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听的故事
第一章 遇见你之前我有点不快乐(旧版)

烟霞万里

女生 |  幻想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九月一日,这个日子沾满了无数学子的血泪。

汪清记得,小学的时候,每到这一天,自己就得早早起床,背一个空书包到学校去,然后背回来一书包崭新的课本。然后晚上和表姐们一起用旧的挂历纸包书皮,再用马克笔小心翼翼地写下科目,班级和姓名。后来渐渐长大,变化也大抵只有用塑料皮取代了挂历纸,后来渐渐不包书皮罢了。

但是,2017年9月1日,和汪清过往所有的9月1日都不一样,它开启了汪清的大学生活。虽然如此,汪清的心情却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重,她不是很愿意来到这所大学的。西北的人民都知道西华理工大学是一所名校,但这个名不是“名满天下”的“名”,而是“名校底线”的“名”。背后的含义就是当西北人听到其他地方的学校如何如何,都会问一句“和西华理工大学比起来怎么样?”,如果听到肯定答案的话,他们就会暗暗称赞,真是一所好学校哇。毕竟除了清北,其他学校的地位都得在比较中才能下一个保守的结论。而西华理工大学就是西北人心中的那个常驻的标尺。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汪清有点犯不着了,怎么说也是数得着的985,何必闷闷不乐?可是,从这所学校的名字大家伙也都能看出,本校以理工见长,而汪清是一个文科生。更加重汪清郁闷的是,汪清原本的实力是不必考虑一所理工大学的文科专业的,而且是一所理工大学的冷门文科专业的。但是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她最终还是来到了这里。从公布录取结果到打包上学这漫长的两个月,她只能安慰自己接受命运的安排,毕竟客观世界是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嘛。

不过心情低落归低落,汪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她为摆脱了疯狂刷题的高三而由衷地快乐,对充满可能性的新生活怀有期待。过去的她,一直活在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模板里,没有那些充满悸动的校园爱情故事,没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她甚至连一部自己的手机都没有,除了看书和追剧之外,没有别的打发时间的方法。因此,上了大学确乎对她而言是一个生活的新阶段。她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机,安装了微信和QQ等APP,终于体验到了成为低头一族的快乐。不过,她也有意多多扩展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她之间通过各类青春校园剧发现高中和大学的很大不同就是大学拥有各种各样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她在心里暗暗想,这就是我打破自己身上存在已久的“只会做题的书呆子”标签的好机会啊。又在学长学姐那里打听到,大学的社团也不是想进就进的,就跟招聘是一样的,人气高的,发展好的社团,往往又一大堆人想要进去,但是名额是有限的,因此这个时候选择权就在社团手里。而那些小众的,发展不好的社团,往往面临青黄不接的风险,毕竟一个连宣传单也引不出来的社团,怎么招人呢?当时的汪清只是草草听过,后来她终会深刻理解这其实就是一星社团和五星社团的区别。那时候她已经是一个大学里的老油条了。

但是,在2017年9月1日的那天,她还只是一个初进入大学的“小朋友”。这个称呼来自大二的学长姐,刚刚摆脱了这个称呼的一群人。为了提高自己被社团录取的概率,她采取了两种策略:第一是广撒网,在刚刚结束的军训期间,她足足填写了十几个社团的报名表;第二是搭配多,在报了一些热门的社团的同时,她也报了经一些学长姐的介绍进入一些小众的社团,她甚至现在就已经进群了。这类社团通常比较佛,没有面试,只要你来我就要,活动少也不要求参与次数,于是她就心安理得“水”着。

不过,她现在可得自己打起精神,她现在要面试的可是一个有历史渊源和完整架构的社团-星辉书社。面试的地点就是离她宿舍楼最近的一个学生运营的咖啡馆里。汪清比约定时间早了五分钟来到这里,她不愿意留下不守时的第一印象。她和“面试官”——也就是该社团某部的部长,只比她高一届的学长——提前在微信上有了初步的交流,她感觉到应该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时间静静流逝,不知不觉间已经比约定时间迟了5分钟,她对面那个位置还是空无一人。汪清抬起头来看了一圈,咖啡厅里没有环顾四周,像在找人的人。她又不好意思催别人,就把自己在咖啡厅的桌子号码又发了一遍过去,权当一个小小提醒。就在她百无聊赖刷了五分钟手机之后,她终于听到背后有一个声音“是汪清同学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