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大明首富,洪武来攀亲
第三十一章:人生几何把酒当歌(旧版)

无以豹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031、人生几何把酒当歌

张余听邻居讲,朱尘的小酒馆生意火爆,天天都有人喝点小酒。

踏踏踏…

张余哼着小曲,就去朱尘小酒馆,想蹭吃蹭喝。

尼玛。

这哪里是什么顾客,怎么是锦衣卫的人。

这些人有一个张余见过的,赶紧返回家里。

臭小子不听劝,惹上麻烦了。

张余在锦衣卫当校尉,当然知道怎么回事。

……

朱尘见客人散了,坐柜台里翘起二郎腿吩咐伙计。

“小林,把地打扫一下,关铺子回去休息吧!”

“掌柜的,再等等吧,或许还有客人呢?”

小林一脸恭维的样子,看着朱尘。

毕竟哪时候,有个事干还有剩菜拿回家,都希望老板生意火爆。

“算啦…算啦,早点回去吧!”

朱尘朝他们两个人挥挥手,一幅大掌柜的气势。

不知道还以为朱尘二世祖一个,哪架势特么像个有钱人。

开个小酒馆,当起甩手掌柜,牛逼哄哄的。

两个伙计收拾好,把铺门关好刚离开。

呯、呯、呯

“谁这么晚还来,本酒馆打佯啦!”

朱尘不耐烦的回道。

“朱尘是我,张余。”

朱尘一听。

好家伙!

又可以开开心心的喝酒啦!

踏踏踏…

朱尘跑过去打开门,看着张余笑着说:

“兄弟快进来,今天还有好菜,炒两个整一杯。”

张余没有说话,左右仔细观察一遍才挤入小酒馆。

“张余你小子给做贼似的,是不是偷了哪个小媳妇的心,怕逮到了。”

张余没有理朱尘的冷嘲热讽,转身把门关好,一脸神秘兮兮的样子。

“朱尘,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告诉你小子,白天你家喝酒的人,是锦衣卫的人。”

“有一个人我见过,是皇宫的锦衣卫。”

“你小子被监控起来了,明白吗?”

朱尘一听,这怎么可能呢?

“张余你小子别吓唬人,本掌柜良民,良民懂不懂。”

张余一脸不屑,嫌弃的看着朱尘。

“你小子种玉米,赚王爷的银子,告诉过你小心脑袋瓜,现在知道麻烦了吧!”

“但这锦衣卫,王爷应该调不动,皇上才有权力。”

“朱尘还是关门,到别的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再干吧!”

朱尘一听,这怎么可能,皇上怎么会知道。

燕王傻兮兮的,会下了定金,让皇上知道。

朱尘马上猜到朱爷爷这个槽老头子,肯定是他没有拿到玉米种子,把燕王告了。

这个老头子坏得很,敢使坏,怪不得问自己皇太孙皇上的事。

自己这也不能跑,燕王给那么多定金,肯定是要有个交待。

不然才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玉米又没成熟,管他先耗着,跑肯定是不行的。

这加上邻居们的玉米有接近十石,牛逼都吹大了,答应他们高价回收。

如果谈的好,还会请两个种玉米好的去教他们呢?

现在可好,刚吹牛皮就现世报。

朱尘盯着张余,两颗灵动的眼珠不停转动,该怎么办呢?

朱尘打定主意,不管是谁,肯定是要玉米种子。

他们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不管怎么说没有银子,大不了一拍两散。

燕王也怪不得自己,他不来能怪谁呢?

“张余去升火,先炒两个菜,好好喝一杯。”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忧!”

“本掌柜打赤脚,还怕他们锦衣玉食的人,烂命一条喝酒。”

张余看朱尘都不怕,自己怕个锤子,先炒几个菜喝酒。

朱尘这样想开了,更加不怕,两个人炒几个菜痛痛快快的喝。

“朱尘你真不怕死?”

“张余你见过怕死的人有出息吗?”

哈哈哈…

“干”

两个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继续大快朵颐地吃肉喝酒。

“张余你不用干锦衣卫了,帮朱尘赚钱,你不是在锦衣卫认识有人吗?”

“能不能帮买一荒地,能建点房子,不太着眼就行,里面的人全请流民,或者是残疾军士。”

“你以前不是说他们可怜,现在可以做个好人怎么样?”

“现在给你一个月十两银子,干什么你不用管,只听安排就行。”

张余一听点点头,一脸惊悚的地问道。

“朱尘这些都是小事,锦衣卫混这么多年,是你有银子吗?”

朱尘去拿出四千五百两银票,又递给张余一张草图。

“买块荒地,照这上面的要求把房子建好,足够了吧!”

“再租二间铺面,然后择日开张,现在先节检点,赚到银子才扩张,明白吗?”

“记得不能告诉任何人,你小子锦衣卫混过的,知道厉害关系的。”

张余点点头,把银票和图拿起揣怀里,拍拍放踏实才开始陪朱尘喝酒。

“以后朱尘,你就是张余的尘哥,怎么样?”

哈哈哈…

“早就该叫尘哥,死脑筋又不学习。”

今晚张余没有在小酒馆睡觉,跌跌撞撞醉熏熏的回家睡。

……

奉天殿

朱元璋虽然六十多岁,但坐龙椅上依然霸气十足。

朱元璋扶着龙椅,俯视文武百官,依然没有一个人敢仰头直视,都低下头恭恭敬敬地听他发号施令。

朱元璋看一眼宣旨太监。

宣旨太监趋步上前,扯着公鸭嗓大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由刘三吾、方孝孺、解缙、茹瑺、杨士奇,五位文臣组成内阁,专事批阅奏折,归纳总结呈报皇上定夺。

钦此!”

朱元璋简单明了,把组内阁目的阐明。

内阁专门批阅奏折,然后写好意见,让皇上审阅批复。

而且这五个人,两个刺头,一个解缙,一个方孝孺。

而且这两个人几乎走不到一起,好多大臣都清楚,解缙刚正不阿,敢向朱元璋直谏,遭过流放。

方孝孺东宫新谋臣,自以为是的家伙,儒夫子思想顽固,两个人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杨士奇一个小郎君,刚入士的毛头小伙,听说有冲劲,也是敢直言不讳。

茹瑺也是清廉之臣,这不是刚册封皇太孙,怎么这样安排。

这几个人在一起,不就是个杠精吗?

这皇上好像故意找茬的,有好戏在后头。

刘三吾倒是像个和事佬,但这明显没有偏向东宫的意思。

这件事情一个子在大臣中炸锅,这方法不错。

这样的处理结果,几乎没有什么秘密而言,再秘密的事情到有可能传出去。

朱元璋看大臣窃窃私语,也听得到一些声音大的。

以前太子党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事安排,有点针对东宫的意思。

但解缙、茹瑺两个人清官,刚正不阿,杨士奇听说已差不多吧!

不把黄子澄、齐泰编入,就是有点告诫东宫处事公正。

但这些人也不偏各个皇子,又不太像易储的意思。

朱元璋听大家的议论,心里发现这个办法不错,就人员名单就让朝臣想入非非。

猜就猜吧,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元璋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示意宣旨太监。

太监又出趋步上前,扯着公鸭嗓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