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偷穿龙袍,被朱元璋发现了
第四十三章愤怒的朱元璋,把工部给撸了(旧版)

青青青帝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知道朱标来户部查案。

海渊不在说什么。

他只希望,自己所管辖的官员,不要出太大的问题。

而朱标去户部查案的事情。

作为中书省左右丞相的胡惟庸,还有汪广洋也知道了。

他们知道。

接下来要出大事了。

而奉先殿内。

二虎也告知朱标的行程,去户部查案了。

朱元璋听完,脸色一冷,呵呵一笑。

旁边的二虎知道,接下来会有一大批人头落地。

陛下平生最讨厌贪官污吏。

如果户部烂了的话。

恐怕整个户部的人都要换完了。

此时此刻。

户部大厅内,朱标品着茶,户部尚书海渊在一旁做陪。

而郑士元则是来到户部账本房。

他此次来户部,只是要了修缮皇城的账本,至于其他的他都不要。

郑士元看着账本,看到账本内有一批陈米,还有一批新米,看到这里,郑士元知道问题才出在哪里了。

问道:“这批米,怎么回事?”

户部的粮仓管理官员说道:“这批陈米是工部营缮司的郎中翁经正大人特意调派,共一百八十袋,说是为京城各工地驮运材料的牲口食用的,这种陈米价格低廉,也只有牲口的肠胃才能经受得住。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哼哼,问题大了。”

郑士元知道这个户部郎中翁经正是把修缮皇城的粮饷都给贪污了。

接下来。

郑士元又继续查看修缮应天府各地方的工事账本。

不查不知道。

一查下郑士元一跳。

因为牵扯的官员过多,贪污的粮饷数目过大。

即便他有太子作保。

但这件事不是他能够继续查下去的了。

他又不是朝廷的风宪员(专门检举官员贪污腐败)。

如果自己举报,一家老小的安危恐怕身不由己。

郑士元想了想,还是打算跟朱标禀报一下。

“这些账本,谁都不许动,你们也不准出入。”

郑士元说完,当即出门把门给反锁起来,然后去找到朱标,在朱标耳边说了几句。

朱标听完,道:“知道了,这件事你就办到这里,接下来我会让都察院刘伯温来处理。”

海渊听到朱标让刘伯温来查案。

这一刻。

他心都凉了。

出大事了。

绝对出大事了,自己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还没做多久,就要被撸了。

户部尚书海渊道:“太子殿下,下官接下来全力配合。”

朱标点点头,而让郑士元去请刘伯温,让他们两个人合作。

朱标交代完事情,就转身回太子府了。

这件贪污案,则由郑士元以及刘伯温主办。

接下来就是他们二人的办案时间了。

随着刘伯温和郑士元的严防细查。

这件查出贪污案持续了数日。

弄得整个应天府内的官员人心惶惶。

三天后,事情终于查出完毕。

概因郎中翁经正做了手脚,把这批陈米低价买进,再以喂牲口的名义送到各工地。

实际上却是给工匠吃的,却把国库好米拿到米市偷偷贩卖掉,挣钱私肥。

而且郑士元和刘伯温也在京城各地的工地还了解到。

工部发来的芦柴和木炭,外面干燥,里面潮湿,每困都很重,但是却难以燃烧,导致伙房燃料短缺,不得不去工地收集废弃的木料。

这是员外郎胡顺华和姚能玉以低价收购潮湿笨重的芦柴和木炭。

派给各工地伙房,私自把好芦柴和木炭偷偷贩卖。

此外。

他们还了解到派迁的民夫工匠,农忙秋收时,想要回家抢收庄稼,还需要给郎中丁嗣忠送五贯钱,才能回家收秋。

刘伯温和郑士元在郎中丁嗣忠的府衙,看到陆续有人进去交钱,换取回乡证明。

明朝的徭役法规定,一顷田出丁夫一人,农闲时供,三十日后遣归,施行轮换制服徭役。

这户部郎中丁嗣忠,翁经正还有员外郎胡顺华和姚能玉简直捅到朱元璋的痛楚。

朱元璋直接给刘伯温下旨查办,彻查。

并且此事由太子朱标亲自督查,工部尚书单安仁协办。

可想而知朱元璋有多么震怒。

在他眼皮底下,这些人还敢这么搞。

接下来刘伯温和郑士元查着查着,有查到了一条大鱼。

这四人同流合污之外,还有工部左侍郎韩铎参与。

随着几日的查处。

这件案件终于告一段落。

朱标在书房看着眼前的文案。

“签字画押,经查,丁嗣忠先后卖放民夫回家收秋共二千五百余人,共得钞一万三千余贯;翁经正克扣工匠伙食费三千余贯;胡顺华监守自盗芦柴二万八千捆,得钞六千余贯;姚能玉监守自盗木炭八十万斤,得钞一万六千贯;工部左侍郎韩铎私分赃款二万三千贯。”

朱标喃喃自语道:“大明律规定,贪污八十贯既判绞刑,监守自盗四十贯既判斩刑,这些人死定了,恐怕工部要撸一大批人。”

可以说!

这是大明朝开国贪腐第一案。

朱标也发现了,这些人贪污实在是太简单了,账本漏洞太大了,这个必须要改善。

朱标取出一张纸,写下一篇文章。

将案件本,还有刚刚写好的东西,前往皇宫。

老朱还是在奉先殿办案。

朱标轻车熟路的来到了奉先殿。

将案情本递给了朱元璋。

当朱元璋看完之后,大骂:“他奶奶的,这帮杂种,不可饶恕,不杀了他们,难以泄愤。”

老朱现在很愤怒,必须要刹住官员贪污腐败之风,威慑想要顶风作案的官员,对这次案犯官员进行了残酷的处罚。

当即老朱亲自写处罚书。

主犯工部左侍郎韩铎判处磔刑,凌迟处死,夷三族。

工部营缮司郎中丁嗣忠判处磔刑,凌迟处死,夷三族。

工部营缮司郎中翁经正判处磔刑,凌迟处死,夷三族。

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胡顺华枭首剥皮实草,夷三族。

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姚能玉判处抽肠刑,夷三族。

..........

受到惩罚的不仅仅是这几人,就连工部的官员也被连坐,

工部尚书单安仁退休,赏赐良田三千亩,仍享受工部尚书原职位一半的俸禄;工部右侍郎李敏继续留任;工部其他官员均连坐免职,流放云南腾冲。

当然有罚也有赏。

郑士元因举查询案有功,朱元璋亲自召见,褒奖他为正六品监察御史.....

至于刘伯温。

纯粹是工具人,用来得罪朝廷众臣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