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里的生死大战
3(旧版)

李家三郎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郡守府其实也就是青砖灰瓦的房子,更像是北京的四合院。

刘啸华跟着军士走到第二重院落,一个穿着官服的人站在屋门口看着他。

院子里还有十几个年轻的人站在一起。

郡守看了看他并没有说话,只是觉得这个人穿着和头发和他们不同,这可能就是外地人与本地人的区别,就做了一个手势,两个军士推了刘啸华一下,让他到那些年轻人那边。

过了一会儿,外院走进来一个军士,郡守和他说了几句,刚刚带他来的两个军士拿一条绳子把这十几个年轻人的左手都绕了一个扣,最后也把刘啸华的左手也一样饶了一个扣,外院进来的军士的拉着绳头开始在前面走,十几个年轻人一个接一个跟着,刘啸华走在最后面。

出了郡守府,沿着路一直走了约有一公里,军士牵着他们走进了一个院子。刘啸华看出来这是一个兵营,原来这十几个人都是被拉来当兵的,刘啸华心想倒要看看古代的兵是怎么当的。

一天下来,刘啸华都搞明白了,这是项羽的队伍,由于战事紧张,队伍要不断补充兵员,所以只要看到年轻人,各地的地方官就会把人抓去当兵补充到前线去参战。

抓到的兵员只是两天简单的队列培训和武器使用就会送往前线作战队伍。他们这一批被抓来的人一共有700多人,全部是车骑兵,武器都是长矛。

训练的内容就是在四驾马车上的三个军士怎么使用长矛攻击敌人,怎么用弓弩射击远处的敌人。这在当时的时代已经是最厉害的战队,车骑军既可以和步兵混合编队,也可以单独组成车骑战队。

刘啸华记得曾看过网上说秦弩的射击距离只有六七十米的距离,自己试过之后才觉得那些专家只是凭自己想象做的主观臆测,实际上秦弩作为一种远距离攻击性武器,其有效杀伤距离在一百米以上。

一天的训练,虽然要有几个项目,但是他对于秦弩的使用已经非常熟练了,他甚至可以准确击中一百米外的铜钱方孔。

前面抓来的兵员已经训练了一天,因此他们后来的只有一天的训练,第二天就会出发被送往新安城加入项羽的队伍,准备向西进攻秦军。

从荆州到新安城有一千公里,按照现在的路程开车基本上是全程高速,驾车也就是十个小时左右,而刘啸华他们这些马军,每天都要赶路将近十六个小时,在路途上行进了九天的时间才来到了新安城。

项羽的军队在三个月前的巨鹿之战中打退章邯,活捉王离,杀死秦将苏角,秦将涉间举火自焚,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

但是军队经过此战也遭到重创,兵力损失了将近一半,但是项羽却乘胜追击,一路向西,每次作战都是大胜,随后又迫使章邯投降。

虽然有秦军的降卒补充一部分,还有诸侯国派来的大军,但是项羽更看中的还是来自于楚地家乡的军士,这才是他取胜的关键军队,因此这些士兵的待遇比那些秦军降卒也要好一些。

次日,所有的军士在空地上集合,听说项羽要进行阅兵,阅兵之后还要进行比武选拔军官,主要是为了提高战斗力。

阅兵式开始,刘啸华看到首先是步军列队从检阅台前走过,步军并不讲究步伐和队列,只是排起队右手拿着武器简单的走过去。

然后是骑兵,骑兵和现代的骑兵区别并不大,只是骑兵都是用长矛,腰上佩戴的是青铜短剑,短剑也不是用于作战攻击的武器,短剑大约二十公分,主要用于装饰,或者杀敌以后下马割下敌军的头颅时才会使用。

最后就是就是车骑军。

通过检阅台时,刘啸华看到台子中间坐在一张方凳上的一个微胖的男人,其他的军官都是分队在两侧站立,他想坐着的应该就是项羽。

车骑队伍走过之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只见台上的一个军官大声在说着什么,因为有点远,刘啸华并没有听清楚说的是什么。

