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
第二十章 护国大将军(五)(旧版)

唯箫

女生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闻得此言,王二等人心中再无侥幸。王二一把跪地扑在许玉身前,大呼“将军”,两泪已不住从双眼涌出,众将士亦随之跪倒拜下难抑悲伤失声痛哭。

孩童们睁着双眼懵懂地看着这一切,虽不知大人们为何这般伤心痛苦,但却深深地记住了是位大姐姐救了他们。

“卿本娇美女儿郎,

不着红妆却武枪。

沙场战敌不畏死,

始保家国民安康。”

一声低吟徐徐响起,被许玉救下的男童循声望去,是刚大家口称的孙医师,只见他双目凝视窗外,不知何时已泪两行。他不识字,不解其中之意,但不知何故一股难受的情绪直冲他心灵,眼睛不由酸涩起来,这一幕幕深深地印入了他的脑海。

吴国都城宫中,正在书房练字的成帝一收到消息一时怔住,手中之笔攸然滑落,墨瞬间污了雪白的纸。他转身缓步行至窗边,背负双手,沉默未语。

半晌后,忐忑等候成帝反应的大监方才听见成帝怅然一叹,“吾国失了良将矣!”而后又有声音缓缓道来,“封许玉为护国大将军,一等忠勇侯,享国葬。”

大监不由抬头看向成帝,虽看不见成帝是何表情,但见他背负的双手不似平常一般轻松自如,比往常握得更紧一些,他低头拜下,哽咽道:“是。”

百姓们闻此消息,纷纷除服披麻,举国同哀。

时人为纪念许玉,著《许玉传》,成帝闻知后令人告知天下,其文大白如下:

吴国二百一十八年冬,宣州城府宁县牛头村一女婴生于徐姓人家,父母大喜,

请教俞先生为其命名,先生见其不惧生人,玲珑可人,遂曰君子如玉,可名为玉。

二百二十五年秋,辽金国突袭塞北,钦帝昏庸无道致小人陷忠良,边关无良将,辽金军势如破竹,攻至都城外,钦帝为保帝位割让边关十六州换取安宁。

国君荒政无道,天怒人怨,水灾肆掠,牛头村收成低微,双亲携许玉逃荒北上。路遇北下逃难之民乞食,玉双亲见状不免同悲,舍下口粮分之,几人驻足共话,言及辽金军种种恶行,民言“恨不能啖其肉,唾其骨”,玉首闻此行不由痛之,遂暗自立志,此仇此恨,余生必灭辽金,时年七岁。

待灾后回乡,玉悄然打听擅武之士。二百二十六年春,其弟生。及处秋,玉闻得两村之外有一散道善武技,兴而往之,跋山越林于道人屋前求学,老道曰:“女儿多不便,不教。”玉未离,于门外静跪三日。老道奇之,问其何故持之,玉遂言其志,老道动容,乃收其为徒。

玉学艺十载有成,告家出师北上,游历三载,好打抱不平,来去无踪,民间号其风女侠。

二百三十年春,良将陈将军陈碁受令收复国土,其于望月川山谷设伏辽金军,熟料计谋不成反被困,即将败亡之际,玉携万数野马破败局,战后皆知其名。

二百四十年,玉率军收复朔州、瀛州。二百四十一年,寰州、应州等八州回归吴国。二百四十二年,玉携军收复吴国所失十六州余下诸地,并驱逐辽金军退北二百里。

二百四十三年,南边倭寇来犯,守军不善水战不敌之,玉领命奔至海城,率兵击寇,首战告捷,同年大败倭贼。二百四十四年,玉练甲兵,倭患除,海盗清。吴国二百四十五年,辽金军集结塞外羌族、羯人等再次袭来,玉奉旨挂帅奔赴边外。

十月,辽金军败退至国城,辽金王挟持数名稚童迫玉独身前往辽金国大殿,为救稚童玉服奇毒,其强压毒发突发奇功救下稚子,杀辽金王,辽金国始灭。玉不待医治,卒,年二十七。

君闻之,封其为护国大将军,一等忠勇侯,葬受君礼。国人纷纷披麻带孝,国悲三日未绝。

其从戎六余载,征战无数,从无败绩,世人亦称常胜将军。

后记,被许玉救下的孩童们成年后凭己之才纷纷成了吴国的中流砥柱,征战四方扩大了吴国版图的吴辽金混血将军魏民焺,史上第一位步入朝政的女官盛秋姝,善与各国经营的外交商人于崙,精于数理的大理寺卿寰慬,为民请命以变法闻名于后世的齐山,擅于医治疑难杂症的女医易清瑩……他们开启了吴国群星璀璨的时代,百花开放,风流绝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