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抢婚徐妙云,它给的太多了
第六十一章 朱元璋:儿子我觉得还得是你(旧版)

善始善终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时,一旁观望了许久的徐达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既然朱橚没有事,那也省的他出头了。

虽然看不惯这帮淮西文武的做派,但是毕竟都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哥么,他也不想翻了脸面。

但他没想到朱橚这么快便完成了朱元璋的任务,而且还正好利用此事脱离了锦衣卫。

这下不当锦衣卫了,岂不是说自己要将女儿嫁给他。

他倒是不在意那些所谓的繁文缛节,担心被说违背礼法。

可是一想到女儿要离开自己,心中就不由的难受。

要不,我就耍个赖?

反正也没人知道自己答应朱橚的事。

而这时。

朱元璋笑道。

“今日难得大家人来的如此齐全,朕也要宣布一件天大的幸事!”

朱元璋都这么说了,底下的众人立马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而李善长看着朱元璋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好奇。

是什么幸事?能让朱元璋这么高兴。

连自己刚刚逼着他罢免朱橚的事情,都毫不在意。

要知道朱元璋的心眼可不比自己大到哪里去。

只听朱元璋笑到。

“前些日子,周王向朕献了一件神物!”

“此神物可保我大明江山的万世基业!”

刚刚感到欣慰的李善长心中一愣,怎么又是周王?

不是刚将周王从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上拉下来么?

怎么现在他又扯上了什么神物,还号称可以保大明万世江山。

这怎么可能?

李善长才不相信有神物这种东西,要是有他怎么没听说过,他读的书可比朱元璋多多了。

只见又是一个太监捧着一个木托走进了奉天殿。

一样是一块黄布盖着。

太监走过的地方,两旁的文武不禁往两边缩了一缩。

既然是神物,应该不会又是个人头吧?

而当太监将黄布掀开的时候,众人松了一口气。

只见一个有人头大的地瓜正躺在木托之上。

李善长看着地瓜那普普通通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发笑,但表面还是带着恭敬的问道。

“陛下,此物长的奇怪,连微臣也没见过,颜色也还算是喜庆,但这坑坑哇哇的样子说是神物也太过了吧?”

满朝的文武又不禁暗自点头称是。

这地瓜这坑坑哇哇的卖相,就算硬说成是什么祥瑞,也说不过去啊。

如朱元璋却毫不在意,直接对着身边的朱标说道。

“太子,你来告诉这帮子有眼无珠的家伙,这地瓜的神妙。”

朱标先是看了看李善长,今日李夫子的表现着实让他有点失望。

指着地瓜慢慢的说道。

“此物名叫地瓜,乃是周王得到的海外农作物,经过周王改良,耐旱耐涝。”

“更重要的是,经过父皇和母后的亲自验证,此物亩产可达6000斤以上,而且一年最少也能两熟!”

“你们说这当不当得起神物!”

亩产6000斤?而且最起码一年两熟。

既然朱元璋都验证过了,那绝不是假的。

李善长只觉得头晕,这才刚刚朱橚给拉下马,这怎么突然朱橚就立下了这种不世功勋。

士农工商。

农虽然在士下面,可要是能让天下老百姓不再受饥饿之苦,那绝对是一件大功德。

要是朱元璋愿意为朱橚造势,恐怕朱橚能得一个农圣美名也说必定。

这绝对不行!

李善长立马说道。

“贺喜陛下,全赖陛下圣明,顺应天命,这才有老天垂爱,赐下这等稀世神物,有此神物必将安定我大明社稷。”

“臣建议由太子殿下亲自督促户部,尽快的将此神物推广开来,好解决我大明子民饥火烧肠之苦”

李善长这一句句的,一个字也没有提到朱橚,将地瓜的功劳直接归结到了朱元璋的头上,而且推广的事情交给朱标。

两个大好处都推到了皇帝和太子的头上。

要是其他的皇帝和太子,恐怕会很乐意的收下这份好礼。

可是朱元璋却说道。

“虽也是老天垂爱,此物能这般神异也离不开周王的改良,而且此物特性周王也最是了解,这推广之事自然是由他处理最合适。”

李善长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不要这个好处。

反正是自己儿子的功劳,你抢一点又怎么了,最多史书上就写是周王发现的好了。

反正那帮贱民又不看书,周王自然也得不到名声。

转头看向朱标。

殿下啊,你可不能糊涂!

这么好的名声得抓在自己手上啊。

可惜朱标淡然笑到。

“父皇所言极是,儿臣觉得此时交给周王正合适,另外李夫子说的也不错。”

“为了尽快让我大明子民不在受那饥火烧肠之苦,儿臣建议周王暂统领户部主抓推广地瓜的事情,其他五部也要全力配合。”

李善长立刻面色大变。

户部!大明那个部门最不干净,那恐怕就是户部了。

这之前苏彬私增税令的事可就出自户部。

以朱橚的本事去了岂不是要搞出大事情。

“陛下不可!哪有皇子插手六部事宜的道理,这于礼法不合!”

而一旁的胡惟庸也嗅出了不对,推广地瓜用得着主管户部?

也立马出来回道。

“陛下,韩国公说的不错,周王殿下将来是要就藩的藩王,按理说是不能出任六部官员的。”

此时淮西文物中两大领袖都站出来了,其他的人自然也不断的站出来反对道。

就在朱元璋准备用自己的凶威教训一下这些人时候。

“臣,有话要说。”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徐达慢慢的走了出来。

“这皇子确实不能担任六部官员,但周王本就不是六部官员啊!”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这地瓜虽然亩产极高,但是推广之时保不齐会有诸多问题,臣觉得这些问题恐怕也只有周王才能最快的解决。”

“比起天下百姓的饥火烧肠之苦,些许权宜之计应该不妨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