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间不多了
第二十八章:赢氏入赵(旧版)

走一生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周新历93正月16,东汉国国君刘秀,在怀县发表誓师,历数嬴异人十大罪,起兵二十万,攻打洛阳。

嬴异人闻报,勃然大怒,命王翦率军二十万,出孟津,攻打东汉国。

刘秀留大将段颎守卫怀县,阻击王翦,亲率二十万主力,从小平津关渡河,攻占平县。

嬴异人大惊失色,急召王翦回军,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正月21,刘秀率大军,兵临洛阳城下,不等嬴异人组织抵抗,被收编的洛阳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刘秀大军进城。

嬴异人再次出逃,前往平津于王翦汇合,一同东进投奔赵国去了。

段颎率部紧随其后,占领了河南诸县后,率主力进驻虎牢关。

正月22,唐国李建成率领骑兵来到潼关城下,在他的劝说下,潼关守将屈突通献关投降,屈突通又只身前往函谷关,说服了守将裴行俭投降。

正月25,李渊下旨,拜李建成为弘农郡守,镇守函谷关,又拜李孝恭为左冯翊,镇守蒲坂津,拜李世民为上将军,镇守蓝田。

从这个布置不难看出,李渊下一步的目标,直指被楚国占领的上洛,商县,武关三地,以确保封死关中的大门,让唐国可以安心消化这次关中大战的战果。

刘秀拿下洛阳之后,立刻派人夺取洛阳八关,他也派人向裴行俭进行劝降,可惜裴行俭和李唐的相性太高,刘秀的劝降失败,函谷关落入李唐之手,刘秀只得派人加强谷城,河南两县的防御,并向李唐派出使者。

二月7,汉国的使者刘炟抵达长安。

李唐和东汉双方,一个打得男丁尽丧,一个底子薄弱,都不想打,都想好好发育。

再加上刘炟前来长安的这段时间,函谷关的李建成和镇守谷城的东汉国大将冯异交手一次,知道东汉国实力不弱,如果李唐出兵,很有可能不仅洛阳拿不下来,刚到手的关中很有可能要被楚国和晋国分了。

于是东汉国和唐国双方达成同盟,唐国将此次跟随嬴异人前往洛阳后,也又投降东汉国的将士家眷送往洛阳,东汉国承认李唐盟主的身份,并送还周帝。

双方一个得了里子,一个得了面子,各自欢喜。

。。。

中山,卢奴

新年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在卢奴县城的街道上,还可以依稀看到一些还没有散去的欢乐。

算算时间,黄正穿越过来也已经快要过去三年的时间了。

这三年,对于黄正来说,确实是充满了成长。

而对于中山郡的百姓来说,这三年的时间,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月一变。

前年年末的时候,中山郡取消了城门税,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各个城池,使得中山各县的人流量飞速攀升。

去年,中山郡在唐,望两县,建立了养猪场,在中山君的口头指导,匠人的细心探索下,成功研究出了骟猪之法,养猪场的肥猪像一天一变,养的肥肥胖胖的,而且气味也比寻常猪肉要小了很多,说来以前大家都是叫豚,猪这个称呼和字,还是中山君发明的。

在蠡吾,安县设立了染坊,在中山君的指导下,染坊成功研发除了十几种,更鲜艳,更明亮的布匹,远销河北,中原诸国。

在安熹县新建了养牛场,在中山君的指导,以及大量赏金的号召下,成功研究出了给草原牛穿环的技术,从草原购进大量的草原牛,进行穿环,并以低价销往民间,大大提高了百姓的耕作效率。

在汉昌县新建了养羊场,这里中山君倒是没来指导,因为他目前也没有想到什么关于这些草原羊的新产品,只是凭着巨大的数量,将这些羊进行牧养,再定量宰杀,获取羊肉,销往附近的几个县城。

在无极,新市...

如此多的产业增长,带着一同增长的就是百姓的就业。

尤其是在大量的耕牛涌入民间之后,中山郡就这么大的地盘,就这么多的耕地,又不像南皮所在的渤海郡,邯郸所在的邯郸郡,地多得耕不完。

中山郡的耕地自然是有上限的,这些多余出来的人口,自然就被新增出来的产业给吸纳了,别看黄正只是增加了少少的几个产业,实际上因为这些产业出现的上下游行业,却是非常多的,这些多出来的产业,每一个都需要人。

也就在去年五月,中山郡出台了新的政令,要求各个工坊,在用人时,必须使用中山郡本地的百姓,以此来保证中山郡本地百姓的就业问题。

另外,在农闲时期,黄正还要求各县县令,出钱雇佣当地的百姓们,让他们可以通过修桥,铺路,疏通河道等工作,来获取报酬,以提高百姓的收入。

中山百姓的收入高了,生活的需求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以前口袋空落落的,儿子喊吃糖,没钱,看着,衣服破得不能穿了,没钱,哥几个轮流穿...

现在兜里充实了,不管是为了买糖,买布,还是其他什么样的需求,都可以花钱到各个铺子里去买,嫌铺子太贵?那好办啊,到处都是从各地来的商人,找找看有没有卖得便宜的商人。

这些中小商人的到来,自然也就有提高了钱币的流通,钱流通起来了,大家得到的东西也就增加了,日子就好过了,需求也就增加了,需要购买的东西也就多了,赚到的钱自然也就继续流通起来了。

而且现在取消了城门税,百姓们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如非必要,绝不进城,而进一次城的,回去都能吹一年,现在闲着没事了,就进城走走,看到谁又在吹牛皮,上去怼两句。

中山取消了城门税,周围各国的商人,只要不是路远得离谱的,都愿意到中山来做生意,因为到其他地方做生意,不管成没成,先就去了一笔,而在中山,只有成功交易的,才需要交钱。

来的商人多了,交易的成功性也多了,那些大商人也开始往中山跑,相比于中小商人,这些大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的收入,还有许多不仅百姓需要,中山郡府也需要的东西,大大提高了中山各仓库的物资储备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