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爷封八千岁
第52章 下大雨了(旧版)

天凰羽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深夜、皇宫。

一声惊雷,将高宗从睡梦中惊醒。

睁开眼睛的他,听到的是哗哗的雨声。

“下雨了?”

他诧异地自语了一声。

要知道,他因为有头疾,最忌休息的时候被打扰,因而,他居住的寝宫隔音效果都比较好。这样还能听到雨声,可见这雨可是不小。

他心底十分在意。

“来人!”

发出了喝令。

寝宫内立刻走入了一名太监、两名宫女,一起跪在了床前。而他身边一同就寝的女子也醒了过来。那女子十分年轻,是高宗的一个妃嫔,如今是受封魏国夫人。

“陛下。”她见高宗要起身,连忙坐起并扶住高宗的胳膊。

高宗坐正在床沿后,一边按着自己眉心,一边问道:“什么时候下雨的,雨势如何?”

太监跪着答道:“回陛下,亥时一刻便下了起来。初时便是豆大的雨滴,尔后越下越大,最新一次测量报到这边时,说是已有齐膝之深了。”

这齐膝之深,可不是说,这皇宫里若行走,都得是在齐膝深的水里……皇宫的排水系统很发达,自不会聚起这样的水。不过,在皇宫的一些位置会放上一些平底的大缸,测量下大缸内的水深便能知道下雨量如何。

高宗自然是知道这点的。

他微微皱眉,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刚进入子时。”太监道。

高总一愣,“不到一个时辰就下了这么多……”城内的情况应该不会太好,但,这还不是他担心的。他担心的是那十几万没有遮风避雨之处的灾民。

好不容易在李轩处置得当之下,被安抚下去的灾民,若被这样的大雨冲刷,过后还不知会有怎样的问题了。

那是李轩做的事,灾民们若死了,说不定会有人怪在李轩的头上。

一想到这里,高宗心里就有一股怒气。

他瞪向太监,怒声道:“大胆,如此大事竟敢不报知于朕,尔等是何居心?”

“陛下,”太监连忙跪伏在地,“不是奴婢等人不想报于您,而是,事先得了八千岁爷的嘱托啊。”

高宗一愣,“轩儿的嘱托?”

“是的。”太监惶恐地,“八千岁爷盖了大印送进来的书信,特别叮嘱过的。说是灾民们那边他会处理好,即便是有大雨,也不准奴婢等人打扰陛下,要尽量让陛下您能多睡一些时间。”

高宗既为李轩的孝心感动,却又有些讶然地,“轩儿能提前知道今晚会有大雨?”

这是朝内主管观测星象、推算节气的司天台,都没有来报过的啊。

“是的,陛下,书信是在傍晚时就送来了。”太监说道:“不过,八千岁爷在书信中的语气不是太肯定。只说是有个老人昨日就说,今日夜间可能有雨。八千岁爷已按照老人的说法,在傍晚时,就将西面属于镇国王府的行宫腾了出来,将灾民们都送了过去。所以,八千岁爷说,即便是真有雨,灾民们也是淋不到雨的,让您放心。”

高宗疑惑地,“那个老人难道有什么神异之处?”

“听说只是灾民中的一人。”太监说道。

“就这样的,一个突然出现的老人说了,轩儿就敢相信?”高宗换位地想,‘若是我处于那样的地方,突然冒出的陌生人跟我说了,我会相信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他立刻就觉得,李轩必定是像乃祖李建成那般的人。

他想:‘不愧是皇伯父的嫡孙啊。’

但,若将李轩的这种‘贤明之处’暴露出来,岂不是要吸引那隐藏在暗中之人的注意吗?

高宗想到这里,那想要称赞李轩的部分,就改为了‘失笑’。

“哈哈哈,”他像是突然平静了下来地,“轩儿必定还是玩心太大了。一个老人突然说了寻常听不到的东西,就惹来了他的兴趣吧。唉,长不大的孩子啊。”

魏国夫人笑道:“不过,正因为轩儿还没长大,他才巧合地帮到了陛下。且不论初衷到底如何,陛下少了一件烦心事,总是好的。这依然是轩儿的功劳啊!”

“这倒也是。”高宗点了点头,说道:“明日清晨传讯镇国王府,镇国王肯让出行宫收纳灾民,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说罢,摆了摆手,让太监、宫女们都先退了下去。

魏国夫人问道:“陛下,没有赏赐给轩儿吗?”

高宗苦笑道:“国库并不充盈,之前才无法立刻赈济灾民的,朕哪有东西赏赐轩儿啊。轩儿现在是比朕还更要富有的,他也不差那些东西。不过,朕也不是不打算奖赏他哟……日后他再做下什么顽劣之事,朕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必要的时候还会帮他摆平了。只是,哈哈哈……”

他自顾笑了几声。

“这个,朕心中记下了便好,却是不能直接告诉那个顽童的。要不然,他恐怕连天都能给捅出个窟窿来啊。”

魏国夫人听来有趣,发出了悦耳的笑声,“是轩儿能做出来的。”

高宗与她便又说了几句话,才躺了下去。和着雨声,他很快就又睡着。

这一觉,当真是睡得十分踏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