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逍遥小农民
第75章 根子在这里(旧版)

牟无痕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林师傅几人相互看了一眼,心里那高兴的劲的立刻浮现到了脸上。上来做一趟活计还真的能听到一个让他们能挣到钱的好主意。

“呵呵,这个主意好,下雨天我们基本上都没有多少事情可做,而且上林子里捡菌根本就算不得个事,捡一大背篓都没有多少重量,家里老人、小孩都可以做。”

“呵呵,事情是可以做,没听到牟林说要打成真空包的嘛。据我所知,那打真空包的机器可要很多钱的。”

“啥要很多钱啊?也就几百块的事。就今天早上卖的那些菜钱,完全就可以去买一台了。只要捡得了一大背篓的松菌,那就足以把那打包的机器给买回来。这就当成是一次性投资,今后可就不用费事了。

捡松菌算是在坡上捡钱,然后把这捡来的钱去买打包的机器,那机器也就算是捡来的。咱们怎么算都是赚了。呵呵,这个办法好,等下雨的时候我就带上老婆孩子上山捡菌去。”

牟林看了一眼几人,目光渐渐落在了其中的一个汉子身上。“山子叔,您家不是有个打米房吗?到时候我这田里的米出来后,可要麻烦您了哟。”

那山子叔把胸膛拍得啪啪作响,“那都是小事,给你小子干活,到时候我只收你电费钱。”

牟林笑了,笑得很是灿烂,“呵呵,山叔,您可千万别那样做,该怎么收您还得怎么收才成。我估计吧,这钱肯定是由谢萌姐那商场来出。不过呢,您得去买套设备回来才成。”

山子也笑了,这不由得他不笑,多了一个挣钱的门路,是个人都会笑的。谁会嫌钱多啊?“呵呵,你说来听听,如果钱不多的话,我就去买回来,如果钱要多了的话,我就找你借点。反正你小子现在不缺钱,挑一两挑鱼下去就有一两万。”

“行,这个没问题。不过,这套设备应该要不了多少钱,就是缝袋机,可能也就百把块的事情。我还给您说啊,在打米的时候可不能打得太白了,要把稻壳和大米中间的那一层不太好看的留着,那玩意儿才是好东西呢。

以前我在学校学过,大米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就存在于那米皮之中。想想小时候吃的那种带有米皮煮的稀饭,那叫一个香啊。锅上面铺了厚厚的一层米油,那滋味简直不摆了。后来您家为了把谷子打得更干净,就多打了两次。结果呢,煮出来的稀饭也不怎么香了。”

另几人回过神来,原来大米不香的根是出在山子家的手艺上,这还了得啊,好些年了,也吃了好些年的亏了。今天要不是牟林这小子说出来,他们还不晓得呢,这叫啥,这就叫睁着眼睛吃暗亏啊。

“是啊,山子,不说我还不觉得,牟林这小子一说我可算是想起来了,那煮出来的稀饭不香原来根子出在你这里啊。不行,下次我去你家打米的时候,你小子还得按照原来的那种打法给我家打,要不然我就不给你小子钱。”

山子觉得头顶上飞过了无数的乌鸦,这可是莫天的冤枉。“嘿,我就觉得奇怪了哈,原来那种打法出来的米,你们不是说不好看的吗?让我多打两遍,一直要打到白生生的你们才要?这下可好了,打这样的米,就只过一遍筛子,我还省心了呢。”

牟林笑了起来,“呵呵,这也不能全怪山子叔。以前的那谷子可没有人打过农药施过化肥,那米打出来当然香了哟。

现在的米就不行了,打过农药施过化肥了之后,长势是好了,可也不怎么香了。我就在想,现在我们全村的谷子都不打农药和施化肥了,再按照以前的那种打法,只过一次筛子,那米就会和原来的一样。

这也许还能成为咱们村的一个品牌。封好袋,再投放到谢萌姐打工的那商场,只要别人吃过一次,那效果也就会出来了。那些县城里的人肯定会争相购买,从此,我们村里的大米就会出名,就不会卖不出去。”

在那里摆了一会儿龙门阵,所有人就开始了行动,农村汉子有的是力气,没过多久,一大一小两个坑就被挖出来了。这个时候他们干完活后可不愿意下山往回走,反而跑过来帮牟林绑起架子上的楠竹条来。

“牟林,你搭的这棚好啊,我们在外面给别人务工的时候也曾看到过大棚,感觉和你这个也差不多。”

“嗯哪,我也想起来了,到了冬天的时候是不是只要在上面笼上胶子就可以当大棚用了?”

