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做昏君,朕可是认真的!
第51章 即将开始的风波(明日上架爆发!提前求支持啊!)(旧版)

半板头孢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现在朱厚照想要做的事情,就是给朝廷里的文官集团当头一棒!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论是刘大夏被拿入诏狱,还是三家书院生员士子们闹事,亦或者是国库欠银和寿宁侯售卖玻璃镜子,这一切的一切,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可是实际上,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朱厚照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引导着事态发展的方向!

朱厚照需要【昏君值】,而【昏君值】却不是那么好得到的!

按说一个皇帝,做出了这些“天怒人怨”的昏君之举,获得些【昏君值】,应该不算难吧?

可是,实际上这对于朱厚照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

百姓们平日里在听到一些关于皇帝昏君之举时,虽然偶尔也会对皇帝产生出【昏君值】。

可是事实上是,百姓们日常更多的注意力,是在直接管理他们的官员身上!

自古便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

就是说,在乡里村落,真正掌控百姓的乃是当地的乡老、族长!

对于远在京城的皇帝,只有在他们偶尔时才会想起来吧!

想让百姓们对皇帝产生【昏君值】,那就必须是皇帝的某些行为能够让那些乡绅们大肆宣传才行!

而朱厚照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他这个皇帝做出来的昏君之举。

在朱厚照看来,他登上这个皇位后,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这朝廷上的文官集团。

士大夫阶层在大明这个时期,对皇权的掣肘和压制,远远超过了朱厚照以前的想象!

皇帝并不是一个真正能够说一不二,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好职业”!

至少在此时的大明不是!

朝堂上的文官,以及这天下的士大夫阶层,他们眼中永远看着的,只有他们自己自身的利益!

在他们看来,天下虽然是你皇帝的,可是,你却不得不用我们这些士人来替你分担掌管天下!

那我们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和保障!

否则,你这个皇帝便是不仁!便是暴君!便是昏君!

便不配与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所以,此时文官们与皇帝,即使臣子和君王,却也是利益矛盾冲突的两个不同集团!

朱厚照现在要做的,便是先收回那些被臣子借走的国库银子!

可是,这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有个别的欠银官员已经告老还乡了。

可是,朱厚照并不打算就那么轻易的放过那些欠钱不还的官员们!

“刘瑾,明日安排严嵩进入督察院!先从监察御史做起吧!此次收缴国库欠银,由你和吏部侍郎焦芳,还有严嵩三人一同去办!”

朱厚照终于交代了刘瑾,立刻开始收缴国库欠银!

如今已经是司礼监掌印的刘瑾,手里依旧掌握着东厂。

所以由他来牵头,在加上官场“老油条”吏部侍郎焦芳,七品监察御史、熟悉新式记账法的严嵩,收缴国库欠银倒也是合适。

在百官和勋贵中收缴国库欠银的事情,并没有一开始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太大注重。

毕竟现在焦芳和严嵩他们还处在整理账目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开始催缴国库欠银。

而有些得到消息,听说朝廷即将要催缴国库欠银的官员们,心中却都只是不信。

这国库欠银的催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哪一次不都是轰轰烈烈的开始,灰溜溜的结束呢?

到最后那些欠着的国库银子,不都还好端端的躺在他们各家的银库里吗?

此时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们,注意力还都集中在刘大夏和那三家书院聚众闹事的事情上呢!

每日早朝,总有一大帮的官员上奏疏,为刘大夏还有书院先生们喊冤叫屈!

一开始朱厚照没有太理会这帮文官,于是乎,他们就开始变本加厉起来了!

奏疏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上头的话也是越来越难听!

每日早朝之上,都会有一群言官跳出来,振振有词的指着朱厚照,说他任由厂卫胡所非为,实在是昏君之举!

两天……十天!

朝堂上整整闹哄哄的闹腾了十天!

这十天里,朱厚照仿佛又回到了刚登基时候那样,朝会上又不怎么出声了。

一切事情都由内阁出面处理。

到了这一天早朝,依然是一群言官跳出来声声血泪的“哭诉”,一次次的说着刘尚书不该被下了诏狱!

那三家书院的先生,更是被冤枉了!

若是朱厚照不放他们出来,那就是昏君!是亡国之君!

言官们的话越说越难听了!

就连内阁的三位阁老都已经听不下去了!

要是找这帮子言官说的,朱厚照是昏君,是亡国之君的话,那他们三个内阁的阁老,岂不就是误国的奸贼了么?

他们想说原因,可没有朱厚照允许,他们什么都不能说!

就这样,内阁三位阁老也是憋屈的不行!

“你们都说完了么?”

朱厚照忽然开口冲着那些喋喋不休指责自己是昏君的言官们说道。

“啊?”

奉天殿内所有朝臣都愣了愣!

一直不说话的皇帝,今日怎么说话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