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刺杀朱标,朱元璋气炸
第十八章 大白话圣旨?这朱老头太儿戏了吧!(旧版)

大仙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元璋神态和悦,气度闲适。

乍看起来。

倒真是在询问百官的意见。

但堂下群臣却都是眼观鼻,鼻观心,垂首不语。

众人心中都明白,大明天子做下的决定,是容不得他人更改的。

既然朱元璋提议皇长孙来督办,这事就已经定下了。

就连那任亨泰。

也不敢吱声反对。

你敢跟陛下争?

先摸摸脖子上,长了几颗脑袋吧!

“怎么?没人站出来吗?”

“你们倒是提提意见,说说想法嘛!”

朱元璋高坐台上。

悠闲道。

提意见,自是不敢的。

不过拍拍马屁,赞一赞吾皇英武,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户部尚书赵勉看了看任亨泰,那任亨泰立马会意,站了出来。

“臣认为,陛下所提皇长孙,确有过人谋略,他来担当此责,最是合适!”

任亨泰忍痛将这差事推了出去。

这事也只有他第一个开口,才最合适。

免得日后天子记恨上。

自任亨泰开口,户部尚书赵勉立马跟上。

“陛下此计,真乃慧眼识珠!”

“皇长孙胆识过人,更兼智计卓绝,他身为皇族,上能通达天听,下能镇压百官。他主理此事,定能顺利修筑漕河!”

赵勉是文人出身。

拍马屁的功夫自是远超崇山侯。

虽是拍马屁,但赵勉的话,也确实引得百官细思起来。

之前大家只想着皇长孙年龄太小,但咱们这位皇长孙,本事可是不一般啊!

前一次出计留住太子。

不正说明他很有能耐么?

而且。

皇长孙的身份,对修筑漕运的确有帮助。

有他出头,下面的官员哪个还敢放肆?

人家回趟家,向太子那么一说,你的乌纱帽,就保不住了。

再说。

天下都是他皇家的,皇长孙也没必要贪腐。

这样一想,皇长孙负责修漕,倒是件于国于民都有益的事儿。

已有人开始点头了:“皇长孙威望地位足够,足以主理大局!”

又有人赞同道:“皇长孙能耐手段不凡,说不定能胜任此事!”

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赞同天子主张。

所有朝臣一致同意,朱元璋这才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众位爱卿都推举皇长孙,那朕,便此下令,着令皇长孙朱雄英,亲督修漕事宜!”

……

因为马皇后的交代。

这几日,朱雄英隔天便往柔仪殿跑。

他母亲早丧,本就是马皇后带大的,与马皇后十分亲近,这些天整日过去问安寒暄,也算是回报抚养恩德。

马皇后对他自是没话说。

回回见面,就拉着他不肯撒手。

她还交代过。

但凡陛下与太子欺负了他,就到柔仪宫里来告状。

得了这份保障,朱雄英倍感踏实。

这可是朱元璋都不敢招惹的女人,有她做后盾,还有谁敢招惹自己?

这一日。

兴冲冲地从柔仪宫出来,乘着小驾辇,晃晃悠悠往自己的多福殿里去。

突然见多福殿前挤满了人,院里太监侍卫跪了一地。

“这是做什么?”

朱雄英到了近前,才看清,原来是皇帝那边派人来了。

来的是执礼太监赵公公,这可是陛下跟前的近侍。

也难怪院子里的人都这般恭谨了。

朱雄英下了驾辇,乐悠悠到了赵公公身前,拱了拱手:“赵公公好,这是什么风给您吹过来了?”

“哎哟!皇长孙殿下,可折杀老奴了!”

那赵公公笑得合不拢嘴。

连忙打手作揖。

他从兜里掏了份黄绸布卷来:“这不,来替陛下宣旨来了嘛!”

“宣旨?宣什么旨?”朱雄英一愣。

自己近来,好像也没犯事啊?

朱元璋怎么又盯上自己了?

他正恍惚间,赵公公又凑过来提点道:“殿下,该接旨了。”

“哦!”

朱雄英赶紧看了看四周,捡了个蒲团往地上一扔,便直挺挺跪了下来:“皇长孙朱雄英恭迎圣旨!”

这一声喊得倒干脆清亮。

不过朱雄英这接旨的架势,着实有些懒散。

挺直着身子,随意捡了个蒲团便跪下了。

既不沐浴更衣,也不摆案设香……

那小脸上还挂着些残留的糕点,也不知是在哪个宫里混吃混喝。

唉,罢了罢了。

不理会这些了……

反正这份圣旨……

也着实儿戏,正合了他这作派……

赵公公随即展开圣旨。

宣读起来。

他读得十分缓慢,每读一句,都一脸纠结,仿佛这圣旨里写的都是诘屈聱牙的难懂字词。

可他嘴里说出的话,实在简单直白。

嗯,白得不能再白了!

“告诉我的好孙儿朱雄英,他皇爷爷替他张罗了件大事。”

“让他快些收拾行装,麻溜地给我滚去开河修漕!”

末了。

这圣旨还文邹邹地加了个“钦此!”

当赵公公一脸便秘地读完最后二字,朱雄英傻眼了。

这是什么狗屁圣旨?

开河修漕,又是什么玩意儿?

再说了。

谁家圣旨用大白话书写的?

这朱老头儿,也太儿戏了吧!

一脸懵逼地接过圣旨,那赵公公已笑眯眯拱手:“恭喜皇长孙殿下,陛下委您监督修筑漕河,这可是举国震动的大事儿。殿下您马上就要受到百姓交口称赞了!”

“百姓称赞?”

朱雄英嘴角抽了抽。

我看这朱元璋,是觉着我在东宫里不太安生,想把我打发出去,好落个清静吧!

圣旨已到。

朱雄英只好老实接了圣旨。

但这圣旨中具体所说的“修漕”一事,他仍是毫不知情。

“得找个人问一问!”

“有了,朝堂之事,还是问我那父王最靠谱!”

稍一思虑。

朱雄英便拿着圣旨到了东宫正殿。

正殿书房,太子朱标正在桌案前料理公事。

他脸色略有苍白,不时以手揉额,看起来有些疲倦。

朱雄英微微一叹。

自己这位太子老爹,勤政爱民,性子宽和,倒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朱元璋虽然生性多疑,但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有他朱元璋在前开道,打下一大片江山。

再有生性宽厚的朱标继承大统,调理中和,促进民生经济发展,这大明朝的确有机会兴盛发达。

只可惜……

看着形容疲惫的朱标,朱雄英悠悠一叹。

“若是历史上的朱标未能早死,大明是否会是另一番局面呢?”

他随即轻笑:“我倒是想看一看这番盛世局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