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皇孙在境外建了帝国
第17章 你朱允炆不顾百姓的死活?(旧版)

大明阿九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况且,你只顾着大明能否多收点税钱,就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吗?”

朱殷又补充了一句。

朱允炆顿时不乐意了,皱眉道:“大哥你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就不在乎百姓的死活了!

那个老汉家种的桃子,品相差。

让他按照十斤抵一斤的量来交税,这不是很正常吗?”

“我大明官府收到百姓上交的税物,还要拿去变成银两。

十斤品相差的果子,抵一斤品相好的果子,这已经对百姓很好了吧?

毕竟十斤那种品相的桃子,也未必能够卖到一斤正常桃子的价。

自然就不能按照正常的桃子来算数。”

“哎……”

朱元璋的失望,已经明显的挂在脸上了。

朱殷冷哼一声:“官府想把征税得来的果物、粮食,变成银两,一般要么卖给商户换钱。

要么就是雇佣劳工采矿、铸银,再把粮食当工钱付给劳工。

官府把粮食、果物,用来支付劳工工钱的时候,可不会管品相、个头大小的问题,只要重量给够了就行。

卖给商户变成现银的时候,也不会管品相、个头大小的问题。

只会按照统一价格,售卖给商户折成现银。”

“大明的律法中也没有规定过,品相不好的果物、粮食,不能正常抵税钱,只会管上交的重量是否足够。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多差的果物,只要没烂,都能正常抵税。

从来不存在品相差就需要用几斤来抵一斤的规定。

但是那个粮长却私自规定品相差的桃子,必须按照十斤抵一斤来算。

那个粮长收来的十斤桃子,拿出一斤放到税库。

剩下的九斤,卖给商户得来的钱,你以为他会交到税库?

你说他这不是在盘剥百姓?”

朱允炆顿时面色一变:“但那个粮长,他明明是处处都在替农户着想啊。”

朱殷摇了摇头:“你太天真了,那个粮长帮年纪大的农户搬运粮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他那么做,就是让那些来交税的百姓以为,他是个一心为民的良吏。

他先给自己树立一个很好的形象。

然后再针对许阿公那种农户进行盘剥,人家就会觉得他的做法有道理。”

“先认可了他的人品,就不会怀疑他是那种盘剥百姓的恶吏。

有了他的良好形象做基础,那他跟许阿公说,是他承担被罚的风险在帮助许阿公减轻负担,许阿公就容易相信他的话。

许阿公就不仅不会觉得对方故意刁难,反而会觉得自己还承受了粮长的恩惠。

五斤抵一斤,本来就是那个粮长算计好的,他本来就是打算按照五抵一来收税的。

故意一开口先报出十斤抵一斤,就是为了让许阿公能够接受五抵一的要求而已。”

“这……”

朱允炆顿时震惊了。

徐妙锦也是不可思议地看着朱殷。

户部尚书郁新和中书舍人蹇义,也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没想到朱殷竟然能够看得那么透彻。

他们能够看出来粮长在压榨百姓,都是多年为官才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朱殷可跟他们不一样,不仅不是久经庙堂,还是一名年纪轻轻的医师。

朱元璋倒是神情平静,以他对朱殷的了解,并不会因此感到奇怪。

朱殷又继续说道:“现在的贪官污吏,可不像以前了。

我大明洪武皇帝吏治严明,时常整顿官府风气。

谁要敢跟恶霸一样欺压百姓,九条命都不够砍。

所以他们只会用这种婉转的手段,欺骗压榨百姓。”

“大哥,会不会是我们小人之心了?刚才那个事情,可能只是巧合,被我们误会了呢?

毕竟这可是在应天府管辖的范围啊。

天子脚下,他怎么敢压榨百姓?”

朱允炆不愿意相信自己堂堂大明储君,竟然连一个小小的粮长都看不透。

一个小小的粮长,有本事蒙蔽自己堂堂大明储君?

自己怎么可能那么愚钝?

当然,朱允炆更多的是不想让朱元璋失望。

尤其是朱殷表现得越好,他就越希望一切都是假的,不想被自己亲爷爷的干孙子给比下去了。

“你没听过一句话吗?看上去越危险的地方,就越安全。”

朱殷笑着说道:“你知道这是在天子脚下,他们这些粮长,自然也知道这是在天子脚下。

朝廷的那些大臣,也会觉得在天子脚下,不可能发生这种压榨百姓的事。

所以就疏于监管,给了那些小官小吏压榨百姓的空间。”

朱允炆摇了摇头:“你不在朝堂当差,不懂皇上的威严,不明白什么是皇上的威严深入人心。”

“那就接着看下去。”

朱殷已经深入了解过基层,这种情况见过太多了。

当然,出现这种事,也跟洪武皇帝的身体状况有关。

前年洪武皇帝大病一场,而后不时传出洪武皇帝身体不行了的消息。

皇帝年迈多病,一些官吏自然就没那么畏惧了。

朱元璋确实得过一场大病。

如果不是朱殷一直给他调理身体,他现在连出个皇城都很麻烦。

更别说跑个几十里路到溧水县的农村来了。

对于那些关于他身体不行了的流言,他自然也听到过一些。

但他没有去管,趁机腾出一个皇权过渡的阶段。

也好看看,会不会有人在皇权过渡到朱允炆手上的阶段搞事情。

这时。

粮长看到一名穿着灰色布衣的老妇,和一名青年男子,挑着两担稻谷走来。

在确认那两人是母子后,粮长立马走上前,接过老妇的扁担:“大娘,辛苦了辛苦了。”

“不苦不苦,谢谢大人。”

灰衣老妇赶忙道谢。

粮长又看向灰衣老妇的儿子,板着脸说道:“我说小兄弟,你娘这么大年纪了,你怎么还让她挑那么多稻谷?

洪武皇帝陛下推崇以孝治天下。

身为家里的顶梁柱,你可要学会好好孝顺父母,别让你娘那么辛苦!”

“大人说的是。”

那名青年男子连忙赔笑。

粮长又看向周围,笑道:“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应该要多帮父母长辈分担重务。

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啊,我们不能在父母老了,还让他们那么劳苦啊。

你们说是不是?”

“大人说的对!”

“大人,您说的真好!”

“大人,您真是个好官啊。”

旁边一些百姓,也立即出声称赞。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已经把粮长,当成真正的良吏、孝子了。

粮长连忙摆手:“我哪里算得上好官啊,主要是皇帝陛下管教的好。

洪武皇帝陛下时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身为人子,尽好孝道,日子才能越过越顺。”

“我可听说,咱们大明的储君,太孙殿下,他可是一个大孝子。

咱们为人子的,可要多向太孙殿下学学!”

粮长神色十分诚恳,仿佛说的跟真心话一样。

朱允炆一听到这话,身躯挺得笔直,笑道:“我就说了吧,刚才是我们小人之心了,多想了。

他说的那些话,每一句都真挚诚恳,根本不像是作假的。

一名时刻把孝道挂在嘴边的人,看着就是一个孝善之人。

他还为人谦逊,不贪功劳,不揽功,把百姓的感激转移给朝廷。

时刻都在给朝廷笼络民心,时刻都在宣扬皇家的美德。”

朱殷摇了摇头:“看下去你就明白了,别这么沉不住气。”

朱允炆顿时炸毛了:“我怎么沉不住气了?事情已经很明朗了,看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他真是被气到了,自己堂堂大明储君,竟然被将来的臣子这么教训!

区区一名心胸狭隘的医师,自己眼界不够开阔,竟然还不服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