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庙堂风雨路
第十二章 有些门,关了就不会开(旧版)

猫太怂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妇人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病重难医,看着年幼的刘安心中苦楚不断,找出自制的木针用茅草制成麻线缝制开裂的布鞋,手捧着已经不合脚的鞋子一针一线穿梭缝拢,泪水顺着枯黄脸颊坠在发白的鞋面上。

世上哪有父母不想看到孩子长大成人的呢,努力了做不到,除伤心流泪还能怎么样。能做的无非是把饭做的好吃些,衣服鞋子买大一些,让孩子穿的更久,走的更远些。可是如今自己连这些也不到了,周氏想到这里便是一阵阵心绞痛般大口喘气。

刘五知看着嫂嫂捂住心口,以为是柴火不够了便给篝火添了些柴火,风一吹进来柴火就发出霹雳炸响。

就这样一座破庙,三个大人,一个躺着守在庙外山坡,两个守着庙内香火。

马车走到了刘家集的入口处,县尉衙门的几个官吏正等在路口,为首的正是桐樟府县丞魏臣漠。

车队停下后,魏臣漠率先拱手道:“桐樟府县丞在此恭候世子。”

青年坐在马车上,笑着说道:“哟嚯,你们这是得了哪位大人的消息在这等着。”

魏臣漠道:“并不是得了哪位大人的吩咐,只是按照小镇之前的习俗,今年出阁的小镇女子都会回门娘家,故而在此等候。”

刘涂雪此时探出头去,下了车,对着魏臣漠行了个礼后道:“见过魏大人。”

魏臣漠连忙拱手回礼道:“使不得、使不得,世子妃如今身份大不同了,这样可就折煞我了。”

刘涂雪便回道:“魏大人同我父亲是故旧相识,按理该是喊魏叔叔的呢,这会儿您正当值,喊您魏大人可别生份了呢。”

魏臣漠打了个哈哈说道:“都行、都行,小镇瘟疫干过,住人怕是诸多不便,还是去官衙下榻可好。”

刘涂雪眼睛扫了几眼小镇说道:“无妨的,家父此番病故,做子女的该是第一时间祭奠才是。”

魏臣漠见劝说不得只能伸手指引道:“世子妃孝心难得,我等就不强求了。”

随后几人便开始步行进入小镇。

如今的小镇街道空无一人,酒楼也没有之前的喧闹,刘家大宅前的那一片房屋已经烧得只剩房梁,乌黑破败。

虽然衙门的官吏已经清洗了血迹,不过仍旧闻得到浓浓的血腥味。

刘涂雪站在自家大门前,抬头看着空无一人的家,强忍泪水进了家门。

家里所有都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甚至连池塘的水都已经放干,只剩下池塘中心那一片小水洼,数尾锦鲤正在里面苟延残喘。

天色渐晚,魏臣漠再次邀请侯家大世子去往官衙,只是一进门就有军士收拾打扫庭院。想必可能是那位世子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娘家过冬至心有不舍,也就没有按照衙门的旧例安排了。

添岁寒节,七星斗柄皆向南,天之朔日,宫坛盛祭,人子亲致,阴长阳消,百魅静致,木过九九,谓之冬至。

虽然说大周朝之后冬至寒节时间上不同,却也只是南北地域看七星斗柄西南不同方向导致,与东夏接壤的漠北王庭和后周只相差两个节气。毕竟南北地域差异导致。

东夏立国之初承大周理、法、律,一百二十年下来,早已移风易俗。漠北那些个只懂法不通理、律的蛮子没什么较真地,相比自诩承接大周遗风的开化人确实有所改变。

一夜无话,刘涂雪独坐到天明。

侯家大世子候负功一大早就按照自家世子妃的吩咐起来了,先是带着那些披甲卫士洒扫庭院,之后在大门口摆上锣鼓炮竹,与出嫁时候一样整条街道都是炮竹锣鼓声响。

空荡荡的小镇没有了那些家长里短,也没有了孩童歌谣,只剩下炮竹声飘荡在刘家集上空,直达幽冥。

而此时的刘涂雪跪坐在祠堂里,一身素白,正一把一把的往火盆里烧制谷节,烟火生起时发出炸裂声响。

刘涂雪看着自己父亲的牌位,想起年少时和父亲怄气时的场景。

那时候调皮如顽童的女孩子,争执不过父亲就如出阁那日一般狠狠踩父亲一脚,随后溜之大吉。

而跑两步就气踹嘘嘘的父亲就在后面喊;莫要贪玩天黑早回不然关门之类的车轱辘话。

想着想着这些往事,已做妇人的少女便潸然而笑,继而泪流不止,仿佛那个回来晚了被关门外的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只是有些门关了,就再也不会对我们打开。

良久、良久,刘涂雪起手直腰叩首低声对着自己父亲说道:“爹,我回来看你了。再和你说个好消息,我哥还活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