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不想搞事
第39章:声望暴跌,陶谦怒(旧版)

冰镇咖啡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荀彧将事情禀告曹操之后,曹操心生愧疚,到底是他对儿子的关心少了。

以至于……

这么好用的东西,居然这么迟才发现。

曹操果断下令,先在军中普及,回到充州后再在他治下全面普及开来。

而,这件事也让曹铄在以后受到了不少人的崇拜。

商人、账房……等等,所有使用了这些计算方法的人,全部都很感激曹铄。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成为了日后曹铄比较稳定的积分来源之一。

言归正传。

军务提前清理完,绊住郭嘉、荀攸等人的手脚的事情没有了。

故此谋士们用尽全力开始搞事!

关于广威城的百姓成为弃子,曹操虽为父报仇,曹军来势汹汹,却反而为百姓着想开仓派粮。

退走彭城的徐州牧·陶谦,还有他手下的官员,第一反应就是你在说什么天方夜谭。

不过有去过广威城的商队作证,又有人拿出与广威城士族乡绅的信件,这件事由不得世人不信。

徐州牧·陶谦是有嘴说不清,他能说是手下人擅自行动吗?

不,就算他说了,也不会有人信的,而这件事又是陶谦默认的。

索性陶谦病了,在他的两个儿子的恳求下,一众手下都瞒着陶谦这事呢。

当然还有关于曹操财大气粗,舍得在炎热的天气给士兵用冰的事情,也传了一波曹军待遇好的消息。

若是只有这样还就罢了,偏偏按照郭嘉的计划,他们将冰的来源神化了,流言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这个时代的人们少有不信鬼神之说的,其他诸侯也被这些消息弄得疑神疑鬼的。

一时之间,曹操名声大涨,连带着曹军也水涨船高,当然了来刺探的人也多了起来。

曹操为了保护二儿子·曹铄,所以领着谋士将曹铄的聪慧之处瞒得死死的。

相反……徐州牧·陶谦就不好过了。

……

徐州境内,彭城。

陶谦抛下邳而退走彭城,原是盘算着曹操抓不到他,必然会非常愤怒。

而,他要的,就是一个愤怒到失去理智的曹操。

届时就能绝地反击,一鼓作气将曹军彻底赶出徐州。

谁知天不遂人愿,计划没有变化快!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徐州的局势变得让陶谦有些不认识了。

特别是民意!!!

陶谦发现在民众中的声望暴跌,徐州百姓的民心不向着他了,连忙吓得大惊失色。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再不控制事态的发展,他就要成为第一个被百姓抛弃的徐州牧。

陶谦冲亲兵下令:“快,快去将人都着急过来!”

“喏!”亲兵应了一声,直接转身就跑,半点都不敢耽搁。

一盏茶之后……

陶谦穿戴整齐,沉着脸坐在主位上,不过只要观察得够仔细,就能察觉到陶谦双眼盛满了担忧之色。

目前已经到了的官员是大气不敢喘,外边的流言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人敢跟陶谦汇报。

为什么?

那会儿陶谦生病了,他们怕那些消息刺激到陶谦,怎么说陶谦都已经年过六十。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不少人心里陶谦是寿数将近之人,他们怕在这些消息的刺激下,陶谦……会出意外。

就在他们心烦议论之际,陶谦最信任的几个心腹终于到了。

伙同几个心腹一起回来的,还有自己的次子·陶应。

陶谦为了表示对心腹的重视,因此才又派出了陶应去“请”人的。

糜竺、曹豹、陈登等人一一入座。

陶谦见心腹都来了,眼底闪过一抹暗芒。

“今日招你们来,相信原因为何,尔等心中有数!”

“为何当初广威城那边出了纰漏,你们没有一个人将这件事上报给我?”

“你们可知因为隐瞒不报,现在不少百姓已经不信任本官?”

“民心流失,百姓倒伐,莫不是那天百姓主动开城门,迎曹军,本官被逼死才是你们想要看到的。”

陶谦忍不住了,任性的将心中邪火,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

简单点说,他就是迁怒了怎么滴!

现场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喜怒无常的陶谦让人适应不能,众人接连深呼吸,以此来缓解心中的不安。

只可惜……并没有什么卵用。

已经有人在心中抱怨,当初主张瞒着你的是你的儿子。

那天我们若不答应,陶商、陶应都要跪下求了,我们能怎么办?

陈珪、陈登、糜竺互相看了看,又很快别过头。

只一眼,三人都看清了彼此眼底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叫——心寒。

同为徐州名士,再陶谦器重,也有自己的脾气的,谁能忍受无故背黑锅!!!

“徐州牧~!”

一声隐忍到极致的声音响了起来。

只听见那人一脸怒气,抬起手颤抖的指着陶商、陶应。

“当初曹军消息传来的时候,你病倒了,一力主张不能告诉你的是他们。”

“你儿子求来的结果,你该骂该责怪的是他们,何必惺惺作态,为保他们将脏水泼到我们身上。”

陶商、陶应此刻心虚极了,眼神乱飘,就是不敢转头去看陶谦。

被人这么一怼,陶谦很是下不来台。

现场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僵。

这个节骨眼上,大多数人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然也有人选择打破僵局的。

比如:曹豹。

曹豹这人向来自大,说话也……好听点说是傲气,难听点说是没有自知之明。

“主公,现在追究是谁的责任也已经迟了,我们该想办法挽回局势。”

“于整个徐州来说,曹操和他的兵马才是外人,百姓愚笨不堪,本就容易被谣言左右了想法。”

“尽管外边的风向于我们不利,实际上我们却还紧握着一张底牌——丹阳兵。”

“我徐州丹阳兵以善战闻名天下,论骑兵强弱各路诸侯手中的骑兵也抵不过匈奴骁骑。”

“丹阳兵连匈奴骁骑都能战,更何况曹军虎豹骑?”

“末将有信心,可领丹阳兵击溃曹军,届时曹孟德狼狈败走,徐州百姓没了人误导,何愁不重新倒向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