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有一只旅行青蛙
第四章:对赌(旧版)

讨生活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承乾一点不在意的对孔颖达说道:“看来孔夫子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名名师。既然如此,那就让本宫来考考孔夫子。”

“如果孔老夫子给出的答案,让在座的人都满意的话。本太子必然向孔老夫子赔礼道歉。如果孔夫子答不上来,不知孔夫子又准备如何呢?”

“老夫饱读诗书,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难道还怕太子殿下考老夫不成?”

“如果太子殿下能难得住老夫,老夫就收回刚才说的话。”孔颖达看了看李承乾后说道。

李承乾刚到国子监就让李泰丢脸,让这些国公公子们只不过觉得好笑而已。如今公然与孔颖达作对,那对于这些国公公子们来讲可就不一样了。

……

而此时坐在隔壁的李世民君臣几人,自然也将国子监中的一切看得真真切切。

秦琼叹息的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看来这孔颖达摆明着在找太子殿下的麻烦啊。”

“也不怪孔颖达会找太子殿下的麻烦,毕竟太子殿下在他教学的时候发笑,这是在挑衅他,对于他这种读圣贤书的人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李靖开口说道。

“各位爱卿,可否愿意和朕一起出去看看。”李世民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皇上说的对,咱们得去给李承乾那小子撑腰。免得被那个孔老头子欺负了。”程咬金说完之后便猴急的站起身来。

……

而此时国子监中,李承乾正在挥毫泼墨。很快一份字条,便出现在了李承乾的手中。

而这时程咬金和李世民等人,也走进了国子监。众人看到李世民来了,急忙起身向李世民弯腰行礼。

孔颖达行过礼后开口说道:“不知皇上今日为何会来国子监,难不成有什么事情要交代臣?”

“平身吧,朕今天带着各位过来只是看热闹的。只带眼睛不带嘴,所以你们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吧。”李世民开口对孔颖达说道。

与此同时,李承乾已经将那张字条交给了孔颖达。并且开口对孔颖达说道:“孔夫子可否当众将这张字条,读于学生们听?”

孔颖达接过字条之后,看了看字条上的内容,便开口读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独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

孔颖达读完之后,一脸傲气的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用这张字条来考老夫,难道是觉得老夫不识字不成?”

“孔老夫子乃孔圣人的后人,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又岂会不识字。所以本宫并不是考孔夫子认字,而是想让孔老夫子解释一下这字条上的内容。”李承乾前笑着说道。

“这是民间的一纸契约,契约的内容要求伙食,以及不得缺少工钱。难道这粗浅的意思,太子殿下也不能理解不成?”孔颖达藐视着李承乾说道。

“本宫倒觉得这张字条的意思,和孔老夫子说的不太一样。”李承乾说完之后,刷刷点点的在这份字条上加上了标点符号。

然后再次递给了孔颖达,让孔颖达当众重新读过。并且交代,按照自己点上的标点进行断句。

孔颖达一脸不屑的再次接过字条,再次开口读道:“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独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一文钱。”

孔颖达读完之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原本那一脸不屑的表情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不解。

而这时李承乾却笑着问道:“孔夫子,这前后两次读出来的意思,恐怕有着天壤之别吧?”

孔颖达对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也差不多。今日竟然在李承乾的面前翻了船,这个脸可真的丢大了。

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颤抖着看着自己手中的那张契约。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写出这样的契约来。

于是强词夺理的说道:“此乃小道而已,天底下正统乃是圣贤之书。太子殿下学好四书五经才是正道。这些旁门左道,太子最好还是少接触一些。”

“那不知孔夫子觉得,应该将四书五经学到什么程度。才有资格从孔老夫子的门下毕业呢?”李承乾开口问道。

“做到全篇融会贯通,不说倒背如流也要有问有所答。”孔颖达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孔夫子来问,本宫现场回答。如果本宫有一处答不上来。那么本宫今日就向孔老夫子磕头认错。”

“但如果要是本宫侥幸赢了孔老夫子,那不知孔老夫子又当如何呢?”李承乾咄咄相逼的问道。

“那不知太子殿下想让老夫如何呢?”孔颖达看着李承乾问道。

“孔夫子乃圣人之后,本宫自然不能干出有辱圣人之事。如果本宫能够对答出来,请孔夫子将家中书籍尽数捐出。”李承乾开口对孔颖达说道。

听到李承乾让自己捐出家中所有书籍,心中不免有了一丝犹豫。那可是孔家几千年来的财富,又如何能够拿来当赌注呢?

就在孔颖达犹豫不决的时候,长孙冲轻轻的拉拉李承乾的衣襟。并且小声的在李承乾的耳边嘀咕了几句。

然后就听李承乾压低了声音说道:“你就放心吧,他绝对不敢用家中的书籍来当赌注。”

说完之后,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这不由得让孔颖达觉得,李承乾就是在曲张声势。

于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好,今日老夫就与太子殿下赌上这一局。”

“孔夫子,不是本宫不相信你的为人。咱们还是白纸黑字立下字据为好,刚好父皇和各位国公也在。就让他们顺便做个见证人如何?”李承乾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又对孔颖达说道。

这让孔颖达更加觉得,李承乾是在虚张声势。于是毫不犹豫的便和李承乾立下了字据。并且由李世民等人为其作保。

立好了字据之后,李承乾开口对孔颖达说道:“一本论语二十篇,一万个人读出来会有一万种理解。也许有的地方本宫理解的未必准确,还请孔老夫子加以指点。”

李承乾说完之后便微闭双目,等待着孔颖达出题。前世九年义务李承乾可不是瞎混的,想想当年,为了背书,那可是煞费苦心啊。

孔颖达开口对李承乾问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知这一句当做何解?”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志存高远,乐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简朴,又有何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李承乾面不改色的说道。

“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又当何解?”孔颖达继续问道。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李承乾继续答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携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反之,择友不善终究会累及自身。”

……

就这样孔颖达和李承乾一问一答,转眼间就问了几十道题。而每一道题李承乾都能对答如流。而且没有丝毫的犹豫。

这一下不仅孔颖达感到震惊,就连李世民都有一点大跌眼睛。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竟然还有这份能力。

而这时孔颖达已经不再继续询问,而是叹息了一声后说道:“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太子殿下学识八斗,老夫自然不能及也。”

“既然孔老夫子觉得自己输了,那不知什么时候将你家中的藏书给本宫送来。本宫还想在这国子监中建立一座图书馆呢。”李承乾开口对孔颖达问道。

“老夫乃堂堂正人君子,既然与太子殿下对赌,自然不能失言。老夫马上便会安排,将家中书籍送给太子殿下。”孔颖达话虽然说得漂亮,但脸色已经十分的难看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