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村长:从脱贫致富到模范村寨
第002章 一万株金番薯苗!跟着华强叔再拼一次!(旧版)

寿州张显赫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系统发放的‘金番薯幼苗’和种植配套大礼盒。

刚让李华强重燃斗志。

接踵而至的创收3000万‘小目标’。

而且还只有120天!

险些没让李华强再次晕过去。

李家寨一共200户人家,共计人口610人。

闭塞的交通,蓄不住水的土壤。

哪怕背靠山林,也没有办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别说120天产值3千万了。

往年四季,全村能有50万收成,都算是个肥年!

想到要用1万株‘金番薯幼苗’。

创造3000万总产值。

李华强都有点儿头皮发麻。

番薯这东西,尨国个别地方也叫作地瓜。

李家寨之前可没少种过。

亩产虽能达到一千公斤,但几毛钱的单价实在太低。

一亩地收成几百块钱。

搭上肥料、种苗、运费等农资,和人力时间成本。

被李家寨的村民们戏称为‘冤种薯’。

只有大冤种才会栽种的番薯。

听说李华强有培育好的1万株‘金番薯’苗。

村民们有点担心又走回了老路。

“金番薯是啥新品种?华强叔是有个培育大棚,大家都没进去过。”

“番薯在咱们这儿的确不愁种不出,不过是多收少收的问题。”

“华强叔大学可是选的农业大学,之前只是运气不好,我们相信你!”

“听起来比种玉米容易!”

李华强对大家朗声说道:“待会我就带大家去大棚看金番薯苗。”

“这金番薯的口感、营养和产量、成熟周期,都比普通番薯高很多。”

“咱们寨子有大片富硒沙土地,之前没培育好幼苗,所以一直没告诉大家,生怕父老乡亲们又失望。”

作为村里唯一上过大学的人。

李华强的专业知识其实不缺。

而且之前也有差点就成功的经验。

他对‘金番薯’品种的简单介绍。

让李家寨的乡亲们重燃了希望!

与此同时。

在屋子里的村民们,开始纷纷举手!

“啥金番薯银番薯的,俺也没听说过,失败了那么多次,再试一次死不了人!”

“家里粮食还够吃,日子紧巴点无所谓!”

“大不了种完番薯去镇上当泥瓦匠!饿不死人!”

“算我李大牛一个!我愿意跟着华强叔再拼一次!”

“我也报名!”

“还有我!”

“……”

屋里屋外。

李家寨两百户人家的户主,全票举手!

他们愿意和李华强一起,再用最后的1万株金番薯苗。

为小村寨的未来再拼一次!

虽然此前经历过失败。

但李华强深知村民们不服输的那股子劲头。

也许足够的执拗,也是这个村子往日贫穷的原因……

他们不信邪。

他们头很铁。

这一次。

真的是山穷水尽的最后一次拼搏了!

“走!带大家领金番薯苗去!”

李华强率先走出了门,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小房子。

嚯!自己这村长宅子可真够破的!

这是两间用混合秸秆的土砖,搭砌起来的小土屋。

山墙用一根大木桩斜顶着。

一副摇摇欲坠的破败不堪。

之前李华强创业累计了几十万。

都回村投入李家寨种植项目中去了。

现在的李华强。

兜里比脸还干净。

大伯李厚水挥了挥手,对村民们说道:“大家跟着华强去领金番薯苗!然后再商量种在哪儿。”

他满心希望大侄子这次能成功。

也极力为他分担点工作量。

当然,眼瞅着李华强也三十好几了。

大伯李厚水有个闺女,对于李华强这血亲大侄子,自然也像儿子般看待。

他最大的希望,还是侄子能早点找个媳妇儿。

为李家生几个大胖小子!

……

不一会儿。

村民们在李华强的带领下。

来到了培育金番薯秧苗的大棚前。

大棚里的角落里,堆放着系统奖励的‘种植配套大礼包’。

其中包括高效驱虫灯和强效天然肥料。

土垄上,是一垄垄绿油油的‘金番薯’幼苗!

整整一万株!

“这些幼苗和寨子里以前种的不一样!”

“苗看着就胖乎乎的,结出来的金番薯肯定也很大!”

“这么嫩的番薯苗,掐点儿炒菜肯定下饭!”

“李二狗你可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些苗谁敢掐了去炒菜,不用华强叔动手,我李大牛第一个弄他!”

“开个玩笑,大牛哥你别生气。”

说话的李大牛剃着圆寸头,人高马大。

之前因为山体滑坡,被石头划伤了脸。

当时李华强背着浑身是血的李二牛,走了好几里地才找到医生给伤口缝了针。

脸上留了一道疤,看起来很凶巴巴。

在李大牛的心目中。

他这条命都是华强叔给的。

所以平日里抢着帮华强叔干活。

遇到出言不逊的,也第一个站出来!

现在李家寨的村民们,已经准备好了再拼一次。

寨子里最不缺的就是沙土地。

根据系统培育建议的利益最大化方案。

将1万株金番薯幼苗,栽种100亩地,能培育出最优良的金番薯果实。

李华强对乡亲们说道:

“大家先不急取幼藤苗,先把种‘金番薯’的地规划出来,整理好再起苗移植。”

村民们纷纷问道:

“和咱以前种普通番薯一个样么?”

“这些番薯藤,十来亩地差不多就能栽种完了。”

“成熟期大概多久?需要几个月?”

“华强叔说咋干!咱们就咋干!”

李华强非常干练回答道:“成熟期大概90天左右,咱们需要100亩沙土地。”

100亩?

村民们惊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