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赵丽萍
第一章 婆婆梁韩氏(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1973年十月,梁雪明出生那天,雨一直下个不停,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积水。

下午四点来钟,赵丽萍的下腹部突然一阵子下坠痛,然后感觉下体有一股水流了出来。

凭借赵丽萍生过两个孩子的经验,她知道这是羊水破了。

尽管这是赵丽萍的第三个孩子!但是要让她自己给自己接生,她还是感到无能为力的。

看看四周,家里一个能帮忙的人都没有!

睡醒午觉,大儿子梁宏海就带着大女儿梁雪梅跑到隔壁老五梁印启家看动画片去了。

丈夫梁印章呢,平时住在厂子里。每逢周五晚上,才会骑着他的二八车,骑行两个小时,跨越两个区县,回到家里小住一宿。

基本上,这个男人是什么也指望不上的,更别说关键时刻。

焦急万分的赵丽萍慌忙穿上雨衣,深一脚浅一脚的出了门。

她想去老五家,找人帮忙去叫计生干部过来接生。

赵丽萍来到老五家时,老五家的大门是敞开着的。

那时候,农村的白天,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敞开的,只有晚上睡前才会关门、上锁。

赵丽萍知道,就算老五两口子不在家,婆婆梁韩氏也一定在。

自打赵丽萍嫁入梁家,婆婆就跟着老五住,直到如今,老五结婚、生子。

用句老话,就是:“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

用婆婆的话,就是:她就是老五家“看家护院的狗!”

赵丽萍用力捶打了几下敞开着的大门,提高了声量,大声喊道“有人没?有人没?妈!妈!”

拍了半天,中间堂屋的屋门才被推开,婆婆颠着小脚出现在屋门口。

婆婆上身穿着蓝色立领对襟的布褂子,抹着桂花油的发髻,被梳理得纹丝不乱。

此时,她正手扶在门框上,往外望。

婆婆看到赵丽萍佝偻着身子,捂着肚子的模样,便猜到几分。喊道:“老三媳妇,你这是要生了吗?”

“是啊,妈,家里有人吗?帮我叫一下计生干部啊!”

赵丽萍只觉得肚子痛得越发厉害,手不由得捂紧了肚子,声音中充满呜咽。

老太太脸上尽是不悦之色,说道:“老三媳妇啊,你这都第三胎了,还叫什么计生干部啊?想当初,我那会儿都是自己生的呢!何况,这大雨天的!你啊,自己使把劲,就别折腾别人了!”

赵丽萍的脸腾一下子红了,垂头说:“妈,可是计生干部说我的胯骨太窄,自己生会费劲,弄不好还会出人命呐!”

老太太没了门牙的嘴撇了撇:“那儿就那么邪乎了?她的话,你也信啊!一个农村老娘们,天天干粗活,什么胯骨宽胯骨窄的,说得跟谁没生养过似的!那么多媳妇都是在家自己生的,谁矫情过啊?她那么说,还不是为了帮你接生,跟你要一份喜礼。现在啊,家里也没人,出工的出工,上班的上班。你爹呢,当了个劳什子队长以后,都忙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不,他怕雨大,路上积水深,带人去疏通下水道去了。家里现在啊,除了你家那两孩子和老五的孩子,就剩我了!这大雨天的,我可去不啊,你自己再想想办法吧。”婆婆说完,挪动着灵活的小脚儿,麻利的一转身,“砰”的一声开上了屋门。

赵丽萍咬咬牙,把冲出眼眶的泪水,和着雨水一起吞进肚子。

她望着老五家气派规整的五间红砖大瓦房,再回头看看自己家低矮潦倒的土坯房。觉得老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就因为自己父母死的早,家里没有靠山,就该被人这样对待吗?

万般无奈,她小心翼翼地扶着胡同里的墙壁,一路蹚着深及膝盖的水,走向计生专干家。

她还真不是矫情!

别看婆婆裹着小脚,可平时里替老五家拿东买西,没少跑腾。怎么下个雨,就出不了门了呢?

这要是老五媳妇生孩子,别说下雨,就是下雹子、下刀子,她跑的比谁都得快!还得是,不让去都不行那种。

老五家日子多惬意啊。家里三个挣工分的:公爹在大队当着队长,老五和老五媳妇也正当年,三个人挣得工分养活一家五口子,简直不要太容易。

就算是在家看娃的婆婆,她每个月收到其他四兄弟的赡养费,比一个人挣的工分只多不少。

虽说,梁印章是个工人,月月有工资。

可每个月,梁印章还得从仅有的十块钱的工资里拿出三块钱,交给韩氏,作为赡养父母的费用。还要把厂子发的面票兑换的十斤白面分给三斤给韩氏。

婆婆呢,以老俩住在老五家为由,把钱和白面都一分不少的贴补给了老五。

都是亲娘生养的!赵丽萍前面生的两个孩子,老太太一个没带过。就算是吃食,也一口没给过。

真心疼孩子们,白白叫了这一声声“奶奶”!

自己这一大家子四五口人,都靠着梁印章发的这每月7块钱和7斤的白面,和自己的工分过活。

真是吃了上顿哦,没下下顿啊!

唉,想当初,要不是为了方便照顾先自己四岁的妹妹,赵丽萍可以嫁到城里的。

赵丽萍长得很是标致,还上过初中。

那个年代,很多人家的孩子是连小学都没有读过的!

就这样,容貌俊美,年仅23岁的赵丽萍嫁给了年长她五岁,貌不惊人、木讷寡言的北钢工人梁印章,成为了村里众多小伙心中的意难平!

这一切,仅仅因为梁印章是个工人!

但是,婆婆梁韩氏并不喜欢赵丽萍!

因为,她的出身。在那个年月,赵丽萍的出身就是她的硬伤、短板!

韩老太太最怕的,就是哪天会因为她的那个身份拖累了这一家子。

奈何,老三嘴太笨,不会说又不会干农活,还常年住厂子里,家里、地里都指望不上,二十八了都找不着对象。这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门亲事。

想到这些,赵丽萍心里充满了苦涩。

从这儿到计生专干家里的一里地,真的好远好远!

赵丽萍感觉自己似乎用尽了一生的力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