的事情,却像个小水花一样没有激起任何波浪。

因为所有人的目光被另一件事吸引注意力。

毛骧这几日调查散播流言重伤太子的竟然是几位太子詹事府的官员,一批人被罢官多职。

而后,皇帝下诏让边关几个塞王的儿子进京,说是想念孙儿了。

最后,自我圈禁的太子在百官高呼下重新入朝参政。

一切好像都没发生过。

只不过要苦了那批从边关颠沛的藩王子嗣们了。

(各位读者大佬们,评价票也给凑凑呗!感谢感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