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把朱元璋拐到靖难现场
18.战神登场(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时间线:洪武十三年。

养心殿内,朱元璋的情绪刚经历了从大喜,到惋惜。

大喜是因为,他对朱高炽这个孙子,以及朱瞻基这个重孙子的表现,那是相当满意的。

惋惜的,则当然也就是因为他们虽然都很出色,却也同样的短命。

甚至都没有一人,活过了他如今这个岁数的。

想的则是,怎么自己从小饭饭吃不饱,衣衣穿不暖,能一路健康的活到现在。

自己的子孙们,有自己替他们打造的天下最佳生活条件,却反而不行了呢?

他不理解。

“应该是徐皇后在怀仁宗皇帝的时候,有什么意外导致胎儿未能正常成长。”

“以至于仁宗出生便有疾在身,待其成人成家后,更是把这种先天之际遗传给了后代。”

“所以其实不只是他们,大明在这之后的许多带皇帝,命都不长。”

“而且肥胖,似乎也时常出现。”

老朱是穷苦出身,所以在刚看到洪武十一年出生的,朱高炽这个大胖孙子之时。

他的内心其实是十分高兴的。

认为胖点好,胖点有福气。

可没想到,这竟是一种如此沉重的负担。

所以当看到画面中自己的胖孙子去世之时,他极为心疼。

而当看到自己的重孙子尤为早逝的时候,他就更是心如刀割了。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有,除非不让其继位,那么大明的后世之君,或可长寿。”

“难道让朱高煦继位,才是更好的选择吗?”

“更好的选择谈不上,但他确实要更健康些。”

“但他没有他大哥的那两把刷子,所以永乐一朝若由他来顶替他大哥的位置,只怕后果将不堪设想。”

“永乐帝还能不能立下那些功绩尚且不谈,只怕在天子和储君共同高压而无一人仁厚的情况下,会君臣离心离德。”

“其实朱高炽在永乐一朝,除了扮演大管家的角色,还是君与臣之间的一道最佳调和药。”

“而若是只让朱高炽扮演原本角色,却不让他继位。”

“那么朱高煦忽登高位,朝廷根基却是他大哥的,那么他必将再掀腥风血雨。”

“结果就是从洪武一直到他为君的时期,大明的朝廷都将...”

“再有就是,他必杀朱瞻基!”

“大明朱家之间的血脉相残,远远都不会停止。”

“还是那句话,从永乐一直到宣德的三朝鼎盛,都离不开仁宗皇帝的身影。”

“那难道...这一切都是命数?”

“咱大明,咱朱家人就注定了要子孙不寿吗?”

听着听着,一代洪武大帝竟是通红了双眼。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孙受难,他却丝毫没有办法。

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没。

“祁镇,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啊...”

“如此小便没了爹,没了爷爷。”

“咱虽然命苦,但他也差不多了。”

于是老朱便把一切的疼惜,都放到了此时画面中登基时才半人高的自己玄孙之身。

正是大明英宗皇帝,朱祁镇。

这种怜惜,甚至可以说超越了对朱标的终身。

因为更像是一种补偿,若是朱祁镇此刻在朱元璋眼前,那么无论什么,朱元璋恐怕都会允他。

“他可不可怜,真要说可怜的话,他的臣民们才真是可怜。”

可李不浪的一句话,却几乎瞬间打破了朱元璋的慈爱之情。

对于朱瞻基,朱元璋便有着虽未曾谋面,但却明知那是自己的末裔特殊感情。

对于幼年便丧父的玄孙朱祁镇,就更是如此了。

但这却是建立在不说其多么出色,但至少不是昏君孽障的基础上的。

而若其是孽障,那么老朱已大明基业和黎民百姓为重的性子,还是能让他保持为君者的立场的。

只不过,他实在不愿相信画面中那看着仿佛是世界上最好事物的玄孙,竟会是李先生口中所说的那样。

“他便是我之前所说的,那被敌俘获,并被敌绑到自家城关前,还为敌叫门的天子。”

“后世戏称他为堡宗,因为他正是在名叫土木堡的地方,把大明立即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攒下的精锐,一朝便葬送掉的!”

“他又被称作大明战神,而唯一和他争夺次头衔的人选,却正是在靖难之役中率领五十万朝廷大军,被朱棣打得落荒而逃的李景隆。”

“怎么会呢?他就是个孩子...他怎么会犯下如此大错呢?”

“李景隆,曾经也只是个孩子。”

一句话,洪武皇帝朱元璋瞬间瞠目结舌。

没错,作为本就重视亲情的他来说。

对于自己跨时代的血脉,那份感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以至于让他忘了,他自己曾经也只是个放牛娃。

想通了这一点的朱元璋,最后再看了一眼画面中,那只要能永远停在这个阶段,便对他而言永远美好的孩子。

并最后,再展露了一丝慈祥的笑意后,便毅然决然的转身!

对李不浪说道:“那么就请先生,来给咱讲讲咱大明的这位叫门天子!”

“的丰功伟绩吧!”

说话间,朱元璋的神情已些许牙咬切齿。

最后更是满怀怒意!

而这,才是洪武皇帝朱元璋!

但其实在朱祁镇决定亲征之前的那段时光里,他让人看着都还是比较顺眼的。

因为八岁就登基为帝,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让他长成了一名风度翩翩的少年。

这名少年,更是从小听着自己祖先们的辉煌事绩长大,而满怀憧憬!

毕竟若不是也想建功立业,他又怎么会跑去亲征呢?

只不过,由于幼年登基,从小便高高在上的缘故,却也养成了其骄纵自傲的性格。

这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因为他和他父亲,爷爷,太爷爷的成长环境相比,都是截然不同的。

朱棣自不必多少,洪武之子!

有如此强势的老子在,根本就不由得朱棣天真烂漫。

朱高炽,那可也是可以说在同一时代长大的!

朱瞻基,生长于靖难之中,成人于永乐盛世之朝!

也曾随军,天天被永乐大帝耳濡目染。

可到了朱祁镇,这些就都没有了。

有的只是从记事起,大明便已是如日中天!

而他,更是这如日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任何人见了他,都是纳头便拜,山呼万岁!

只让他以为,他的祖宗们皆是建功立业的帝王。

到了他这一代,延续祖宗们的威名不过是顺理成章之事。

于是,应该是从他很小起,他便萌生了要像他的父亲太爷爷那样,当个有军功皇帝的想法。

所以他要亲征!

要打瓦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