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源—珏起
第五十九章 千年一叹“求收藏”(旧版)

成熟的果园

武侠 |  古典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谷神洞!!”

众人这一惊非同小可!俊东趋前两步,望着崖下碧水涛涛的易水湖,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轮圆月还挂在空中,只是已经没有了方才的血色,清冷的光辉撒在易水湖粼粼的波涛之上,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过一样!

道士拍拍俊东肩膀,沉声道:“别发呆了,我们这是回到易县了。眼下救治阿水要紧,先找个客栈歇息下来吧。”

俊东点点头,吩咐胖子催动五行之阵,绕着湖区转了一大圈。昔日的景点历历在目,唯独码头边的寒烟村不见踪影!无奈之下,只得趁着月色赶往县城,来到两年前曾经下榻的客栈跟前。

老板娘见众人身着异装,狼狈不堪的回来,惊讶的问道:“伢子们,这是怎么啦?前儿出门还好好的,这是遇上打劫的了?!要不要报警啊?”

众人闻言,尽皆面面相觑。俊东将阿水放在她房间的床上,道士又给她服下一颗终古圣灵丹,阿水这才渐渐苏醒过来。

适逢老板娘来送洗漱用具,俊东忍不住开口道:“大妈,我们离开多久了?”

“可怜的伢,你们不是前儿才走的吗?我还寻思你们啥时候回来哩!大大五间客房,不住怪浪费哩!”

“你是说我们离开才两天?”

“可不?!”老板娘停下手中活计,诧异的看着俊东道。

俊东和道士对视了一眼,没有答话。

此刻,他们依然一副大燕国皇家特使的打扮,两年来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向大哥、肖婉儿、以及那么多寒烟寨乡亲的欢声笑语仍犹在耳,大妈却告诉他们只离开了两天!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有镜像存在?那么,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呢?

景中看出了俊东的困惑,喃喃道:“这个很好解释,我们华夏道家与佛家本是一体,有儒释道同源一说。佛教曾说一日月照四天下,覆六欲天、初禅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覆一二禅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覆一三禅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覆一四禅天,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称三千大千世界。这中间层层叠叠,了无穷尽。我们可能因为执念太重,碰巧进入了其中一个小世界,每个小世界皆有自身的运转规律和时间轴而已。”

俊东听得兴致盎然,期待地对景中道:“说下去说下去!”

“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佛教的宇宙观,即大千世界,因为三个千连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这解释了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以及北俱芦洲,叫做四天下,分别由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守护着。南赡部洲就是我们的地球。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那为什么跟我们现代科学的观测的宇宙如此不同呢?”

“这个早就有人寻找过答案了。《佛教科学论》中是这样解释的:‘虽然对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些佛教的说法与现代科学的说法不太相同,但它同样可以解释诸如日蚀、月蚀、地动、潮汐、寒暑、昼夜等等这些现象。同样关于须弥山四周上下是怎样一种情形,日月怎样绕须弥等等,在佛经论典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描述。这些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佛经里如《起世经》、《楼炭经》、《长阿含经》、《起世因本经》、《大宝积经》、《正法念处经》、《华严经》、《顺正理论》、《阿毗昙论》、《俱舍论》等经书里都有解释说明。现在西藏地区通行的日历,就是按《时轮金刚续》排定的,《时轮金刚续》不借助任何科学仪器,但在计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方面,时轮历不差一秒,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进科学因素的一大佐证。”

“怪不得人们都说科学的尽头是佛学!原来早有因果!”

“现代科学对于世界或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固执的以实有为据,虽然研究得很深刻,体系也更加庞大,但理论也越来越抽象飘渺,它总执著于万事万物都有一个不可变动的本体实性存在。因此对于我们的生存的地球来说,科学同样希望只有一个实际标准来描述它,若还有其它的说法,科学家就觉得不可理解。”

“那我们怎么来认识我们的世界呢?”

“这个不好说,但在佛经中,不认为万事万物有一个本质性的固定体存在,故允许有各不相同的现象共存。因为众生的业感不同,故所见到的外境也当然千差万别,比如对于人们共同看到的一碗水,对于地狱有情来说,由于业感的显现,所看到的就是滚烫的铁汁,而对于饿鬼来说则是污秽的脓血,对于天界有情来说则是琼浆玉液般的甘露。还有对于一件衣服,一人觉得好看,而另一人觉得难看,若衣服上存在着绝对的好或不好,那么就不应当生有二种不同的识觉。有一本叫作《俱舍论》的大疏讲义是这么说的:世界的大小及形状不必就是固定的,因众生种种业力不同而可显现各种各样的形象和特征。”

“照这么说,大燕国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对于我们,它是存在的。同样,对于其他的众生,却也不一定能看到,一切皆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