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
第四十章 架浮桥(旧版)

无支祁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部队怎么过护城河呢?冯定邦想到了架浮桥。

浮桥这玩意儿历史悠久,古代行军过大河架浮桥用的都是船,即把很多船排成一排固定好,然后在上面铺木板。

这个主要是给大部队行军和运送粮草辎重用的,准备时间相对充足,至少在架桥的时候旁边是没有敌人袭击干扰的。

在护城河上架桥就不同了,前面不远就是敌军城楼,施工时候很容易被弓弩袭击干扰。

因此,在郑州城下护城河架浮桥必须得快,先让一部分人过去形成压制优势以后再改良也不晚。

把那些渡河的筏子、小舟拿来排好算是废物利用了。可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能过去一个人就先过去一个人,那边不能停止渡河等你架浮桥。

再说了,那些家伙造的参差不齐,排在一起比狗啃得都乱,木板不好铺。

那就只能另想他法了。

冯定邦干脆征用了几艘大船,城门前护城河段略宽一些,两艘也够用了。

他命木匠对船梆进行了修整,方便木板铺得平整。

这两项及其他一些准备花费了十天的时间,二月中旬的一天上午,义军轰轰烈烈的攻城开始了。

博鲁浑派出了两千人在城外护城河边抵御义军渡河。

虽然冯定邦做了很多准备,义军士卒伤亡仍然惨重。

舟筏上即便做了防护设施,元军用长矛、钩镰枪等长杆兵器很容易破解。

义军士卒在水面舟筏重心不稳,根本没法发力,做不了强有力的大动作进行格斗。

那些木板被枪矛杆子一顶就松动或倒掉了,也就是能在靠岸之前抵挡一下弓弩的攻击。

这就算不错了,比直接单兵直接泅渡强的多。

这时候天还冷呢,穿着棉衣浸透了水不淹死都难,跟别提在水里露个头格斗。

估计攻打有护城河的城,选在夏天会好一些,这仅对于过河而言。

义军不能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兄弟在河里被屠杀啊,弓弩手配合着执盾者分布在河边射击对岸的元军。

战斗这样持续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直到午后义军才慢慢占据优势。

元军在发现无法抗衡之后,纷纷跑回城里。

这时城市的元军就开始用砖石、弓弩开始肆无忌惮的攻击,反正下面没有自己人了。

义军大部队还没有过河,先行渡河的都是轻装,根本抵御不了城上的猛烈攻击,于是他们都退守到护城河边攻击范围之外。

冯定邦见元军退守城里,吊桥也早被破坏,于是命人赶紧把船抬到护城河,并拉到城门前位置。

船用绳子固定之后,提前准备好的士兵开始陆续铺放木板,铺好之后还有专人用钉子钉牢。

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南北两座城门前的浮桥就基本全架好了。

虽说把全城都包围了,但主攻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南门。

大部队到城下之后开始花样繁多的攻城方式,有用梯子的有用飞爪的,最吸引眼球的是冲击锤。

工匠们根据冯定邦的要求,选了一根几千斤重的硬原木做了一架轮式冲击锤。

其实就是把一根大原木棒子横吊在一架大车上,推到城门前后,许多人协力推动原木撞击城门。

当这伙人撞击城门的时候,必然会引来大量火力,箭矢、砖石、滚油等等招数全部会往下面招呼。

因此他们必须得做好靠谱的防护。

最主要的防护就是这些士兵上面会做一个木厢,外围的士兵也会举着厚盾。

尽管如此,这支队伍的伤亡仍然会居高不下。没办法,这就是个玩命的活儿,没有那种防护能抵挡所有的进攻。

好在这个攻城方式不会持续太久,要么几下子就撞开了,要么撞一阵没反应就撤回来。

冯定邦看着他们撞了得有二三十分钟,城门动静不大,看样子再撞两个时辰还是这样。于是他就果断让他们撤了回来。

第一方案不行就升级第二方案。

冯定邦手臂一挥,旁边一支部队就开始行动了。

他的第二方案是火攻,城门撞不开就放火烧。

几百人抱着柴火往城门前堆,可是很多人中箭摔倒,柴火散落一地,城上几瓢滚油泼下来,再扔几个火把,城门前的通道上没一会儿便十几处起火。

这样一来,城门前堆放的柴火有限,就算点燃了也不足以把城门烧烂。

再说了,城门都是做过防火处理的。首先外表包了一层铁皮,城门顶端还有出水孔可以放水。

这可把冯定邦气坏了,两个方法都没奏效。

直至天黑,义军也只是渡过了护城河,其他方面没什么进展。

这属于正常,没有多少攻城是第一天就拿下的。一般来讲,郑州这种级别的城池储备,消耗个十天半月是绝对没问题的。

得开封城那么容易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战争氛围,城里防备极其松懈,所以才偷袭成功。

现在就只能硬干,没多少空子可钻。除非弄几门大炮来,不过这时候好像还没有大炮,就算有也搞不到啊。

天黑一个时辰之后,冯定邦下令收兵明天再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