“对啊,只要一蒙上胶子,里面可不就是大棚嘛,再种上蔬菜,那肯定就是大棚蔬菜了。呵呵,牟林,你小子可真的是聪明。”

“大家看到了没有,在夏天的时候牟林在这里面养鸡,只要在这顶上安一颗小一点的灯泡,那玩意儿一亮,所有虫蛾都会来扑灯,下面再放上一个大盆,里面加上水,那些虫蛾就会被淹死。

这样一来,小鸡们也不会缺吃食。而那些小鸡把便便直接拉在这大棚里,只要每过几天把里面这土给挖松一次,土里面的虫子和蚯蚓又是这些小鸡的吃食。一年下来,这些小鸡节约下来的粮食就有很多。

这还不算,就一个夏天,喂养小鸡后,牟林的这棚子就不再缺肥力了,到了冬天的时候再种上各种菜。

哎哟,那家伙,出的菜肯定会相当的好。如果是种的辣椒的话,肯定就这一亩地,就能摘上好多。我估计吧,每天能摘上一到两百斤。在外面冬天的辣椒有多贵,大家肯定是知道的。”

“对哦,就建这么一个棚子,一年下来,纯收入就有好几万。不说别的,现在外面的土鸡蛋都卖疯了,最低价都要一块五呢。

只要在这一亩地的棚子里喂上百只鸡,每天按照捡八十个计算那就是一百二。一个月就是三千六,一年下来就有好几万。年底把这些鸡一卖,那又是一大笔钱。”

“我看你那是瞎算,眼前的这些小鸡它能下蛋?起码要三个月以上的鸡才会下蛋。要是以前,那还得等,要半年的鸡才会下蛋。也就是说,建造这样的一个大棚,收入只能算九个月。不过嘛,冬天这大棚里要是再喂鸡的话那可就太亏了,还不如种辣椒呢。

冬天的辣椒卖的价格,一般都在五元左右。这一亩大棚里,每天产出一到两百斤的辣椒,那是多少钱?

按照最低、最保守的数字,一天产一百斤辣椒,那也是五百元啊,一个月下来,三五十五,我的个老天,那岂不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挣一万五千块?冬月、腊月、正月,这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把一年的钱全部给挣了?”

“啊?帐还能这么算?那咱们还出去打个屁的工啊?不行,我得把我家那小子给喊回来,打了他娘的一年的工,就没有看到几个钱。还不如回家来养鸡呢。像牟林这样建一个这样的棚子,每天就做不了多少活计。”

“山子,咱们这才只算了鸡下蛋的钱,你看,这四周的黄瓜苗、丝瓜苗和苦瓜苗可长出来了,要不了多久,这些苗子爬上顶棚了后。

大家再算算,这一亩地能收多少黄瓜、丝瓜和苦瓜?还是按照保守估计,这一亩地产的黄瓜,最起码每天得产三百斤,如果种得好的话,五百斤肯定有。

大家想想,五百斤黄瓜值多少钱?按照现在市场上的行情,最低就有一块五一斤,那是多少钱?可大家也看到了,现在咱们村子里就没有一家打农药和施化肥的,小谢的那收购价给我们的就是一块五一斤。你们说说,牟林这小子就建这三个大棚,一年的收益会有多少?”

“哎哟喂,别算了,算得我心惊胆跳的。大家赶紧干活,咱们把牟林家的这三个大棚给做好后赶紧回家搭自家的棚子去。要了老命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所有人不说话了,抓紧时间干起活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