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我,高俅,大宋第一奸臣
第五十章一波三折,拿下华州知府(旧版)

杀心骤起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高俅蔡京互相坑了对方一把,但是谁也没捞到好处。

一旁的童贯心中一动,高俅和蔡京都出手了,他自然也不能光看着不出手。

不然也对不起他三巨头的地位啊。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宋徽宗诧异的看了一眼童贯、蔡京、高俅三人。

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怎么高俅、蔡京、童贯都有事启奏。

“童爱卿有何事启奏啊?”

“启禀陛下,华州知府贺志远不幸被少华山贼寇刺杀身亡。”

“华州是连通边关和开封府的必经之路,所以急需派一位精明能干的太守前去赴任。”

“臣愿意举荐辛兴宗担任贺州知府一职。”

辛兴宗是童贯的部将,深得童贯的信任。

不过辛兴宗是个武将。

所以童贯的话音一落,蔡京立刻摇了摇头说道:“不可,辛兴宗只是一介武夫,大宋从来没有武夫担任知府的先例。”

一旁的高俅没有趁机反对童贯,反而是闭上了嘴巴,给蔡京和童贯一个表演的舞台。

他们两个斗的越狠,才对高俅越有利。

宋徽宗也皱了皱眉头,如果童贯举荐的是一个文官,那他也就准了。

可是童贯偏偏提出来一个武将,这武将怎么能担任知府呢。

所以宋徽宗摇了摇头说道:“蔡太师说的有道理,大宋从来没有武夫担任一州知府的先例,华州知府的人选再做商议吧。”

童贯脸色一阵青一阵红。

他倒不是不知道辛兴宗是个武将,只是朝中文官大都是出自蔡京门下。

其余不是蔡京门下的文官也瞧不起童贯这个大太监。

虽然童贯留了胡子,但是他说到底也还是个太监。

童贯和高俅、蔡京相比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他控制着兵权,手中拥有二十多万的精锐大军。

而童贯的弱点也十分明显,手下压根没有几个文官。

偶尔有几个阿谀奉承投靠过来的文官,也都是碌碌无能之辈的小官。

蔡京相对于高俅和童贯的优势就是他掌控着朝中的绝大部分文官。

甚至大宋的许多州县的知府、知县也都是蔡京的门生故吏。

比较明显的就是大名府的留守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

江州知府蔡得章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

何南府王留守是蔡京的故吏。

华州的贺知府是蔡京的门生。

从这些人中就可以看出蔡京的势力有多庞大。

蔡京的薄弱点是手中没有直接掌控的大军。

相对于童贯的二十万边关大军,高俅名义上的八十万禁军,各地州府直接掌控的军队还是比较少的。

而高俅和蔡京、童贯两人相比,表面上看起来高俅全面落入了下风。

但是实际上高俅已经以一个后来者之势来势汹汹的追赶了上来。

比军权,高俅手下猛将如云,禁军也逐渐恢复了战斗力。

朝廷上有苏轼、苏辙、司马光等名士为党羽。

可以说是羽翼已经丰满。

“启禀陛下。”高俅抓住机会,立刻走出来开口说道:“臣举荐苏辙担任华州知府一职。”

“苏辙自担任礼部侍郎一职后一直兢兢业业,个人能力也得到礼部的一致认可,绝对有能力治理好华州。”

蔡京一脸不满的说道:“苏辙之兄苏轼贪污受贿一案还没有调查清楚,这个时候怎么能任命苏辙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呢?”

“陛下,臣举荐犬子蔡绦。”

高俅斜了一眼蔡京,没想到蔡京的脸皮这么厚。

蔡攸被自己给算计没法担任华州知府的位置。

他竟然转眼间又把另一个儿子蔡绦推了出来。

“太师此言差矣。”

高俅立刻开口反驳道:“苏轼贪污受贿还没有查明,怎么就可以牵连苏辙呢。”

“如果有人上书太师贪污受贿,那蔡攸是不是也不可以升职啊?”

“你这是诡……。”

“高爱卿言之有理。”

蔡京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宋徽宗给直接打断了。

宋徽宗看向苏辙,他不喜欢苏轼,但是他对苏辙还是很满意的。

苏辙相对于苏轼更会做人,在朝中的名声也更好。

更何况蔡京的儿子蔡攸今天都已经升职了,就没有必要再提拔蔡绦了。

不然让蔡绦也当上华州知府,那以后蔡京的九个儿子岂不是各个都要弄个知府来当当?

所以宋徽宗同意了高俅的引荐:“就依高太尉之言,封苏辙为华州知府,即日上任。”

苏辙脸色一喜,连忙走出来喊道:“臣苏辙谢主隆恩。”

宋徽宗挥了挥手说道:“朕累了,退朝吧。”

“退朝!!!”

大太监梁师成立刻高喊退朝,不给蔡京任何启奏的机会。

蔡京脸色一黑,只能扭头恨恨的瞪了一眼高俅。

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在高俅的手中吃了亏。

简直是奇耻大辱。

高俅看着蔡京和童贯等人离开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虽然今天计划出现了变故,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总归来说还是好的。

苏轼和苏辙谁担任华州知府的位置高俅都不亏,反正他们两个都是自己的人。

苏辙走过来朝着高俅行了一礼,拱手说道:“多谢太尉。”

“行了。”高俅摆了摆手说道:“你我都是自己人,不用说这些客气话了。”

“只是可惜被蔡京反击,丢掉了礼部尚书的位置。”

“没关系。”苏轼笑着说道:“王安石是我的好友,我了解他,他是绝对不会投靠蔡京的。”

“如果王安石想要投靠蔡京,他早就可以投靠了,也不用等到今天了。”

“太尉今天帮他坐上了礼部侍郎的职位,正好可以顺势招揽他。”

“说不定看在我的面子上,王安石有可能会接受太尉的招揽。”

高俅斜了一眼苏轼,他发现苏轼现在越来越能吹牛逼了。

他怎么不信王安石会看苏轼的面子接受自己的招揽呢。

苏轼有这么大的面子吗?

夜晚,高俅宴请王安石,并招揽王安石,王安石看在苏轼的面子上欣然应允。

高俅⊙﹏⊙

……

……

资治通鉴:太师蔡京儿子、女婿多有担任各州知府要职,时华州知府空缺,蔡京举荐四子蔡绦。

祖皇帝怒斥蔡京任人唯亲,蔡京唯唯诺诺不敢反驳,不敢再举荐蔡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