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三年大唐夜天子暗桩遍布天下
第二章:终于取之必先予之(求鲜花、评价票)(旧版)

大唐锦衣卫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恪此时一身常服,在宫门外等待着内侍的传召。

终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李恪自然懂,现在这个时候自己不能继续保持沉默,表现自己的时候到了。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努力进取,如果失败了那也是无怨无悔。

自己的身上的血脉有一半是前隋的,朝中大臣有多少人不待见自己自己心中清楚的很。

至于李世民,李恪自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眼大唐一众皇子,自己的待遇如果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五岁的年纪贪玩一点是很正常的,踩坏了一点庄稼就被削封户,自己都找不到地方讲理。

削封户也就算了,还要被仗责,行刑的太监收了好处下手很重,李恪其实是死在杖下的,不过老天有眼自己趁机夺舍了这具身体。

现在突厥大军围城颉利可汗狮子大开口,自己趁现在这个机会倾囊相助,如果能换点实惠的东西最好,如果没有好处捞起码能表明一个态度自己想为国出力。

有了这个态度,今后自己想回自己封地的话就好说很多了。

长安太不适合自己了,眼线密布又是权力中心自己想发展属于自己的一片的天地外面才是最合适的。

不多时内侍小碎步跑来。

“儿臣见过父皇。”

李恪的这一身朴素的打扮让李世民颇为意外。

“平身吧!恪儿你此时见父皇有何要事?”

语气颇为平淡眼神却是透露着复杂,李世民眼光毒辣自小就知道李恪很像自己。

李世民总是有意无意的保持自己和李恪以及李愔的距离。

长子是李承乾,李世民深知自己能有今天长孙家出了很大的力气。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长孙家可是押上了全族性命,出发之前长孙皇后还亲自给将士们训话鼓舞士气。

“父皇!如今国难当头,儿臣也应该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恪说完之后便从自己的袖袋中取出一份奏折,呈送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脸狐疑的看着李恪一边接过奏折,打开一看满是震惊。

“恪儿!你这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儿臣已经将府中的财物整理完毕,还有一部分细软明日天亮之后便带往质库换成金银。儿臣如今献出的一切都是父皇赏赐给儿臣的,儿臣不过是原物奉还而已。”

李恪的话让李世民眼睛一亮。

“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李世民非常吃惊,自己的三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自从李恪出宫独居之后影卫传来的都是李恪在外面胡天胡地的消息。

如今这是转性子了?李世民一脸狐疑的看着李恪。

“这是谁教你的?”

“并没有人教唆儿臣!儿臣觉得国家有难儿臣责无旁贷!”

论讨好领导的重要性!

李世民虎目睁圆盯着李恪看了半天,李恪此时眼中清澈无比。半晌之后李世民觉得李恪不像是在说谎,脸色稍微好了一点。

“难为恪儿有这样的一份家国之心。父皇错怪你了。”

“没有国哪里来的家!儿臣只不过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李二又一次震惊,这哪里是一个小孩子能说出的话。难道影卫看到的全是假的?

“好一个没有国哪有家,恪儿你真长大了,父皇想来是看走眼了。”

从自己和颉利定下赔款的口头协定之后不到一天时间,李世民已经吩咐户部开始准备。

此时的大唐的国库几乎已经被搬空了还是有很大的缺口,李世民便盯上了皇宫内的金银细软。

长孙皇后甚至拿出了自己的嫁妆,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

北方突厥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块心病,突厥拥有机动能力最强的骑兵部队,来去无影。

大唐此时的骑兵并未成军,无法有效的抗衡突厥大军。

渭水的这次盟约还未订立,李世民的屈辱感已经快将他撑爆了。

“陛下!吴国公尉迟恭求见!”

没等李世民开口,门外传来了一个粗犷的声音

“陛下!尉迟恭拜见陛下!”

声音过后李恪眼见着一个穿着铠甲的黑汉子夺门而入。

只见李世民皱了皱眉头,打发内侍出去。

“汉中郡王也在,臣尉迟恭见过殿下。”

李恪让着身子算是受了尉迟恭的半礼。

“敬德!此时进宫所谓何事?”

尉迟恭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子。

“陛下!我大唐将士依旧能战,为何要受这样的鸟气,突厥狗只要一个不满意就攻打大唐,长此以往必将养虎为患呀。听萧老头说,陛下都把国库搬空了!”

李世民张了张嘴没有说话,程咬金急性子赶紧接上。

“陛下!长安还有三万兵马城监可守月余,待那时勤王之师必定到达长安城下,到那个时候内外夹击必能一举破敌。”

尉迟恭说的这些李世民并不是不知道,可是他并不敢赌。

勤王之师肯定会有,可是能不能准时到达呢?突厥兵临城下城内百姓噤若寒蝉,唯独世家依旧风淡云轻,据影卫来报甚至有不少世家背后开始做小动作。

此时的李世民根本不敢赌或者说根本没打算去赌。因为这样的豪赌自己连三成的把握都没有。一旦失败那么突厥的铁蹄就会在中原大地上肆意践踏大好河山。

“敬德!此番盟约罪责都在朕身上与众将无关,非众将不能战!”

“可是我泱泱大唐总不能在突厥面前卑躬屈膝吧?”

李世民表明淡定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自己大风大浪经历的还少吗,一旁的李恪看的真真的,李世民此时的拳头都快捏出水来了吧。

“吴国公!长安城内并不像看来了的那样平静,父皇这么做是在韬光养晦。时势不利于我,父皇只能把所有的罪责都自己担下来,吴国公还不明白父皇的苦心吗?”

“嘶!”

李恪的话让李世民吸了一口凉气,眼里还闪过一丝不容易察觉的杀气。

自己只是一段时间没有关注眼前的这个庶长子,没想到能成长成这样,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今后会不会又有夺嫡之争。

此时他就跟看怪物一样看着李恪,这话不是一个小孩能说出来的。

“好一个韬光养晦!”

李世民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之情,这话完全是说道了李二的心坎上了。

“还是恪儿懂朕的意思。敬德你可知做出这样的决定朕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此番定下盟约朕要背负的东西并不是仅仅是国库的金银,还有我大唐的尊严。”

“可是!”

程咬金想继续说,李恪伸手阻拦了。

“你可知道当下的形势朕只能求稳,外有突厥大军,内有世家虎视眈眈的看着呢。李靖领兵在外并不在朝中,长安的三万兵马有多少是可靠的想必你也有数。一旦世家发难私兵倒戈相向,你觉得我们还要有胜算吗?”

李世民说完之后看着尉迟恭,尉迟恭喉咙动了动并没有回答。

“敬德!泾阳之战我大唐虽有小胜却并未阻挡颉利前进的脚步。你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吴国公!父皇说的对,此番渭水会盟有伤我大唐国体,父皇征战半生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希望你早些回去休息来日秣马厉兵以报今日之辱。”

李恪的话让尉迟恭倍感意外,李恪看待此次会盟的高度不仅仅停留在战争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国家荣誉的程度了。

李二更是惊讶李恪的成长速度,看事情居然这么长远,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现在却是如此老成,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过早的让他出宫独居导致的吗?李世民脑子在不停思考着。

“汉中郡王言之有理,臣这就回去好好休息,来日秣马厉兵一雪前耻。”

尉迟恭不禁高看了一眼李恪,退出宫门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李恪。

李恪仅仅是微笑向尉迟恭摆了摆手,示意他安心回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