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签到,十大宗师守国门
第四十三章:修建新城!张居正的野望!(第五更!求鲜花收藏评论!)(旧版)

原味妖火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万字更新了,要是再求不到数据作者就自闭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求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在此之前,沈云就算做梦也不会想到。

都快走上灭亡边缘的大明朝廷,居然还会有这么多的银两储备。

崇祯帝是打算拿着这些钱过年?

在心底默默的吐槽了两句,他很快就回过了神来,“其中有多少是从东林党众抄家来的?”

王家祯苦笑,“启禀太子陛下,可不只是东林党众,光是在吴三桂家里就查抄了大量的银粮。”

“甚至还有不少制式兵器,看来那家伙造反降清是早就想好的,杀他全家一点都不亏!”

说起这件事。

王家祯看向沈云的眼神里,不知不觉的就充满了崇拜。

当初包括崇祯帝在内。

可都是期盼着这位平西伯能够力挽狂澜,至少在军事上率领大明光复中兴。

但就是这么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家伙,实则在暗地里早就跟清廷眉来眼去。

他甚至不敢想象,真要把山海关交到吴三桂手上,下场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可怕结局?

“现在最要紧的正事还是处理流民的问题。”

“今天我派人去统计过了,光是在京师方圆百里这一带,就有超过十万流民聚集。”

张居正摆了摆手,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对话。

语气有些凝重的说道,“稳固京师,辐射周边,光复全境,是我跟刘伯温大人商议的最佳结果。”

“但现在这些流民就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一旦朝廷的供给粮跟不上,他们将会是大麻烦。”

如今天下混战四起,民不聊生。

可如此数量庞大的流民汇聚京城,也着实是让沈云吃了一大惊。

这其中,搞不好还有多少像孙可望那样的探子混在里面。

想要趁机而动!

“您跟刘大人对这件事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想了想,最终还是想要听听张居正的意见。

毕竟这位号称大明首辅的上柱国,有着肃然朝野之能。

不过沈云的话音落下。

王家祯的脸色立即变得古怪了起来。

只见张居正瞥了他一眼,冷哼了一声道,“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

“我对刘大人的建议是,在短时间内肃清城内外的一切流民,有能力者编入军中效力,无能力者遣返原籍。”

沈云闻言在心底暗道一声卧(大)槽!

天下最狠是读书人。

这句话在张居正的身上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不是我不想爱民如子,实则以大明现在的财力,根本无法养活如此数量的流民。”

“慈不掌兵,善不为官,我愿担此恶名。”

跟本没理会沈云的反应。

张居正直接鞠躬到底,斩钉截铁的说道。

对此。

沈云急忙干咳了两声,“上柱国,我觉得这件事还是有待商榷。”

“或者说我有一个更好安置流民的法子。”

生怕这家伙再冒出个抵死请命的做法。

他不敢有任何隐瞒,直接将刚刚誊写完成的两本书递给了张居正。

“《现代建筑的基本方法》?”

“《精品钢材的锻炼法》?”

看着书封上古怪的字迹。

后者微微一愣,随即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太子殿下是想要以工代赈?”

只在霎那间就明白了沈云的意思。

可他随即又紧皱起了眉头。

显然这其中还有很多关键节点没有打通。

“不知上柱国可曾注意到,我们的制造局如今已经研发出了水泥和红砖。”

“这些材料本就不是什么珍贵和稀奇的玩意,在京城西郊的山上就有很多。”

沈云点点头,详细的解释道,“加上大雪龙骑和闯字营的十几万人,每天的消耗都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我打算在西郊修建一座卫城,至少能容纳三十万人的卫城。”

其实这个想法在他的心里已然盘桓了很多天。

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准确的数据做支撑。

才被暂时搁浅了下来。

“红砖水泥……容纳三十万人的卫城……”

“以工代赈……”

张居正眼前一亮。

沈云的话打破了他最后的一丝顾虑。

沉默片刻后一边点头一边道,“太子这个建议极好,但建城还需要规划图纸。”

“我现在就去找刘伯温大人商议,天亮之前或许能得出一个好的结果。”

灵体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不用吃喝拉撒。

甚至就连休息都不用。

张居正说完转头便走,可还没走出几步,就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沈云,“这个姓王的小家伙,可以一同前来。”

“如果不怕累死的话……”

这话让王家祯一愣。

显然没反应过来张居正话里的意思。

沈云笑着拿起支毛笔就砸了过去,“上柱国大人这是想要提携你,还傻愣着干什么?”

“真怕把你给累死了?”

王家祯如梦方醒。

赶紧屁颠颠一路小跑了过去,“不怕不怕!能跟着上柱国大人,累死算个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