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进京吊唁,朱标托孀徐妙云
第十八章:有了军户制,我大明将会天下无敌啊!(旧版)

娱乐天神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元璋听着朱雄煐所言,心里也忍不住掀起波澜。

给标儿修建最好的陵墓么...

朱元璋此时冷静了下来,问道:

“既然雄煐还记得初心,那你究竟想要用那种方法开山裂石,”

“要知道,马上进入六月了,别到时候,让你父王的遗体不安呐!”

说完,朱元璋有些黯然。

朱雄煐点了点头,坚定道:

“请皇爷爷相信我,我一定有办法,在半个月内裂开东陵的山石!”

“当年皇爷爷征战在外,您让他守城。也有人不相信我父王能独自守住城池半年。可是他都守的好好的,没丢你的脸!”

“而现在那些不相信我的人,也同样等着目瞪口呆吧。”

朱元璋此时已经完全呆愣住了。

因为他刚刚也才想起朱标守城的事情,

而现在的朱雄煐居然也用这件事,来激励自己啊!

眼前的朱雄煐也渐渐和记忆中的朱标重合,朱元璋不禁哽咽。

他心里默默想道:

标儿,看到了吗。咱的大孙,你的儿子,在以你做榜样啊!

朱元璋此时越看这个大孙,越觉得顺眼。

不禁走下去,拍着朱雄煐的肩膀,大声道:

“好!好大孙!就是要有这样的豪气!”

“咱相信你,你一定能办好你父王的丧事。”

“你也要像你父王一样,给我好好长脸!”

看着场上这一幕,朱允炆却是彻底的呆住了。

朱雄煐的迷糊汤太厉害了!

皇爷爷居然还开心起来了。

但看朱元璋眼神扫来,脸上也跟着做出激动的样子。

?...

朱元璋见朱雄煐提起了朱标,

想到朱标最擅长的还是治理国家,

正好自己在批改奏折,就决定考校一下朱雄煐对政事的了解。

恰好自己最后批改的一张有关卫所的奏折,就决定用这个来考校。

刚准备开口,眼中一撇,就察觉到朱允炆羡慕的眼神一直看向这边。

朱元璋心里一顿。

想到平时朱允炆一直来的孝顺表现,也有点于心不忍。

想了想,还是向朱允炆招手道:

“允炆,你也过来。”

朱允炆眉眼一跳,顿时高兴的走来。

朱元璋见两人站齐,开口问道;

“今天有本折子说了威海卫军户入驻的事情,”

“你们都是咱的好孙儿,今天简单说说,你们觉得这个军户制度怎样?”

“今天不必讲长幼秩序,你们两谁先想好了,就先开口!”

话毕,朱元璋满怀期待的看着这两位孙子,

其中,最为注意朱雄煐,

他想知道,朱雄煐到底有几分朱标的能力了。

而朱允炆听到朱元璋居然是要靠校自己政务,心里不禁乐开了花。

考察政务,这我熟啊!

虽然实际上他也不是太明白,但自己十几年一直都在皇宫,而且还有黄师、齐师两位大儒倾心教导,怎么样也能说出一些的。

但朱雄煐流落民间足足有十年,就算八岁前教导了一些,估计早也忘了。

眼神不由瞥向朱雄煐,见他面上沉重,似乎还在迷思苦想,

顿时感觉稳了。

朱允炆行礼,开口道:

“禀报皇爷爷,皇孙认为,这个军户制度是我大明开朝以来,最大的创举!”

“想我大明开国,大军有百万之多,每日消耗钱粮众多。安定之后,朝中大将都劝皇爷爷,要大大裁军,以缓解朝廷的压力。”

“但我皇爷爷宅心仁厚,觉得这百万将士,打下大明不容易,便冥思苦想,思索出这个军户制度。让这百万将士全部变成了军户,自己屯田,自己训练。”

“这一下,不仅仅不需要朝廷半石粮食,困难变优势,军队这个粮耗大户,居然还能反向给朝廷输送粮食!”

朱元璋见朱允炆说道这,手上也不禁捻起了下巴的胡子,脸上洋溢起一股微笑。

虽然觉得自己孙儿隐隐有些吹得太过,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这项制度十分完美,当得起这份夸奖。

甚至很少自夸的朱元璋都曾经说到:“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朱允炆眼睛一转,看到朱元璋脸上一副极为受用的样子,顿时振奋。

看来自己夸对了!

更加绞尽脑汁的说道:

“皇爷爷还给军户们设置军籍,让他们世代为兵,再给继承军籍的军户们授予田亩。”

“而他们有了田地,一定是世世代代守护我大明!”

“一到战时,百万军户尽皆自带口粮,同心戮力,为我大明拼尽最后一滴血。”

说完这里,朱允炆语气愈激昂了起来。

他咽了口口水,手舞足蹈的说道:

“因此,有了军户制,”

“我大明将会是天下无敌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