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在老朱手下当贪官
第五章 三件事上报(旧版)

玉米青菜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冤枉两个字一出,奉天殿的气氛一下凝固住。

郭桓忍不住喝道:

“胡说什么!”

这儿是天子脚下,天恩煌煌,怎么可以出现冤枉二字。

更何况朱元璋对这两个字,格外敏感。

朱元璋的表情逐渐冷了下来,朱标见状,当即急道:

“为何喊冤!”

沈则立听到冤枉二字,心一下自吊到空中,砰砰声如雷如震!

脑中飞快回顾方才发生了什么,自己处理得不失公允,应该谈不上冤啊!

江廷玉跪在地上,语气哽咽:

“禀告陛下,臣昨天看了一夜的《大诰》,越看心中越是愤愤,以至彻夜未眠。”

听到这,沈则立的心放了下来,郭桓的心也放了下来。

《大诰》早些天已经发给诸大臣,今天是将《大诰》普及到民间的日子。

照理来说,朱元璋听到这句说辞应该甚是宽慰,可他并未宽恕,依旧那副冷冰冰模样。

在一边的太监看得明白,皇上已经不生气了——

原本紧绷的双腿,松了下来。

朱标也注意到这个细节,追问道:

“就算是彻夜未眠,今日早朝撑一两个时辰也不难吧!”

江廷玉跪在地上,语气带着无限委屈:

“臣也是这么想的。

但在殿外行礼时,御史大人打了个哈欠,臣见后忍不住也打了一个,接着困意便上了头,一发不可收拾。”

沈则立才放下的心,又一次被挂到空中,怎么又牵扯到自己了。

他没打哈欠啊!

想到这,沈则立内心又一阵窃喜。

这下可以在江廷玉头上多扣一个‘污蔑上差’的罪名。

哈欠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会人传人。

朱元璋近日心中忧思繁多,仅仅听到这两个字,也忍不住地跟着打一个。

朱元璋打完才意识这是在朝堂上,好在除了朱标没人看到他打哈欠的一幕。

朱元璋意犹未尽砸吧砸吧嘴,道:

“御史人呢,过来。”

沈则立听到皇上喊他,忙大步上前,跪拜道:

“臣,臣佥都御史沈则立拜见陛下,拜见太子。”

朱元璋没让他起来,朱标问道:

“沈则立,你早朝时可有打哈欠?”

沈则立早就已经打好腹稿,准备为自己开拖同时,趁势参江廷玉一本。

可他这两天休息也欠佳,听到哈欠两字,一时忍不住打了出来:

“禀殿下,臣...啊~~...臣早朝时没打哈欠,是江廷玉诬陷微臣。”

他说完才反应过来,顿时脑门冷汗如瀑,整个人战战兢兢跪在地上。

要死了。

他心里那个恨啊!

该死的江廷玉冤枉自己,在早朝时打哈欠完全是空口无凭,他不可能拿出证据来。

但刚刚在奉天殿里打哈欠,却是眼睁睁的事。

御前失仪,这远比在早朝时失仪严重多得多。

全场气氛随着沈则立这个哈欠落到了冰点。

连新任户部代尚书郭桓,也二话没说直接跪下。

奉天殿静得几乎都能听到殿门外叽叽喳喳的百官说话。

朱元璋对这一幕很满意,这代表着皇上权威到达极致。

然见沈则立打了哈欠,自己又忍不住打了个,轻声骂道见了鬼。

今天他心情还算不错,不想杀人,他扭头给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会意,故意打了个哈欠,声音不大不小全殿可鉴。

朱元璋声如洪钟:

“太子,你也这般不知礼数?”

朱标:

“父皇,儿臣昨日看公文看得太晚,才忍不住御前失仪,诸位贤臣相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望父皇恕罪。”

朱元璋扫视底下:

“沈则立,算你命大,如果太子没打这个哈欠,咱治你去凤阳囤田都不为过。”

“来人呐,朱标作为太子,在朝上失仪,罚在文华殿读书三日。”

“佥都御史沈则立,自己去领二十板子,念你身为御史却不知约束,再加十板子。”

“户部给事中江廷玉,你也一样,去领三十板子,再停一个月的俸禄。”

朱元璋判的飞快,不过仅仅是打板子,没有提刀砍人。

沈则立嘴巴微张,似想辩解,却知辩解无用,只好高声喊道:

“谢主隆恩。”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说完后沈则立乖乖去领板子,看江廷玉的眼神充满怨恨。

江廷玉跪在一边,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

他好不容易才进奉天殿,怎么可能就此离去。

朱元璋本想起身退朝,见到江廷玉一直没动,疑惑道:

“江廷玉,你还跪在这里干什么,难道想多领几板子?”

江廷玉埋头道: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上报!”

刚退下几步的郭桓听到这话,连忙又折返回来,一脸牙关紧闭,身子有些发抖。

户部给事中掌管稽核财赋,相当于户部中的御史,位卑权重,往往不说话,一说就是天大的事。

这边郭桓才上报了浙西秋粮,里面有多少猫腻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照理来说,江廷玉并未参与收秋粮之事,是不知道其中利害的。

眼见江廷玉越过自己,直接朝皇帝上报事情,郭桓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内心一阵慌乱。

说来也是离奇,江廷玉明明就是一个七品屁官,今日能扰得四品御史和二品尚书心神不宁。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江廷玉一眼,抬抬眉毛,接着道:

“有何事上报?”

江廷玉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娓娓道来:

“禀陛下,微臣有三件事上报。”

三件事。

朱元璋略微不满地皱皱眉,自己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听一个七品官手底的事。

一向敏感的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东西,目光变得复杂起来,缓缓道:

“说。”

江廷玉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臣有一法,可使民间..”

朱元璋打断了他的话:

“说白话!”

江廷玉愣了愣,咧开嘴笑道:

“陛下,我这儿有个好办法,能让咱地上庄稼增产至少三分!”

在场众人听后,不由啼笑。

土地粮产基本有个定数,肥沃土地与贫瘠土地之间最多也就相差三分。

郭桓宽了宽心,看来江廷玉不是要告发自己,便正色道:

“江廷玉,小聪明收一收,朝堂之上不可胡言乱语。”

粮食是朱元璋最关心的一样东西,他有些好奇:

“接着说下去,你有什么办法?”

如果真如江廷玉所述,能让所有土地增产三分,朱元璋直接给他封个丰收候都不成问题。

江廷玉缓缓道:

“下官自幼爱读书,犹记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奇书。

里面写着一种肥料的制作方法,说是能让贫瘠土地增产五分,丰沃土地增产三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