但是看到有些军士从队伍中走出,到了队伍的前面排成一队,他猜测可能是参加比武的人要先走到前面报名,看到他们所在的车骑军中也有几个人走下战车往前面走,刘啸华想我也去试试,就放下长矛跳下战车。

前面已经有将近二十多个军士排队等候,刘啸华站在最边上,之间一个台上一个军官拿着一块白色的布一样的东西在登记名字。

到了刘啸华面前,刘啸华看到原来是一块羊皮,军官问了刘啸华名字,刘啸华回答以后看到军官看着他摇摇头,拿起鹅毛,在羊皮上写了“劉孝”两个字。刘啸华刚想说话,军官扭头离开回到了检阅台。

比武开始,两人对垒。

首先是射箭,每人三支箭,射箭的人站在台子一侧向另外一侧的靶标上连发三箭,靶标是用正方形木板做成的,类似于现代的胸环靶,在木板上画了四个圆圈和一个红点。

第二个比赛项目是发弩,仍然是设计靶标。

第三个比赛项目是徒手格斗。

第四个比赛项目是长矛对刺。实际上就是你死我活的比拼。

估计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前面已经有十个胜利者立在台上,另外参赛的十个人有的被刺伤、也有的被刺死被抬下检阅台。

最后轮到了刘啸华,刘啸华听到对手的名字是叫王进。

登上台子,刘啸华看到这是一个用黄土夯实的方形土台,有一米五高,边长有十二米左右,项羽坐在一个边的正中,其他军官在两侧站立,比武的胜利者站在靶标对面两侧。

刘啸华看到项羽身材微胖,长着一张国字脸,留上翘的八字胡,器宇轩昂。上身穿染了红色的棉布掩襟大袄,领口和衣服的大襟是蓝色的包边,下身穿着和自己相同的没有染色的棉布裤子,脚上穿着一双厚底的牛皮缝制的半腰靴子。

比赛开始,刘啸华看到王进前两项基本不熟,而他面对十多米的靶标,毫不费力的三支箭三支弩都射正在红点上。

这一下惊动了台上的军官们,连项羽也都站起身往前走观看。

第三项是近身搏击,刘啸华看那个王进虽然比自己略高一点、身材也壮一些,但是毕竟是农民参军,并未练过武术,所以也就手下留情。

虽然军士都穿着厚厚的铠甲,但是仍然不能让刘啸华感到不灵活。

两人刚一靠近,刘啸华一转身转到王进的左侧,用食指和中指猛地戳在王进的软肋,王进一下岔气了,刘啸华脚下一扫,王进一下倒在地上,整个过程还没有两秒钟。看的军官们张口结舌,项羽情不自禁的拍手称好。

第四项,长矛对刺,刘啸华觉得王进不应该死在他的手里,他也不愿意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军士痛下杀手,拿过长矛以后,他调转枪头,使长矛变成了一根长棍,王进的刺杀根本没有什么章法,只是凭借自己的蛮力大力刺杀。

刘啸华见状,用棍头轻轻一拨,顺势跟上,棍头用力,正顶在王进的胸口,王进站立不稳,倒退两步直接摔倒抬下。这一下台上台下一片惊呼。

项羽走过来,围着刘啸华转了一圈,伸出拇指:“好样的!你是从哪里来的?

刘啸华:“启禀大将军,我从南郡来。

项羽听到刘啸华是南郡来的,心里非常兴奋,这是楚国的人才,看来是上天助我成就霸业,项羽心里想着,就拍拍刘啸华的肩膀:“好,我会呈报怀王封你为少上造、封你为少上造,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

刘啸华没想到这样一个简单的比试竟让他成了少上造,要知道少上造基本上都是王室家族成员,是有封地吃皇粮收租子的高级官爵。

项羽要给他这样的一个官爵,可见项羽对他的喜爱已经远远超过了手里能够增加一员战将,一个普通的军士,没有参加过一场战斗,未立过任何战功,却被加官进爵,和台上经过生死百战的将军们平起平坐,让项羽身边站立的这些将军们确实感到很困惑。

