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管大明:猫把改良作物带回来了
第三章:大明的国库与岁入(旧版)

就想吃饭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二天。

早朝。

虽然朱高炽觉得,早朝这个东西,真的是流于形势,所以半开半不开的差不多就行了。

毕竟但凡是开早朝,那是真的折腾。

凌晨三点就要在大门外等候啊,那可是寅时.....

然后到了卯时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五点才陆陆续续的进入宫殿,进行议政。

中途还有人专门记录各位官员的仪容仪表。

稍微出点差错都得被记上一笔。

那是真的别提多累了。

其实朱瞻基也不想的,但是觉得,自己好歹是第一天代理大明。

所以,总归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个消息。

于是吩咐了外面的小太监。

让他,通知到位。

小太监们当然没有任何敢于轻视怠慢的心思。

于是急匆匆的将这个消息通知给了所有人。

文武百官,可以说有一半人是朱高炽亲手提拔的,而另外一半对于朱高炽,也是心悦诚服。

这是朱高炽的个人魅力所导致的事情。

因为他,真的很仁善。

于是文武百官们陆续上朝。

文武两边排开。

虽然永乐大帝并不在龙椅之上。

但朝臣们依旧是一跪三叩首,方才行礼完毕。

这时候鸿胪寺官员出班开口。

今天运气不错,或许大家都是想一切从简,所以今天并没有任何人请辞亦或者是远离。

因此很快便过去。

接下来,自然就是奏报各部门的事务。

在内阁的授意之下。

各个部门的发言人以一种井然有序的顺序出列。

所说的,并非是朝中大事。

反而是再一次给朱瞻基介绍了一下他们各自的职能。

介绍完毕之后。

鸿胪寺官员方才再开口道。

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随后文武百官,方才再一次的退出去。

朱瞻基不太好评价这样的感受,或许是因为他们早就收到了消息。

因此并没有出现所有人都看着朱瞻基的情况。

相反,几乎大部分人,都没有将眼光看向朱瞻基。

最多只是瞟他一眼。

三杨对于这件事情的做法很是满意。

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出太大的岔子。

退朝之后吃了饭。

才是重点的时候。

三杨心中是真的没有底。

慌张的不仅仅只是朱瞻基,还有这些大臣们。

因为没人知道,朱瞻基代理朝政,具体会出现什么情况。

“今日早晨一观,太孙,倒也镇定自若。”

“如此之重的担子压在一个少年人的身上,难啊。”

“不知太子何日才能康复啊。”

“若是一切不改,便如之前照旧,倒也相安无事。只是不免要劳烦诸公些许。”

“怕的就是这个呀。”

三杨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口。

现在整个国家也是如履薄冰,说是拆东墙补西墙都不过分。

若是再出现一些其他的幺蛾子,这个摊子肯定没问题。

但要是闹出了事端,就真的不太好了。

三人都是齐齐的叹了口气。

随后整理了一下仪容,便走了进去。

朱瞻基在里面早已经是等候多时。

外面的太监早早的就先走了进来。

“太孙,三位杨大人,都已经到了。”

朱瞻基这时候方才被惊醒。

“都到了吗?快请他们进来!”

朱瞻基随后坐好。

他知道,现在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学,要做。

三杨随之进入了其中。

看着正襟危坐的朱瞻基,心中都是暗自的点了点头。

至少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三位,坦白说,我也是第一次,的确不知道要做什么,不如,让三位先起个头吧?”

“既然太孙如此开口,那我等也就先说了。”

三杨先是将明朝当下大体的情况叙述了一下。

朱瞻基听得还是很清楚的。

其实大明的财政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收取的是实物税,但明朝的赋税几乎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了。

三十税一,这个惊人的比例,也是朱瞻基方才知道。

但即便是如此,明朝一年的银两收入也有接近于八百万两白银。

因为明朝大头还是实物税。

因此多的是其他的粮食,例如米两千万石,麦子也有接近六百万石。

其余丝绵之类的林林总总。

最后杨士奇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折价约为两千多万两白银。

如今的米价乃是一两银子两石米。

所以财政收入还是不错的。

但相比于收入。

支出就太多了......

边军尚且还好,毕竟还有屯田这个说法,但是北方打仗,这边还要修长陵。

各地也需要兴修水利做其余的事情。

以至于朱瞻基了解的很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

大明朝现在......入不敷出。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