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四十三章 强攻(求鲜花、收藏!)(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冯定邦连续攻了三天,除了城门洞子往前掘进了一段距离,其他方便进展微乎其微。

他正打算第四天接着攻呢,可是夜里却下起了雨。雨势算不上多大,但淅淅沥沥到天亮都没有停止。

早饭以后,天空仍然灰蒙蒙的,看来今天这雨是停不了了。

冯定邦这就有点儿为难了,雨虽然不大,可现在是初春,北方的天气还有些冷,穿的衣服也稍厚。

出去撒泡野尿还行,在外面待几个时辰,哪怕有蓑衣斗笠也顶不了多久。衣服一浸透雨水,失温会很严重。

这时候没什么感冒药,发热是能要命的,一但军营里大面积士卒病倒,后果不堪设想。

冯雪桥进言道:“将军!咱干脆学之前元军攻打中牟那样得了,他们现在不是用滚油和烈火攻击我们吗?

那我们就也在雨天反击,让他们无火可用!”

冯定邦正欲要讲,军师范息澄先开口笑着说道:“你说的于战法上不错!可是实际情形有所不同啊!”

冯雪桥问道:“哪里不同?”

“之前元军攻打中牟时值夏秋,天气炎热,雨天攻城自然能坚持。

现在北风尚寒,士卒暴露雨中,肯定承受不住!”范息澄回道。

冯雪桥低头想了一下,拱手说道:“军师所言极是!末将思虑不周大意了!”

冯定邦站起来笑着补充道:“这只是一方面。上次还是你带队去救援的,难道忘记了吗?

郑州城就没援军吗?”

冯雪桥深以为然,不再请战。

冯定邦当然不会什么动作都没有,让全体士卒在军营睡大觉。

这雨也许一天就停了,万一断续下个十来天呢?空耗着可不成!

冯定邦命下面的小将分成几个班次,带着少量士卒轮番去城下骚扰,试图让元军疲于迎战在雨中厌烦。

此法甚妙,义军人数几倍于守军,每拨士兵在城下轮流一两个时辰完全可行,城上却不得全力以赴小心谨慎。

至少可以消耗他们的砖石、箭矢。

实际上雨断断续续下了三天就转晴了,义军重新开始了大举攻城。

趁着这几天下雨,冯定邦让工匠们造几架云梯出来。他告诉工匠不必求快,要尽量造得牢靠稳固。

看进度估计得个七八天才能造出来两三架。

门洞又挖了两天,士卒来禀告以后,冯定邦彻底打消了从城门攻进去的念头。

在没有炸药的年代,想凭锄头镐头摧毁这些砌好的砖石,不是说不可能,只能说太难了。

就算费尽千辛万苦凿开了这些封堵砖石,谁能保证人家里面没再建一座瓮城呢?这么多天的时间完全有可能!

他现在总算明白为啥古人发明了千奇百怪的攻城方法,而不是全押在了城门上。

城门不就是个窟窿嘛,只要想堵,有一百种方法让你进不来!

冯定邦选了一片较为开阔的地带作为主攻方向,没得选了,只能硬碰硬了!

他在两三百米的长度派了两三千义军同时疯狂爬城,下面另有两千弓弩手负责掩护。

鉴于之前扔钩爪爬城容易被上面的守军把绳子砍断,冯定邦命铁匠打制了精巧的小铁链子。

这年头是有铁链子,不过都是很粗大的家伙。冯定邦设想的是类似狗链子粗细的就可以。

并且不必太长,只要一米左右,让守军不方便砍断就行了。

一米当然也够的着,但要站起来半截身子伸出墙外去,这时候下面的弓弩手可都瞄着呢。

为啥不直接造两米,让守军伸出身子也够不着呢?

因为太重了。

铁匠速度慢点儿可以打出细点儿的链子,但这年头冶金技术不行,硬度达不到。太细的话,不用敌人砍,自己就断了。

打制的稍微粗点儿,为了减轻重量,就只能短一些。

毕竟城墙高度可是十米出头,甩个一二斤上去就很难了,五六斤没几个人能做到。

不知道用强弩行不行,冯定邦决定过几天弄几张大弩试一下。要是能用,那可就太好了。

其实这个主意即使有效,能起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守城方有的是办法让你自己主动松手,开水、滚油、炒沙子、砖石,总有一款适合你!

今天这种猛烈的攻城,看着马上就要爬到城头了,可一天下来没爬上一个。

基本就在最后一段距离被攻击掉落下去。

长梯的位置是固定的,一个长梯上面只派一两人守着就行了,另外再派人拿着快刀砍绳子。

比拼的就是你脖子伸得快还是人家刀砍得快。

幸亏冯定邦大小战经历了五六场,否则今天这场面他非抑郁不行。

看来不能光靠人命堆,还是得适当搞点儿技术才行,否则他这个穿越者的优势体现在哪儿呢?

天色尚早,冯定邦就命令鸣金收兵。众士卒总算可以放松下来,好歹今天的晚饭还有命吃。

冯定邦坚定了要造大型云梯的决心,不仅要造,还得多造,最好弄个七八架才好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