但是刚刚刘啸华四项比赛中显露的功夫也确实不是他们几个所能企及的。虽然心里对刘啸华的功夫服气,但是对于项羽给他的官爵却不怎么服气,但是因为是项羽已经许诺了,将军们也只能默认。

刘啸华对于这样的结果现在也只能接受,他谢过项羽,去战车上拿了他的东西也站到了台上。

项羽非常高兴,今天的阅兵和选拔,使他手下又增加了几名勇猛的战将,尤其是还出现了刘啸华这样出类拔萃的战将。

项羽晚上自然要摆宴席大宴群将。项羽自然是晚宴的主角,虽然项羽极力想把刘啸华推成主角,但是这些将军们还是不停的向项羽祝贺,恭喜他能得到几员新的战将,那几个和刘啸华一起取胜的军士,自然也沾了刘啸华的光,项羽都给了八公乘的爵位。

就是这种爵位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杀敌几千的封赏了。

刘啸华也喝了不少的酒,但是这些酒还不至于让他喝醉。但是他知道古人不喝醉就不叫喝酒,所以他在喝了三碗之后就装作喝醉了。

项羽叫士兵送刘啸华回帐休息。像刘啸华这样爵位的军官,自然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大帐,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躺下的时候,他把这几天的奇遇都过了一遍电影。

简直太神奇了!他自我感叹着,想起这几天从二十一世纪一下来到秦朝末年,来了就和狼群搏斗,斗智斗勇,又被抓兵,和几十个人一起睡大铺,又一下子变成了上将军,这种经历真的曲折离奇,就是做梦也不可能梦到这样的奇遇,他暗自笑了。

但是他又想到了他的妻子,自己穿越到了秦朝末年,邬敏芳呢,她怎么样?李文天那一枪射中了她的胸膛,是死是活?

还有飞机上那些北京武术队的朋友他们怎么样了?想到于此,他不禁一激灵坐起身来。

不行,我必须回去!我必须穿越回去!

但是我怎么才能回去呢?

记得当时是李文天那颗子弹射中了平安扣,平安扣发出的金光把他送到了秦朝,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射击平安扣,让平安扣再次发出金光送我回去呢?我要找个机会试一试。

一夜时间,刘啸华只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一早,项羽就召集将军们商量军务。

原来是项羽带领的大军中,有自己的楚军,也有诸侯派来的队伍,还有二十万归降的秦军士兵,秦军归降以后经常被诸侯的队伍欺负,秦军士兵中弥漫着反抗的情绪,密谋在入关后和秦军里应外合,消灭项羽的楚军和诸侯国的军队。

结果消息泄漏,被诸侯国的士兵知悉,今天项羽就是召集将军们来商量对策。

刘啸华进入项羽的大帐,项羽、黥布、蒲将军等人已经先到了,项羽简短的把情况说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二十万的秦军降卒。

项羽怕一旦在大军进入函谷关以后,进入秦军的势力范围,这些降卒对于地形地貌熟悉,加上回到家乡,势必会反水。

到了那个时候,局势难以控制,甚至会断送大军,所以必须在出征前解决这个心头之患。

所以项羽昨天给了刘啸华以及比武胜利者那么高的爵位,就是想利用家乡的人来控制住军队。

商议的结果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

黥布、蒲将军都向项羽建议杀掉这些秦军降卒,以绝后患。

在刘啸华学过的历史书中,却是记录了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坑杀的历史,这让他真的很为难虽然。

刘啸华虽然心里非常反对这样做,但是他又无法提出反对意见,用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这是两千多年前发生的历史。他无权也没有能力改变历史事实。

