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捡长乐,我皇孙身份被曝光
第十六章 长孙无忌的问题,可怜的县令(旧版)

绿西瓜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离开木匠铺,李晓并未回家,朝着县令府走去。

李晓现在过来当然不是为了见县令,只是过来看下情况。

没有曲辕犁见到县令也没用。

穿过两条街道,李晓就看到了县令府。

县令府中规中矩,只是门口设的大了一些,门头上挂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门口还有两个身穿捕快服的在站岗。

李晓想了想走上前去朝那两人问话。

“班头”。

李晓拱手朝两人行了一礼。

那两个捕快奇怪的看着李晓。

一个九岁的小孩子找他们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其中一人做出回应,也很简短,“何事?”

“若是想要见知县,不知可需什么条件?”

“若是有事我等可以直接通报,若是无事且快快退去”,另一人有些不太客气。

可能是看李晓年纪太小,样子也不着急,怀疑是李晓顽童心性来此嬉闹,倒也没有什么无礼的地方。

李晓点点头,调转了方向。

原来有事就可以直接见县令,李晓还以为要提前预约呢。

不过也是,真有人出了事或者遇到什么特殊的事再去预约,见到县令黄花菜都凉了,还要县令干什么?

不过只要将地方治理的好,县令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是比较清闲的,一般人没事也不会去找县令。

搞不好县令感觉你在消遣他,直接抓起来打上几大板。

因为官职不高,所负责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所发生的事,再加上离天子脚下距离也近,此地治安也好,所以县令生活是很轻松的。

李晓得到自己要的答案之后就朝着家中方向走去,只要明天来取木匠制作好的东西就行了。

此时县令府内,长孙无忌正在和县令交谈。

他到这里自然是为了查李晓的身份,以及他的玉佩是怎么来的。

县令叫做刘庸,四十多岁,现在诚惶诚恐的回答长孙无忌的问题。

长孙无忌问他记不记得李晓家中之事,或者他的双亲是谁,为何会独自一人生活。

这可把刘庸给难住了。

在他所管辖的地盘上,远的近的有几千户人家,他那里知道每个人叫什么,家里什么情况。

长孙无忌所说九岁左右年纪的小男孩更是多如牛毛一样……他是真的不知道。

“回国公的话,方才您说那娃娃……卑职不甚知情”,刘庸无奈的说出了这句话。

刘庸就算是说不知道也不可能会说些有的没的去蒙骗长孙无忌。

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只能照实所说。

此刻刘庸的脑门上出了一头的冷汗。

长孙无忌身为国公可以说是大唐身份最高的那一拨人,而刘庸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

两人之间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刘庸只有在上朝的时候见到过长孙无忌,可要说与他说上话……今天这是头一次!

地位的巨大差异让刘庸很是不安,他不明白这位国公大人为什么来查一个九岁小孩子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他对此一无所知。

其实刘庸不知道李晓这号人物也很正常,但是长孙无忌问起来他不知道那就是没有尽到县令的义务!

这就是官场的现状,对于上级来说,你没有达到他的需求就是办事不力。

长孙无忌坐于正堂,刘庸站在一旁,连着旁边的师爷两人一同低着头不敢动弹。

他们眼前的这位可是国公!

而且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郎舅,还是最特殊的一位国公。

对于刘庸来说,长孙无忌张张嘴就可以让自己脱了这身官服,甚至能把自己给关到牢里去!

他怎么能不害怕?尤其是他刚才还没能给出长孙无忌满意的答案。

‘亲老爷哟,这小娃娃到底是谁啊?’刘庸此时心里无助又彷徨,要是可以他也想把长孙无忌所说之人给带过来问一下。

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是谁,连名字都不知道,长孙无忌只说‘有没有一个九岁小娃娃的印象,之前家中只有一个老妇人照看’。

“那老妇人又是谁啊!”刘庸快哭了。

站在长孙无忌面前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长孙无忌在听到刘庸的话之后直接坐在那里不发一言。

刘庸心里直突突!

谁也不知道长孙无忌接下来会做什么,可能没什么事,毕竟这不是他的业务范围,他又不是查户口的,哪能对辖区的每一个人都了解?

就算是衙门登记户口的工作人员也做不到能做到记住所有人啊。

一边的师爷更是颤颤巍巍的站在刘庸身边不敢发一言。

长孙无忌这种身份的跟他就没有什么交集的可能性,而且现在情况也不太对。

他只能让刘庸去跟长孙无忌交谈。

他不说话可能解决不了问题,但一定不会犯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