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纵奇才,朱雄英
第二十一章 勤奋好学的神童(求鲜花——!!!)(旧版)

狐说爸道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雄英对于有这样一个人来当自己的老师还是很放心,至少多想一点臣子就更守规矩,更事故圆滑一点。

不会和宋濂一样。

要不是太子朱标求情,他早就被处死了,即便没死,现在也还在流放的路上。

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有从四品,但是掌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和国学诸生训导的一切政令。

在这个读书就是为了做官时代,此官职无疑不是极为特殊的,品阶不高,但是极为清贵。

而且,从国子监走上仕途的那一个见了祭酒不得叫一声老师。

几年下来,桃李满天下可不是说说的。

宋讷作为国子监祭酒更像是学校校长,所以真正教授监生的时间并不多。

更何况古稀之年的他,现在虽然老当益壮却也精力大不如前。

每日些许公务处理后,就会进宫负责给六岁的朱雄英讲一个时辰的课。

小朱同学自然是尽心学习,毕竟是经历过后世的填鸭式教育,还参加过高考。

现在的这种教育方式对朱雄英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压力。

后世的小学就开始德智体美劳轮番交替。

而这种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贵族教育,学的还只有语文一科,所以对朱雄英来说,非常轻松。

虽然在那些国子监的监生看来,宋讷非常严格,但是朱雄英感觉还好。

而且现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诱惑很少。

与其让他和朱标的另外几个孩子玩耍还不如看书有意思。

然而这一点在朱雄英看来是小事,可却让宋讷为之惊叹,勤奋好学标签瞬间贴到了他身上。

也难怪,六岁的小孩子又有几个能够一坐两小时,全神贯注的读书学习的。

不过,上辈子学的跟这辈子学的完全是俩个东西。

一开始,当然是以蒙学教材为主,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按照宋讷的计划,这三本书大概能够教个一两年的。

若太孙如太子般聪慧,那也需要半载时间。

可宋老师哪里知道,他所教授的学生并不是普通孩童。

初次上课并没有发生什么,宋讷讲朱雄英听,一切如常的进行。

可也就隔了一天,当第二次授课时,朱雄英将这三本书从头到尾背诵了出来。

惊的宋讷一个字一个字的让朱雄英指认,直到他完全相信太孙的确认识这些字后才罢休。

而通过这次朱雄英才发现自己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清楚的记得前世看过的所有书籍、信息、知识。

有些埋藏在记忆深处,几乎早就遗忘光的事情,现在也无比清晰的映射在脑海里。

他猜测应该是自己吸收了原生朱雄英的灵魂或者是穿越重生导致的。

具体是哪一点,已经无法求证了。

但这不是坏事,作为学生谁不想要一个过目不忘的技能。

于是,宋讷教学的节奏也因为朱雄英加快了速度。

直接跳过蒙学教程。

开始进行更深入的儒学典籍学习,《论语》、《诗经》、《孟子》、《尚书》、《中庸》、《大学》轮番而上。

而且不管宋讷如何加快速度,朱雄英总能跟上进度,这已经让宋讷惊为天人了。

本来他想着给朱雄英启蒙就走,但是教着教着就停不下来了。

神童之名不胫而走。

在朱元璋和宋讷有心之下,不断推波助澜,在士林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不过,不得不说这些书的确晦涩难懂,要不是他过目不忘还有着宋讷这样的名儒传授,他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

想要读通读透更是不可能。

旁人可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宋讷却深有体会。

这些书他是三十多岁才看透的,太孙这孩子半年就比过了他十多年的寒窗苦读。

最难能可贵的是不但天资聪慧,而且居然有着成人一般的毅力。

从不想着偷奸耍滑,每日读书极为刻苦,就算不是大明太孙也有着成为一代文宗的潜质。

这些是宋讷跟国子监其他弟子和朋友说的。

宋祭酒应该不是为了以后帝子师甚至未来帝师的名头,毕竟他这个古稀之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了。

但是朱雄英占嫡占长而且天资过人,现在更是在应天府内声名远播。

宋讷虽然没有跟朱雄英说过什么,但是也在默默的为他造势,以他大儒的名望为朱雄英背书。

估计他是抱着教出一代明君的期望。

毕竟哪个文臣能够抵挡得住青史留名的诱惑。

朱雄英也很高兴,有当世名儒为他宣传名声养望。

哪怕现在没有用处,但等他真的需要上位的的时候,就可以借此名望广纳贤才,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

还不到半年时间,眼看着儒家经典都要教完了,宋讷想了个招。

练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