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朱元璋下跪求我
第五十一章年轻的大明病入膏肓(旧版)

为而不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禽兽!”

“该杀!”

“朕平生最痛恨两类人,一类是损公肥死,吃官响但不干官事的贪官污吏!一类是欺压百姓,榨取民脂民膏的地主豪强。”

朱元璋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年的画面:

他爹朱五四,给地主刘德打了一辈子的工,当了几十年佃户,起早贪黑没休息过一天!发着高烧还刘德用鞭子赶着下地干活,最终病死在田里!

听闻父亲病死,母亲怕拖累儿子,也愤而自杀。

当时的朱家穷的房屋一垄地无一间,只剩一个孤儿朱重八干瞪眼。

为了安葬自己父母双亲,小朱重八来到地主刘德家,苦苦哀求其看在自己父亲给他打了一辈子工的份上,能不能赏自己一个地头用来安葬父母。

没想到的是,刘德一脚把朱重八踹出了门外,还骂骂咧咧道:“给你地?你爹那块臭肉也配用老子的地埋?他给我打了一辈子工老子也管他吃了一辈子饭,给我滚!”

小朱重八无奈,只得用破草席裹着父母,放在一破木板上,用瘦弱的肩膀拉到了村外山脚下,他跪地长叹:“老天爷,天下之大竟没有三尺薄土让我安葬父母!”

不知是否是自己的诚意感动了上天,突然间雷雨大作,朱元璋赶忙躲到一个大树下。

风雨过后发现刚刚停放父母的山坡整个滑落,把父母埋在了下面,算给朱元璋的爹娘来了个天葬。

原本少年朱重八的命运应该是亲爹朱五四一样,十五六岁早早结婚,娶妻生子,生一个小重八继续给地主刘德的儿子刘小德放牛。

但经历了这些事儿之后,他知道再继续当佃农任由地主宰割,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他果断出走来到濠州城外皇觉寺出了家。

后来朱重八改名朱元璋走上了造反创业的道路。

稍微得了势之后他第一时间回乡斩杀了此前曾经欺辱自己、逼死父亲的地主刘德,把他的田地分给了同村村民。

朱元璋也因此得到了村民爱戴和拥护,少年时的玩伴汤和、徐达等人纷纷前来投奔,朱元璋就是以这些人为基础组建自己的人马班底。

想想自己年少时起兵造反时的理想:希望此后天下再也没有压迫。

原本朱元璋以为自己做到了:为往世开太平。

现实确是时隔二十年,地主阶层又出现了,土豪劣绅又重来了,百姓的苦日子又回来了。

朱元璋差点气的背过气去。

除了圈地的事,让朱元璋更气的事还在后面。

“走私猖獗!”

“陛下,经过我们的暗中走访清查,全国范围内商品贸易额三中有一系走私,并未交税!”

“重罚之下,竟然还有人敢以身试法!”

“各级税务官吏都瞎了吗!”

“各级官吏往往是明知不管,或是与走私犯同流合污,甚至税务机关直接参与走私!”

“还有没有王法!”

“陛下,他们的眼里没有王法,只有利益。”

“举一个例子,市面上的官盐一斤二两银子,假如私盐也卖这个价钱,因为四眼没有税,即使制作和运输成本全都算上,成本也不过一钱,也就是说贩出一斤私盐净利润一两九钱,妥妥的绝对暴利。”

“有暴利,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就会有人罔顾朝廷法令,就会有人想尽办法去拉拢腐蚀,整个利润条线上的各级官员。”

朱元璋自然清楚贩私人盐有多挣钱,他此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浙东造反派头领张士诚造反前的职业就是私盐贩子,靠着年轻时贩卖私盐挣下的积蓄招的兵起得家,一直嘲笑朱元璋是土豹子出身。

“除了贩卖私盐,还有人走私茶叶、白糖、烟草、铁器等朝廷明令禁止私营的生活必需品。”

“危害最大的是走私武器的,有人胆敢跨区域走私军械装备,军用的铠甲弓箭刀枪剑戟流向民间和边境诸国。”

“陛下,也正是因为权贵圈田,贵族走私,导致我大明赋税减少,官风不正,军风不振。”

“为官者不思民,为将者不思战!”

燕南飞将自己看到的积弊,一一向朱元璋作了陈述介绍。

“我年轻的大明病入膏荒矣!”

“我年轻的大明病入膏荒矣!”

“我年轻的大明病入膏肓矣!”

燕南飞的话在奉天殿久久回荡,余音绕梁。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扎在朱元璋的心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