当项羽问他的想法时,他也只能说和黥布、蒲将军的看法一样。接着,其它将军们也都发表了相同的意见。

项羽对怎么杀掉这二十万的秦军降卒还没有一个好的主意,二十万大军,如果真的法抗,势必就会在这新安城展开一场大战。

黥布说道:“我在城外查看地形的时候,看到城南有一个很深的湖,大约有两丈深,方圆有几千丈,由于天旱湖水干涸,形成了一个巨坑,别说是二十万人,三十万人也能装得下。我们在湖边埋伏,这些降卒走到湖里的时候,埋伏的队伍就放箭射杀,没有射杀的,埋伏的队伍冲进去斩杀,全部解决掉以后我们就把这个大湖掩埋掉。

项羽很满意这个方案,最后他命令由黥布、蒲将军执行这次任务。

午饭过后,黥布、蒲将军先后带领部队出发,去城南的大湖便进行埋伏。

为了减少秦军降卒的反抗,项羽命令赵国派来的军队将秦军降卒所有的武器装车,对外说急行军不便于携带武器,武器装车后提前出发。

其他军队暂时按兵不动,并且还让刘啸华带领新军进行操练。

夜晚来临以后,刘啸华听到了军队跑步的声音,他知道这二十万的秦军降卒就这样全部去送死了。

刘啸华在大帐中来回踱步,心里一直很矛盾,自己的出现不能让历史有任何的更改才对,而现在自己却被项羽重用,给了他五万大军的统领权力。

一旦自己参加到战争中,势必会对历史造成更改。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自己将无法承担这种结果。

必须要想办法穿越回去,回到自己所在的时代,回到飞机上,回到正在发生的事件中。

刘啸华思索着,明天他就要实施回去的方案,找一个无人之处,自己开枪击中平安扣,让平安扣发出金色的光芒,再把他送回飞机上。他想到此,心里稍稍安定下来。

第二天清早,刘啸华把自己的衣服穿在里面,外面照样穿上铠甲,虽然看上去稍微有点臃肿,但是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

他没有穿牛皮战靴,而是穿上了自己的篮球运动鞋,出了大帐,亲兵已经把马牵出来等在账外,骑上马向操练场走去。

亲兵都是项羽为他安排好的,都是楚地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刘啸华骑马慢慢走着,亲兵就在后面紧跟。

到了操练场,刘啸华把大夫级别的军官都叫过来,要他们把昨天他教给他们的刺杀术再演练一下,要求军士必须全部掌握。

然后告诉亲兵他要出城转转,让秦兵就在操练场等他。他跨上马往城南而去。新安城本不大,城门的守卫士兵看到他这种高级军官过来根本不敢拦截,刘啸华扬鞭催马很快就出了城。

来到城外,刘啸华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就骑马奔过去。

很快就进入到山里,他找了一个一棵树枝,拴上马,看到不远的一棵小树长了一个横枝,刘啸华摘下平安扣挂在树枝上,退了五步,五米的距离让他有绝对的把握开枪击中平安扣中间的孔。

他举起枪瞄了一下。

如果是在平时,他拔枪就射也可以准确击中中孔,今天他特意瞄准,为的就是克服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

刘啸华慢慢扣动扳机,子弹准确击中了平安扣,的中孔,一秒、两秒、三秒,他等待着奇迹再次出现,他想看到的金光也没有出现,他看到子弹头正好卡在平安扣的中孔上,他走过去,用手按了一下,单头啪的一声掉在了草地上。

刘啸华一下跌坐在地上,同样是子弹击中平安扣的中孔,同样是子弹卡在平安扣上,为什么那道金光却没有出现?他就这样坐在地上冥思苦想,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马的嘶鸣把他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看看太阳已经转到了头顶,马都饿了,他走到树下解开绳子,让马也填饱肚子。

他站在边上看着,四月的天气,青草鲜嫩,马吃的津津有味,不一会儿,马儿放慢了吃草的速度,估计吃得差不多饱了。

刘啸华走过去,马儿很通人性,立即停止吃草昂起头等待主人上马。刘啸华跨上马,马儿自己顺着来的路,慢慢往回走,一直走回到操练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